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峡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强市的资源优势及路径选择

2020-03-03卞建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三门峡遗址文化遗产

卞建宁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作为河南省“西大门”的三门峡市,如何借助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优越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河南省中西部地区文化强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从三门峡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内涵特征入手,充分发掘三门峡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寻找三门峡地域文化强市的发展路径。

一、三门峡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内涵特征

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造就了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文明。从史前社会开始,这里便有了人类生活的足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三门峡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历史剖面,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以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连通历史时期两京的交通锁钥——陕州古城为代表的崤函古道文化,以虢国墓地和虢都上阳城遗址为代表的西周文化和以三门峡黄河大坝为代表的黄河文化,都是三门峡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1]

(一)三门峡城市文化的资源禀赋及地域特色

1.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中国考古的滥觞及华夏文明的起源

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大约经历了200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先后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约800处,其中三门峡便是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南岸,是我国考古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承接关系问题,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脉相承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里发现的彩陶艺术,是华夏文明史前艺术的一座丰碑,也是史前艺术发展达到的第一个高峰。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它与同时期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学文化相比较,不是“半斤八两”关系,它是华夏文化的“母体文化”或曰“主体文化”,其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历史“权重”,在中华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2]

2.虢国文化:历史时期重要的古都文化

虢国上阳城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西周时期三大城址之一。由于其考古价值和意义重大,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位于三门峡境内的虢国,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姬姓封国之一,早期始封于今陕西宝鸡附近,直到公元前655年为晋献公所灭,历时400余年。它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假途伐虢”已成为中国古代战略战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由虢国转化而来的郭姓,现已成为中华大家庭百家姓中的大姓,出现了诸多对社会、对人民有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

虢国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历史文化,诸如青铜文化、玉文化、车马文化和冶铁文化等。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虢国贵族的奢华生活和等级观念,而且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虢国的“视死如生”随葬习俗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随葬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齐全的生活用具、工具、武器等,为的是让死去的人能在另一个世界里仍旧安然幸福地生活,这在现代三门峡附近的农村也有所体现。虢国文化现象在现代生活中潜移默化,三门峡市现在仍有众多以虢国取名的街道、植物园、商店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虢国文化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效应、宣传效应和经济效应。

3.崤函古道文化:连通历史时期两京的交通锁钥

崤函古道是指先秦至民国时期穿越崤函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中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该道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被称为“两京锁钥”。崤函古道除了陆路以外,还有黄河漕运古道,它西起三门峡的人门栈道,东出渑池与新安交界的八里胡同,是陆路崤函古道功能不足时的补充通道。

三门峡地处古代长安、洛阳两大政治中心之间“交通锁钥”的独特枢纽位置,在古代两京之间的频繁互动中,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三门峡都是必经之地。三门峡城市文化因此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可就近获得两都大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信息,又可直接参与政治中心的活动。[3]崤函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一条文明通道,是一条重要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通道,更是一条重要的军事战略交通线。它不仅是迄今国内保存较好、丰富多彩的文化线路遗产之一,也是古代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维系因素。

4.黄河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之一。三门峡地处黄河岸边,是离黄河最近的城市之一。黄河流经三门峡境内后,水势开始平缓,水流量也逐渐加大,更为重要的是,黄河从西、北两面环绕三门峡城市而过,形成了独特的滨水城市景观,“四面环山三面水,一城烟柳半城田”正是历史时期陕州古城城市景象的真实写照。

三门峡黄河文化,还与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息息相关。1957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成为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说三门峡是因大坝而兴起的城市。在三门峡大坝周围,汇聚着许多历史遗迹:中流砥柱石、张公岛、黄河古栈道遗迹、摩崖碑刻等,还有大禹斧劈三门、老子修炼飞仙等神话传说。三门峡大坝的修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焦点之一,体现了新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骄傲与辉煌,三门峡大坝已经成为三门峡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三门峡城市文化的内涵特征

1.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门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史前社会时期,这里便有了文化的痕迹,此后一直绵延发展,从未中断。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宋元明清,其发展轨迹几乎涵盖中国历史的所有时代。从文化遗存内容上看,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历史时期考古的城址、墓葬、栈道、宗教建筑及其他相关遗物可谓应有尽有。

1979年,在卢氏横涧乡发现了距今10万年的晚更新世后期“卢氏人”的4块头骨残片和2枚牙齿化石。[4]1987年在灵宝豫灵黄土塬上又发现了“豫灵人”的一具完整的头骨化石,属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5万年左右。[4]以三门峡渑池仰韶村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以三门峡陕县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华夏文化的母体文化或主体文化。其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历史‘权重’,在中华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2]由此而论,最早的“中国”是从三门峡走出的。

2.具有过渡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位于三门峡境内的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的核心路段,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时期东、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多由此进行。与此同时,便捷的通道位置,易守难攻的天险条件,也促使这里成为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众多的重要军事争夺在此展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与周边地理环境特定的关系,促使崤函文化形成了过渡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二、三门峡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强市的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中西部地区文化强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三门峡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强市的时代需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三门峡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强市的天然基础。基于以上原因,如何塑造三门峡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强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传承

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决定性作用,而文化遗产则是城市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宝贵的资源、财富,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传承的基础和条件。[5]保护文化遗产,构建特色文化城市,应以文化遗产的完整修复和科学保护为基础。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以及不断改进保护技术等多种措施,做到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相融合,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与此同时,还要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正是其感受家乡悠久灿烂文化传统的过程,是将其自身发展和整座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让广大民众通过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才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特色文化城市的最终目的。

(二)推进三门峡区域文化的学术研究

三门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仍以黄河大坝的兴建为基础,说它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这与三门峡城市文化学术研究的相对薄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将研究目标定位到三门峡区域文化,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李久昌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完成《三门峡历史文化研究文库》的出版工作,文库包括《崤函古道研究》《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仰韶文化研究》以及《虢史与虢文化》等4部大型学术文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三门峡区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三门峡市政府启动了“文化三门峡”研究工程,包括陕州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仰韶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禅宗文化、民间文化等8个研究子方向。此外,相关学者还围绕三门峡区域文化,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以此为中心,关于三门峡区域文化的研究已逐渐展开,这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保护三门峡文化遗产,提炼三门峡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三)重视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与改善

城市文化环境的重塑与营造过程,要以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基础。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背景的,因为拥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城市中的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地适应特定的环境,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如果抛开城市所在的环境,千篇一律地发展城市,则违背了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造成城市文化的缺失。

一是要依托三门峡依山傍河的独特地理优势,精心打造绿水青山的城市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为三门峡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独特的自然资源。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流域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内少数位于城市之中的自然景区,由于水质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量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三门峡栖息越冬,形成了国内少有的天鹅观赏区,三门峡因此被评为“中国大天鹅之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栖息着2000余只红腹锦鸡,已成为中国及世界拍摄红腹锦鸡的最佳地点。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修建,在市区周围形成了200km2的辽阔水面,高峡平湖,波澜壮阔,是我国北方罕有的城市自然景观。加快“绿色三门峡”城市的建设进程,精心打造绿水青山的优美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塑造三门峡的城市形象,加快三门峡生态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三门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要充分挖掘整合三门峡历史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和推进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墓地遗址、北阳平文化遗址、崤函古道遗址、函谷关、陕州地坑院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研发、展示工作,如对庙底沟遗址的保护和开发,目前已启动了“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014年6月,“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成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唯一道路遗产。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快丝绸之路函谷关拓展项目的历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北阳平遗址群、崤函古道“三点一线”为主线,打造“早期中国文明长廊”,并尽快启动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外,还要开展三门峡境内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人史迹如刘少奇旧居、曹靖华故居,古民居、古村落如陕州地坑院、田家庄明清古村落等文化遗产的调查和开发利用工作,形成历史文化品牌效应和红色文化集聚优势等。

(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在深入分析三门峡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的基础上,要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将三门峡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三门峡的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吸引国内外的目光,按照“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的总要求,将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形成产业集群。[6]

近年来,三门峡市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规模,先后抢救性修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如石壕古道、风景区石牌坊、宝轮寺舍利塔等一批社会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将虢国墓地适时性地建立虢国博物馆,在保护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人们展示虢国文化的灿烂文明提供了重要途径。要通过庙底沟遗址为代表的早期文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产品资源,将其打造成三门峡城市文化的品牌项目,在全国乃至国际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居文化方面,进一步挖掘陕州区地坑院群落民居民俗文化,将这一人类民居的“活化石”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

文化形象的传播是扩展一座城市总体文化实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三门峡的文化传媒机构,要适应社会发展方向,创新文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载体,通过打造精品文化节目,提升三门峡城市文化的传播半径和社会影响力,为推进三门峡城市文化软实力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色城市建设成了各个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主题文化越鲜明,城市的增值潜力就越大,城市辐射力就越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城市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三门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充分发掘文化资源,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强市,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反思这座城市发展的历程,重新评价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三门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三门峡遗址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辽上京遗址
与文化遗产相遇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