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研究
2020-03-03刘皓妍冯丽霞
刘皓妍,冯丽霞
(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2.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北京,100101)
2020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影响全国,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是重大政治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动员群众、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深入研究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不仅对当下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还为高校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协调统一、减少影响”的原则,有助于形成疫情防控的合力,有助于维持师生思想稳定,有助于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造成的影响,有助于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情怀与担当。生命权是人权中最重要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把最大限度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其次,疫情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要做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
疫情的爆发属于突发事件,对于疫情防控高校要重视“家校社”三方联动,高校内部也要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在整体联动过程中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各高校都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全面部署和准备。思想政治工作是“家校社”三方联动的纽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三方要保持协调统一: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学生“不离家、不返校”,需要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疫情期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要形成抵制各类疫情谣言的良好风气,防止错误的思想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延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应急方案,需要高校内部多部门的协调沟通,要坚持全校一盘棋,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思想政治工作要为这些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协调统一的管理和政策也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坚持“减少影响”的原则
为了减少疫情对高校师生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在时效性方面,一是要密切关注师生的思想动向,面对师生关切的问题,要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发布消息,并确保信息传达到位,尽早打消师生心中的疑虑。二是要及时将师生反馈的建议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供决策者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在专业性方面,要及时听取及尊重相关专家的意见,加强对高校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科学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和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为保障,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措施妥当。
二、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
高校是人员聚集和流动频繁的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导向和动员功能
导向和动员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坚定广大学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引导师生党员在防控疫情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第三,增强师生防范风险的意识,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防护,减少线下聚集;第四,关注权威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第五,积极配合疫情防护信息调查,不可隐瞒情况,一切如实报告;第六,劝导师生服从特殊时期未经批准“不离家、不返校”的要求,严格遵守各类疫情防控规定。
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功能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唤起师生参与抗击疫情的责任意识,引导师生为疫情防控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第二,号召师生丰富在家中的生活,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身体免疫力;第三,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期间,引导师生积极探索和适应在线教育,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第四,鼓励青年学生发挥创意,创作抗击疫情相关的文创作品,传播社会正能量。
(二)信息收集和反馈功能
疫情爆发后,高校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师生所在地区、健康状况等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信息收集与反馈的工作:一是全面摸清每位师生的情况,及时沟通,跟进变化,第一时间汇报变化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便于高校管理者根据疫情做出决策;二是通过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巩固思想阵地,防止虚假信息蛊惑人心,为疫情防控提供舆论支持。
(三)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功能
病毒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模式,进而影响人们的心情和心态。为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高校应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师生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在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中,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功能主要体现为:第一,及时识别各类人群,发现高危人群第一时间上报反馈,借助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第二,政策宣教,确保广大师生了解到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各类心理咨询、心理援助资讯和渠道;第三,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疏通师生的思想障碍和心理冲突,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更多放到积极有益的事情上,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在于疫情具有突发性、未知性,工作的开展要随时依形势而变;特殊性在于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多要在线上进行,虽然现代传媒工具早已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但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艰巨性在于短时间内要开展覆盖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这些新变化,急需探索有效路径提升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一)发挥党团组织力量,保障思政工作覆盖面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3],在习总书记的严明号令、有力动员下,各级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基层党组织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战斗堡垒。共青团中央紧随其后进行了全团动员,指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必须带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展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充分展现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4]。高校依托党团组织开展思想动员和主题教育,在信息收集与反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力量,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党团组织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紧盯到人,稳定人心。
(二)挖掘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思政工作时效性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于高校的寒假期间,疫情防控的思政工作具有突发性、临时性。受限于各地疫情防控期间的出行规定,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中的很多成员无法返校,返乡过节的思政工作者甚至无法使用电脑,再加上春节假期和疫情造成的物流影响,很多人办公只能依靠智能手机,无法开展“面对面”的思政工作,办公资源受到一定限制。在思政工作开展需求紧迫,多个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挖掘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尤其是线上资源,变得尤为重要。除了常规使用的微信、QQ、微博外,远程办公工具、在线教学工具、直播平台、短视频分享平台等成为开展思政工作的新载体。在此期间,一些知名在线教育品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开发并推出了疫情防控相关的线上资源,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结合需求直接链接整合相关资源,以提高非常时期思政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对于疫情心理应激的应对等相对专业的领域,借助专业的社会资源还有益于提升思政工作的专业性。
(三)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把握思想教育切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解慧娟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总结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5]。韩宪洲认为“高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6]。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仍需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工作开展实践经验,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切入点。
1.“义”:讲大义
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战争”,这场战争中国没有选择,必须速胜、完胜,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我们必须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人民生活的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场“全民战争”中,每个人都要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国家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都对中国抗击疫情表达了同情、信任和支持,但也有个别国家、个别媒体出现了极端和不理性的言论和举措。国内也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疫情编造、散播谣言。为了早日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2.“利”:辨得失
疫情影响了师生的正常生活:美好的假期旅行不得已取消了,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暂停了,关系就业的实习中断了,出国交流的项目取消了等。面向个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往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实际问题是暂时无法解决的,因此,面向个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明显增大。
辩证唯物主义为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难题提供了有效工具:一是“两点论”,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比如,假期旅行虽然取消了,但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更好地学习提升自己。二是“重点论”,要找突出问题、抓关键问题,抓重点带一般,比如,毕业班的学生因疫情影响求职而感到焦虑,辅导员在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指出,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基本要求都包括身体健康,特殊时期保障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且疫情影响的是全国的就业市场,个体的焦虑无益于改变大环境,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高身体素质,提升个人能力将有助于成功就业,甚至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抓住更好的就业机会。三是“转化论”,强调量变引起质变。比如,有多名师生反馈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要引起格外的关注,一定要及时解决问题,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再比如,有学生经常发负面情绪的消息,辅导员就要重点关注其思想变化。
3.“律”:摆律例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体现关怀的“温度”,还要展现惩戒的“力度”。下面将以“未经学校批准擅自返校”为例,阐述摆律例的重要性。尽管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中已经明确指出“春节返乡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要提前返校”,各高校也通过各种渠道通知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离家、不返校,还是有学生以各种理由未经批准自行返校。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集体生活极易引发聚集性感染的情况,学生返校将面临很大的人口流动和疫情扩散风险。为了尽可能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师生健康安全,高校最好能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管理规定,即便尚未制定规定,仍可以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相关内容“摆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6条、67条分别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让全校师生了解到相关规定,对于不听劝阻、不遵守规定的人员要根据律例及时给予惩罚,以示警戒。
“义”“利”“律”这三个切入点在开展思政工作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先后顺序,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但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变,就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四、结语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协调统一、减少影响”的基本原则,发挥思想导向和动员、信息收集和反馈、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等重要作用。面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高校急需探索更多有效路径提升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