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困境及政策建议
——基于太平镇的实证调查

2020-03-03玉钊华陆卫群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平镇子女养老

玉钊华,陆卫群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传统经济走入现代化的浪潮,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以谋求更高收入。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衍生出许多问题,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便在其中不断凸显,同时出现了一个留守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有学者这样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界定:年龄在60岁及以上、有农村子女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务工且时间在6个月或1年以上。[1]根据民政部2015年统计发现,留守老人已超过5000万人。在当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重点解决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作为特殊的存在,其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解决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对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养老问题、生命质量、健康状况以及生存现状四个方面。

关于养老问题探讨,王珊(2019)通过研究发现,基于现代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常态化导致传统孝文化的约束力减弱,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失去支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出现脆弱性,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安全方面存在威胁(人身问题与财产问题)、养老意识落后、家庭养老不足、农村养老模式单一。[2]吕意童(2019)则从资源整合入手来讨论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问题,认为农村社区在组织整合中存在人才匮乏、血缘地缘渗入管理机构,在资本整合中存在公共事业参与度较低,在农村宅基地流转保障机制中存在地下交易、缺乏法律保障,留守老人服务机制存在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3]

关于生命质量探讨,王乐军(2007)通过研究发现留守老人生活幸福感依托家庭。家庭关系的和睦对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会严重影响留守老人的情绪活动和心理健康,影响休息和生活精力,进而影响生命质量。[4]赵玉霞等(2016)则从婚姻角度研究指出婚姻关系稳定的留守老人生命质量高于婚姻关系不稳定的留守老人。分居、离婚、丧偶、未结婚的留守老人生命质量较差。[5]

关于健康状况探讨,张晓丹等(2017)通过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对安徽的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留守老人的孤独感整体偏高,不同性别、地区、婚姻状况在心理孤独感上存在差异。[6]郑莉等(2018)则通过对四川省实地调研发现“留守”这一状态会对农村老人的精神健康方面有不利影响,亲属与朋友、社会资本会对改善留守老人精神健康有重要作用,而女性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比男性老人更差。[7]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探讨,黄强(2009)通过对四川省宣汉县毛坝镇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挣钱门路少、收入低、身体状况差、劳动强度大、超负荷运转、照看孙辈负担重、精神生活单一、易自闭和孤寂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仍未健全、家庭的养老模式“名存实亡”等。[8]张炜丽(2013)通过对陕西省乾县马连镇、薛录镇10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查发现,留守老人缺少家庭的依托与照料,生活压力倍增,社区援助却表现出很多不足。[9]伍海霞(2015)基于七省区代际关系与城乡家庭结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准留守与非留守老人都面临着子女供养水平低、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留守和准留守老人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10]

综上考量,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的研究业已存在,近年来学者大都是趋向于量化的方法来研究留守老人生存困境,且不同的研究地点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研究结果。笔者将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太平镇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留守老人正在面临的生存困境,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太平镇的基本情况

太平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西北部、所属县城的西部,与县城相距86公里,总面积为218.5平方公里,镇政府位于北纬22°25′,东经108°48′,属丘陵地貌,下辖1个社区和29个行政村。2013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58元。2013年末,太平镇总人口12.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5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9.01‰;主要民族为汉族,另有壮族人口1.16万。[11]目前关于钦州市太平镇留守老人的数量还未有相应准确的数据。基于2015年广西统计年鉴描述,钦州市的所有流动人口中,太平镇所属县城灵山县的流动人口达到44.72万人,位居该市第一,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市辖区流动人口。[12]太平镇的人口数量又是灵山县各乡镇人口数量的最多。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壮年外流打工。在人口流动数量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太平镇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困境

(一)直接收入低,生活质量较差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政府提供的养老金;二是由子女所提供的赡养费;三是通过自身劳动贩卖农产品所得。留守老人大都年老体弱,无法靠自身获得足够的经济收入,其子女也大都有较大的经济压力,有很大一部分留守老人只能依靠政府不高的养老金生活,但往往只能维持温饱。生活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

(二)挑起家庭的重担,照看孙辈成了“应尽”的义务

饲养牲畜、照看孙辈、耕田种菜等,由于子女不在家,留守老人要承担起所有的农活和家务。这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是不堪重负的,但是由于生计问题,青壮年不得不出去务工挣钱,老人们也不得不承担起这难以承受之重。照管孙辈让留守老人感到任务重、压力大。从这个层面上看,未婚留守老年人反而少了些许负担。有孙辈的留守老人不仅要负责孙辈的吃喝拉撒,还有辅导学业更是感觉无从下手。“青壮年去城市打工,老人在家照看孙辈”似乎成了乡村社会一种自然而然的固化观念,进而似乎成了留守老人的一种“应尽”义务。

(三)患病时无人照料,医疗压力较大

留守老人生病,是其最艰难和痛苦的时候,特别是丧偶老人。独自一人去就医,子女远在外乡不能及时回来照料,孙辈尚小不能照料且还需要照看。所以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去诊所就医,但诊所设备较为简陋,且就医后尚未完全恢复就已经进入家庭劳动。有些留守老人也表示就医压力较大,新农合费用高,并不是所有费用都能进入报销领域。

(四)缺乏精神生活,家庭关爱不足

1.在外没有精神寄托,文化生活趋向单调

与城市退休老人相比,许多农村留守老人在文化生活方面非常单调。大多数留守老人平时大都集中于看电视、树底下聊天等较低层次的娱乐方式。现在农村地区也没有符合老年人活动的娱乐设施以及娱乐场所。大多数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经济状况的不佳也使得老年人根本无暇顾及精神方面的享受。只要没有挨饿受冻,农村留守老人们就已经很满足了。加之很大一部分农村留守老人要从事劳动、照看孙辈,也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因此对娱乐活动和精神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2.家庭没有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关爱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子女都是年末回来一趟,有些甚至几年才回来一趟,他们能和子女待在一起的时间一年下来也就几天。“出门一把锁,归来一盏灯”是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当下的真实生活写照。在外打工的子女与留守老人联系很少,联系的时候大多是询问子女情况,很少过问留守老人的方方面面。留守老人与子女没有情感交流,老人从子女、家庭所得到的关爱极少,亲情偏向淡漠,留守老人在家这个社会单元里得不到精神慰藉,更加感到孤独。这对于丧偶且年龄过大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留守老人更是雪上加霜。

四、形成农村留守老人生存困境的原因

(一)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经济的衰退,留守老人失去经济依靠

农村“空巢”现象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的衍生现象。在当下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地向前推进,带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是身体强壮的青壮年,留下的大都是照顾孙辈的年迈老人,从而造成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农村社会的“空穴化”。就现阶段来说,青壮年前往沿海及大中城市务工这种跨地区流动是不可逆转的。相比于在家务农,在外务工更容易及可能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所以进城务工成为他们稳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压力的无奈选择。但是由于我国存在城乡差距与城乡分割,进入城市务工的青壮年往往只能是只身一人或者与伴侣一起流入城市,要家庭整体迁入城市也是一个难以负担的经济问题,加之家庭整体迁入城市往往也有相应的门槛,并不可以随意地让居民户口进入城市。这样更加剧了城乡分化的趋势,乡村社会逐渐失去既有的劳动力,乡村产业逐渐衰败,进而导致乡村经济趋向衰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

衰落的乡村社会没有相应的产业适合留守老人来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以往乡村社会的经济收入大都来源于农户通过体力劳动进行农作物耕作,进而进行贩卖来获取。留守在村落的老人在身体机能上已经十分衰弱,让他们从事以往的大规模农作物耕作来获取经济收入往往不切实际。留守老人失去了以往的经济依靠,经济收入便受制于在外打工的子女。

(二)“孝”文化观念弱化,家庭养老名存实亡

“孝”文化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础与核心,在家庭养老的初级阶段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敬老崇老的观念也早早地内化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传统的“孝”文化在社会变迁中所具有的规范被不断瓦解,人们的各种行为越来越不受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老则贵”的崇老意识逐渐被代与代之间的平等意识所取代,当下甚至还出现了“轻老重小”的代际逆倾斜趋向。

以往的家庭养老模式也由于青壮年的外出打工而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外打工的子女没有时间顾及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照料、物质、精神支持上没能及时地给予留守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空巢”家庭中已名存实亡。

(三)农村合作医疗费用高,医疗设施及保障力度欠缺

基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化格局,医疗资源在城乡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仅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收费标准从原来的20元一人涨到现在将近200元一人,农村大多家庭都要交千元以上,这对于留守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之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有限,很多药品并不在报销范围内,大病异地报销难,小病不住院不给报。新农合的保障力度仍处于欠缺状态,这也导致了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看病难”的问题。

(四)农村文娱产业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

与农村经济发展投入相比,农村文娱产业的建设始终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在农村老年事业的发展上,政府一直都没有重视起来,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关于农村老年人娱乐设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建设明显滞后。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非常单调,提供给农村老人的文娱服务或是场所也长期缺乏。在农村许多地方,并没有像城市的那种老人活动中心,农村老人缺少交流交际的精神活动场所,农村留守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五、政策建议

留守老人现象其实反映的是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城乡联系的同时,在社会、家庭与情感方面出现的深层次断裂。留守老人基于自身原因而被现代社会经济系统边缘化,表现出老人与子女联系的时空割裂。传统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走向衰落,各方面条件与城市差距逐渐加大,缩小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空间。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加大国家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实现外出人员回流。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的生产经营给予适当补贴,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农药、新型且较好的农产品种子等。改变以前单一类型的种植结构模式,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作物,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样便可以吸引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回乡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农村老人不再被留守。

第二,宣传传统“孝”文化,唤醒传统崇老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尊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弘扬社会上尊老、养老、助老的先进事例,积极开展孝顺子女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优待老年人规定》《老年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积极组织开展“关爱老人护理知识”进社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敬老、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真正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第三,改善农村医疗诊所既有条件,提高其医疗服务质量。鉴于村诊所在乡村的特殊地位,在稳定村诊所现有医务人员的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对村诊所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另外,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更完备的医疗设备、更有效的药物,逐步改变农村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落后的局面。

第四,引导留守老人进行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精神消费水平。村委会要结合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程度较低的实际,大力发展通俗易懂的农村农民文化。整合当地留守老人资源,在他们中发展一批文艺骨干,并给予相应的专业培训。通过他们来带动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理念。

猜你喜欢

太平镇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湛江太平镇引进金融活水浇灌“三农”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生不是养老
中部地区特色小镇要素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四川最早的乡土文学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