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文化的内涵表现及其翻译策略

2020-03-03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桑梓译语织锦

樊 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渝北 400020)

作为蚕桑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蚕桑文化最早出现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种植桑树、养殖蚕虫、织造丝绸,蚕桑文化早已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对经济政治、教育人文、生产生活都起到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典里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自古西方国家就称中国为丝国,最早通往西方世界的贸易之路称为丝路。自“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后,国际国内对蚕桑文化更形成了高度的关注。蚕桑之道是务本务实之道立足国情、强本固源,因此我们应当把握机遇,以蚕桑文化为载体,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向西方世界,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目标。

一、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自汉代始,蚕桑文化与稻田文化标志着农耕文明的成熟。古代诗人们也将种桑养蚕田园牧歌的日常写进诗歌里、记入唱词中。作为蚕桑文化的主体,丝绸文化更是影响世界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蚕桑丝绸产业作为中国民族特色传统优势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起着主导引领作用。话桑织锦,中国向世界传递着古老而强盛的中华文明。

二、蚕桑文化的内涵表现

蚕桑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由蚕桑文化可窥见中国农耕社会的经济模式、宗法制度、文化礼教、服饰等级。夏鼐先生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长期以来曾是从事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有人认为丝绸或许是中国对于世界物质文化最大的一项贡献。”蚕桑文化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人类进入衣锦服绣的物质文明社会,也孕育了众多养桑话蚕的传诵经典。

(一)诗歌类

蚕桑文化在精神文明方面主要表现在以种桑养蚕缫丝织锦的田园生活背景之下衍生出的种种诗歌形式,以蚕桑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据记载统计,《全唐诗》中与桑蚕有关的诗歌数量就接近五百首,清代张应昌辑录的《清诗铎》卷七以“蚕桑”为主题的诗歌就多达一百多首。桑在最初的意义极为吉祥,古典诗歌中诗人以桑蚕的意象表达了人类关于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及美德情感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桑梓”指代故土家园。《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朱熹注解:“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中国古人屋前栽梓、屋后种桑,先人栽种,传承为习俗,为后人留下生活保障的同时也留下念想之物。柳宗元在《闻黄鹂》里感叹:“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谢灵运在《南都赋》里挥泪:“恋丘坟而萦心,忆桑梓而零泪。”众多的诗词歌赋表达了桑梓作为故土家园,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眷恋。

此外,桑梓与爱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诗经》中,以桑梓喻爱情的例子就多达二十多篇。《魏风·汾沮洳》中:“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描写了少女对翩翩俊男的倾慕之情。

(二)织锦类

绫、罗、绸、缎、锦、绡、绢、纱,一缕丝线编织出锦绣中华。以桑养蚕,以蚕缫丝,以丝织锦,中华上下五千年,服饰随着年代不停更迭,而丝绸的美从不缺席。苏绣、湘绣、云锦,每一种丝织技艺都在历史中传承、发扬,甚至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织就之后的印染,更是将丝绸的美推向更高一个层次。绫罗绸缎五彩缤纷、异彩纷呈,离不开印染技术及其背后的审美;绸缎上的刺绣雕花、精妙巧思、千变针法,无一不向世界传递着古老而含蓄的中国文明。中国自古就是主要的生丝出口国家,丝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明辐射到西方世界。中国以丝绸及其各类衍生产品为主要展品的各大展馆,也向世界传递着远古而灿烂的蚕桑文化。

三、蚕桑文化的翻译策略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蚕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的质量决定着交流的质量,关乎国家的文化传统在西方世界的正确认知。

(一)翻译原则

早在清代末年,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就在其著作《天演论》的“译例言”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其中,“信”——faithfulness,指忠实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译文强调要准确,不得篡改、遗漏或任意增加、删减原文;“达”——expressiveness,则要求译文符合规范且行文流畅,避免文理不通、结构不明、逻辑混乱的现象;而“雅”——elegance,主要注重译文的文采性,用语得体优雅。

诗歌的翻译除了严复先生的三要素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翻译出诗歌的神韵。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三美论”中强调,诗歌翻译不仅要传达诗歌的意美,还要尽量传达出诗歌的音美和形美。因此,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文风美,在翻译过程中也要给予充分的关照。

而纺织类的物件,其特别的工艺和文化的特点,使得翻译更要注意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历史。90年代,德国学者诺德基于功能翻译学派的翻译理论总结出“功能+忠实”的概念,强调“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因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语作者意图及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从译语读者的角度,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选择相应的策略,服务于翻译实践。

(二)翻译方法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对于蚕桑文化的翻译实践应遵循文化交际的目的进行。而由于蚕桑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丰富内涵,其翻译策略适用采取多样化的方法,避免单一性。

就诗歌类而言,适合采用意译法与形式语言翻译相结合的方式。

在诸多的蚕桑文化涉及诗歌的翻译中,都体现了一种糅合语言形式美与意境美为一体的翻译形式。诗歌的婉转流畅,意蕴悠长,基于保留其诗歌的意蕴美和形式语言美,在翻译过程中,宜采用意译法和形式语言翻译策略并用的原则。比如在汉乐府诗的《陌上桑》中,“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几句,汪蓉培教授翻译为:A prefect from the south stops on the way/His five strong horses wait for him and stay/The prefect sends his man to ask the maid/Will you tell us your name please, pretty maid? 为了达到aabb的押韵形式,汪教授对诗歌的内容和语序稍做了微调,使得对话更加形象生动,兼顾了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适合诵读,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就丝绸及展品类,适合采用意译法和公示语翻译相结合的方式。

织锦类产品及展品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语的准确性,还要将蕴含其中的东方审美传递给译语读者,将视觉美和文化美进行转换,使其“蕴藏于词句所成的意象之中”。比如在织锦中的一种“龙纹织金妆花绒”的翻译中,就要注意由于自古中国人对“龙”的崇拜,自誉为龙的传人,而龙也是历代“权利”的象征,同时预示着吉祥如意。而在西方世界,龙则大多被视为邪恶的象征。所以在翻译时,“Gilt brocade velvet with dragon”最好提供相应的注解:“In China, the fictional dragon is the symbol of auspiciousness along with the phoenix, kylin and tortoise known as the ‘Four Supernatural Spirits’.”

四、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蚕桑文化得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际蚕桑文化交流时,对其主要表现形式的诗歌和织锦内容的翻译,采用意译法、形式语言翻译与公示语言翻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结合中西方特有的文化传统,充分考虑源语与目标语的差异,传达出准确而形象生动的文化信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桑梓译语织锦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难忘桑梓情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耿飈:桑梓情怀深如许
姜睿:琴心剑胆 回报桑梓
织锦古韵(七绝)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