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背景下相对贫困的治理路径
2020-03-03王木林
王木林,杨 俊
(1.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3.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对贫困将消除,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绝对贫困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全面消除,相对贫困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相对贫困伦理问题,瞄准相对贫困人口精准扶贫,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解决相对贫困伦理问题,最终达到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对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条件恶化。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地区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落后,导致相对贫困问题。第二,制度不够健全。对于导致贫困的问题,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自然资源和财富的匮乏,认为物质财富丰裕起来了,贫困也就自然消失了,然而,事实却并非那么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突出和复杂,甚至出现贫者越贫的现象。第三,自身内在因素。较差的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显性贫困,维系这一贫困的还有更深层次的隐性文化的内在因素。已脱贫人员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所形成的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也是造成返贫的不可忽视因素。探索相对贫困问题的治理路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策略。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共荣的有机整体,乡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乡村的促进和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空间、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融合,以城乡融合发展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相协调、相促进、相融合,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高科技、高效益与低能耗、低污染,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将工业化经营理念引入农业产业经营中,大大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使农业生产向工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经济效益,振兴和发展农业产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是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以现代信息化引领农业技术创新。在农村也要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在广大农村,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将信息准确传递到千家万户,使信息化成为农业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推动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1]通过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彻底解决返贫问题。
二、推动农民创业就业
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要针对新形势、新特点,紧紧抓牢“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优化增收环境和提升发展能力双向发力,加快转变增收方式,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或者弹性就业,创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方式,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模式,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农村低收入者增收,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必须“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2]一是鼓励农村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拓展农民经营收入。产业发展是农民创业增收的基本途径,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效高质生态为导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进一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合作企业等新型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鼓励引导资本和人才要素流向农村,让城市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机结合,以先创带后创推动全民创业,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二是促进城镇化和充分就业,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其融入能力、就业机会,实现其进城稳定、创业稳定、就业稳定。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素质和技能,扩大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合理的工薪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三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农民增收的最大短板,我们要把增加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扩大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四是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实现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强化农村扶贫开发,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更好地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完善农村政策制度
现代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问题带来的,相对贫困问题尽管是以经济性贫困的形式表现出来且与自然条件、文化素质的缺陷有关系,但是,制度性因素在贫困形成过程中所起的负面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器”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明确的预期,减少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相对贫困发生。积极推进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走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国家扶持与群众互助、扩大社会共济与巩固家庭保障相结合的路子,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义务教育等方面充分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并且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使社会保障真正起到保障农民生活的作用。法律制度也有助于减少贫困,一方面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可预见的确定的良好环境,为生产、贸易和投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惩处违法行为,优化调处经济矛盾机制,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对于减少相对贫困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法制建设,使法律制度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并在贫困人员的劳动争议、土地登记、开业注册等方面,简化手续,获得法律保障。同时,在广大农村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4]促进社会公平。改革涉及的是利益的公正分配和利益的有效调整,但是有一部分人员在改革中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员却利益受损,形成新的利益矛盾。只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贫富两极分化,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四、注重脱贫伦理关照
脱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个体、政府、社会三大主体综合力量的共同作用,需要长期注重脱贫伦理关照,构建脱贫长效机制。一是贫困个体作为脱贫最基本的单元,其行为决定着脱贫过程和最终效果。我们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5]提高其脱贫自救意识,增强其脱贫自救能力,这也是贫困救助理论和贫困救助事业的目标所在。作为贫困个体,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脱贫中的政治、经济责任和道德义务,自觉恪守脱贫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责任,以对自己、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脱贫行动,为自身的完全脱贫不懈努力。二是政府作为脱贫工作的主导者,应该围绕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行使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加大扶贫力度,保障相对贫困人员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劳动权,在政府公共行政的制度安排中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减少相对贫困,最终完全脱贫,无论是在经济伦理的意义上,还是在政治伦理的意义上,都是政府的责任。三是要广泛动员公益性民间组织或者乡贤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贫困发生的复杂性以及相对贫困者的难以统计性,使得政府大规模扶贫显得举步维艰,而一些小型的公益性民间组织恰好能起到扶贫作用。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言,社会脱贫主体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相互作用,体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在小康社会中,绝对贫困已经消除,我们要担负起消除相对贫困的重任,必须张扬人文关怀的精神,时时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也是脱贫理论和实践的灵魂和精髓。消除相对贫困,就是以贫困者为主体、为本位、为中心,一切帮扶行为都应当以尊重他们的权利、人格和能力为前提,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为目的,在保障贫困人员的社会权利平等与公正的同时,提高贫困对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提升其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消除相对贫困,既要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也要解决贫困人员的发展问题,把短期贫困和长远发展、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要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通过“破”来消除障碍;另一方面要健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良性社会秩序,通过“立”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即将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这一方略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大影响和风险挑战,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良好开局,综合国力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