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斯宾诺莎的幸福观谈大学生追梦现象

2020-03-03孙海燕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斯宾诺莎德性伦理学

孙海燕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伟大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是系统研究“幸福”问题的第一人,走的是笛卡尔开辟的理性主义道路,但是克服了笛卡尔的局限性,全面系统地发展了理性主义伦理学。他一直以来都拥有“哲学史上完美度第一人”的美誉,“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真理事业的热爱方面,在真理面前不惜任何付出,任何诱惑都无法阻断他对真理事业的追求。”[1]

虽然在他的著作中没有为“幸福”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他所有的哲学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围绕幸福观展开的,他的整个哲学思想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斯宾诺莎认为知识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感性知识、理想知识、直观知识。他认为,降低情感对人们心灵影响的程度,掌握自然而直接的知识理论,体现人们真实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然、知识之间的和谐统一,是人们通往幸福的最高境界。斯宾诺莎的思想并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能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当今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应当如何对待追梦,可以用斯宾诺莎的幸福观来分析。

一、崇尚人性,鼓励追求个人利益

在伦理学方面,斯宾诺莎采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去思考人性问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其伦理学的结论,更是其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他首先以几何学方式提出“自我保存”的概念,当然斯宾诺莎将其视为一条自然规律,其适用对象不仅包括人,还包括一切事物。任何一种事物都在努力地保持着当前的状态,只考虑自己,这是大自然中最基础的规则。[2]心灵的观念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混淆性,他们都尽可能在无法确定的环境中保持自己自然的状态……人的内心不允许任何与身体相排斥的观念存在,这种观念是和人类内心本质相违背的。[3]他崇尚自然、崇尚人性,认为自我保存是个人自然拥有的最高权力,一个人的幸福就是保持自我存在。在他看来,每个人为了自我生存而去追求个人利益,这是无可厚非且应当鼓励的。他支持的是人性自私论。

中国梦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给当代高校生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因而我们应该提倡追求梦想。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追梦人,也需要更多追梦人的矢志不渝。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正确看待个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理想和现实、个人梦想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赋予生活更高的价值,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保持崇高的思想水平的前提下进行。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始终怀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履行自己接续奋斗的重要义务和责任,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二、遵循德性,分清善恶

古希腊哲学中向来重视德性,认为伦理学就是德性的伦理学。斯宾诺莎认为德性和力量的本质是相同的,即对个人来说,都拥有能力发出仅需依靠自身本质规律而形成的行为,而德性所涵盖的就是人的真实本质。斯宾诺莎对自我保护的观念认同和理解,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可以被理解的行为,然而并不是任何保存自我的行为都是具有德性的,只有他被他的理智决定去行动时,才能说他是遵循德性而行动的。他将善恶的评价标准、道德的评价标准真正归于人本身。但是斯宾诺莎认为善恶无定论,人们有追求它的需求、愿望而去努力寻找、实现某种东西,它才是善的,并不能倒过来,正因为它是好的,人们才决定去追求它。这个观点不符合中国当下的主流观点,也不符合笔者的看法。某些人有追求金钱的需求,但不能由此判断受贿就是善的,而应当先行对受贿这个行为的善恶进行判断,再考虑是否开展这个行为。同时斯宾诺莎提倡“于两善之中,将择其大者,于两恶之中,将择其小者”,与我们熟知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之理相似。

按照之前的阐述,笔者认为,大学生在追梦之前或是在追梦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地思考这个梦想是否是善的、益的,这个梦想有没有偏离自己当初的梦想,然后再努力行动。首先要考虑大学生追求的梦想实际与否。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梦也不例外。这种实际包括自身先天条件和客观的不可抗力等。如果梦想与自己的距离实在无法通过后天来改变或缩短,那么这种追梦无疑是痴人说梦,沉溺其中,必将害人害己。其次要考虑梦想的层次。梦想的出发点、主要目的是有层次性的,或是仅为个人物质私欲,或是提高到个人精神层面,抑或是升华到社会利益、公共福利等。各种实践经验证明,在追逐梦想过程中,低层次梦想更容易走上歧途;在梦想实现之时,高层次梦想得到的满足感更强烈。在对梦想进行客观全面地判断后,要区别对待,如果梦想是善的、是符合德性的,就应当执着努力地去追寻;反之,如果明知这种追梦行为将来会是一个大恶果,那就必须当机立断,宁可选择当下的所谓的“小痛”和“小恶”——放弃或修正梦想,也要避免将来出现更大的身心灾难。

大学生在追梦的过程中要理解“从善如登”的思想,对自身的道德进行修炼,掌握良好的方法去克服平时遇到的难题,与干扰拉开距离,经受住各种诱惑,在不断努力和奋斗中进步,并始终坚持下去,从而成就高尚的追梦品格。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加强品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努力做到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自觉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三、人离不开人,离不开社会

斯宾诺莎支持人性自私论,却并没有因此陷入唯我主义和利己主义。他试着通过理性的指令来实现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相互统一,这也是17世纪理性主义伦理学思想的一个共同特征。[4]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因此,他们必须保证在所有事物上都只以理性的命令为教导,遏制有损于他人的欲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样,维护他人的权利,这明显高于简单地帮助他人,属于较高层次。

追求个人梦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追逐梦想的个人行为看似可以依据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实则还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社会理想基础上。同时,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要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根基。因此,个人的追梦行为从属于最直接且最关键的社会理想。个人追梦的前提是必须实现与国家命运的契合。个人的追求只有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个人追梦实现的可能性。个人的理想必须融入国家民族的血液中才能真正实现。任何一名大学生都必须在追求中国梦的前提下来追求自己的梦想,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家庭义务。追逐梦想可以,但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更不可以伤及他人。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为了自我存在而生,也就意味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是只为了成就你的梦想而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有义务为了你的梦想而“买单”。“梦”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钙流失,从而形成软骨病,在精神上也会变得空虚无助。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个人梦想,端正科学态度,是大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国家赋予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四、理性指导,控制情感

斯宾诺莎把那种在情感控制上缺乏能力的人叫作“奴役”。基督教等提倡采用“禁欲”这一手段来防止被奴役现象的发生。然而斯宾诺莎则认为应通过更加合理的手段来实现,那些被情感支配的人常常把“惑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5]当作是幸福,反而会给其带来更大的不幸和痛苦。当遇到不幸时,我们会感到悲伤、难过,一旦我们能够理性对待、控制好情绪,化悲痛为力量,那就是好的。正如许多哲学家一样,斯宾诺莎也探讨了如何克制情感并提出六种方法,但是实际效用欠佳。不过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他强调了知识以及理性在控制情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人,倘若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知神的目的。换句话说,这个人也就会更加健全,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观。这一类知识是斯宾诺莎最推崇的第三类知识。

大学生追梦过程中理性看待梦想和幸福是非常有必要的。追梦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大学生应该以知识和理性去面对,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应当选择正确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并且在追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纠正和完善。不能急功近利、贪图捷径,企图通过走后门、潜规则,甚至违法犯罪的方式去实现梦想;也不能一成不变、钻“牛角尖”,不善于做自我修正而一条黑路走到底。

五、追求自由、追求幸福才是终极目的

自我保存、德性、理性、克制情感几者高度统一,就能达到自由和幸福。斯宾诺莎首次提出关于自由的一个重大理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他从自然的角度去分析人,自然认为人也应当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因而人不可能拥有绝对自由。也有一些人提出斯宾诺莎就此陷入了“命定论”,但笔者认为斯宾诺莎还是看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虽然不是很成熟。“只有心灵大部分是永恒的人才是自由和最幸福的”,[6]笔者认为此处的自由、幸福都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严格意义上说,自由最终也是为了幸福。在斯宾诺莎看来,幸福的境界相当高,高到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提出“幸福”的意义就相当于提出“信仰”,他认为那些相信幸福的人才会为了追求幸福而控制情感、一心向善、理智思考、培养德性。人人都应当去追求幸福,并且要为之努力!

中国梦具有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梦的基础上进一步勉励大学生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7]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讲,要积极做一个不懈努力的追梦人。追求梦想是为了自由和幸福,但我们不能为了实现梦想而出卖了自由、放弃了幸福。执着和固执半步之遥,我们应当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式执着地去追逐那些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的梦想,努力摆脱世俗的奴役,争当梦想的主人,用梦想引导自我到达幸福的彼岸。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尽才追梦。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是当代所有大学生追求个人梦想的先决条件,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前提。中国梦让所有生存在这一伟大时代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并共享追梦,共享出彩的人生,共同分享祖国发展的成果。[8]大学生的青春会因为祖国赋予的伟大使命而更具意义,人生只有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获得追梦自由,才能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斯宾诺莎德性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寓意解经法的批判及历史意义
青年施莱尔马赫的斯宾诺莎研究中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斯宾诺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