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0-03-03董理
董 理
(河南工业大学 漯河工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蜕变成制造业强国,必须依靠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我国在2019年2月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高职教育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要坚持不懈,更需要个人其他能力的沉淀和外部创新环境的提供。
一、高技能人才参与创新的强度
(一)创新强度
创新根据强度可分为渐近式创新、重大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强度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1]企业内部创新强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2]
(二)企业人才需求层次
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层次,主要包括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知识型(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领军式人才,需求量由大到小。
创新的强度与高技术人才的参与度是对应的。由于知识结构和工作环境,高技术人才主要是在生产、销售等一线工作,可以主导渐近式创新以及企业内部的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在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中处于从属地位。
二、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困境
(一)高职生创新基础薄弱
1.学习动力不足,创新无基础
高职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专业学习困难,畏难情绪严重。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学习、实训、实践的闭环过程没有完成,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学习激情,工作创新难度大。
2.好奇心不足,创新无热情
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有的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丧失了好奇心。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了解,专业填报很随意,对学习索然无味,毫无兴趣,难以找到创新的“热点”。
3.能力定位不清,创新难展开
大多数高职生在创新方面表现为眼高手低,创新动力不足。微创新认为难度太小不值得;绝对创新因难度大而放弃;现有产品创新为避免触发专利侵权,难以另辟蹊径。
(二)高职院校创新条件匮乏
1.创新教育重视不足,创新地位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要接受就业率的考核,“双创”中能提高就业率的创业就得到较多关注。在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创新定位不明确,常与实训相混淆,一些实训作品也视为创新作品,间接降低了创新的价值,比如食品专业的葡萄酒制品、多媒体专业无新意的PS作品等。
2.创新师资力量薄弱,指导创新能力有限
高职院校尽管提供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创新课程主要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创新。学生创新时遇到问题无法解答,必须求助于专业课教师,专业课与创业课融合——“双融双创”应运而生。实际中,部分高职学生的产品创新或发明已经超出了专业课程范围,专业教师对其创新指导有限。
(三)中小企业创新机会有限
1.创新人才不足,团队结构老化
高职毕业生大多数的就业环境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用人政策是“招之即来,来之能用”,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更没有计划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用工多数是普工,技术人员比例很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难以相互学习和提高。技术人员培养时间长,技术团队难以形成人才梯队,高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退化。
2.创新激励不足,知识共享不畅
中小企业财力有限,创新科研投入资金不足,对创新人才和团队激励不够;部分新入职的高技能人才受制于身份和薪资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创新热情不高;从事生产多年的高技能人才受制于身份、岗位、津贴等激励措施,管理制度不到位,不愿意将技能传授给新人,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机制难以落实。
三、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高技能人才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1.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创新基础
高职学生进入学校后要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中短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将职业目标分解到能力培养和专业学习,并制订可执行的学习计划。通过专业讲解和就业教育的学习认同职业发展,增强自己专业学习的紧迫感和亲切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认清发展定位,辨别创新方向
高技能人才对成长过程要有清晰认识,对自己的能力要有正确评价,既不能因为自己技能不足而裹足不前,也不能因为自己有些进步而夜郎自大。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开阔视野,多思考、勤动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某些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或对某种产品的功能或效率进行改进。
3.提高自己的觉悟,增强创新动力
高职学生要有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都是有益的。要定下向大国工匠和大师学习的目标,学习大师们的精神,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精神,以提高技能为企业、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力量为荣。
4.提高动手能力,强化创新实践
高技能人才不是只讲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在一线顶岗操作,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理论上分析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应能够俯下身,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能动手解决问题。
(二)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课程和实践体系建设
1.重视创新教育,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要放到同等地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同等重要的,不能为了就业就只谈创业而忽视了创新。高职院校要将创新与创业、专业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突出创新的价值,提供创新的途径,开辟创新的场所。宣传创新的精神要深入到基层教师那里,通过教师将创新精神传递给每个学生,激励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创业舆论导向。[3]
2.“三课融合”,开拓创新教育途径
“三课融合”是指专、思、创三课融合,为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空间。习总书记要求高等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路,加强和完善“三全育人”。[4]高职院校要在专创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专思创融合,以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创新思路,为我国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解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5]
3.加强“双创”融合,培育创新师资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精神建设方面是相同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高级表现形式。[6]创新教学的培养要从全局着手,规划高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的目标,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程角色、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融入创新元素和创新精神,将“双创”有机结合。[7]创新教育要结合实例,通过外出培训、参与竞赛、企业调研等形式促进教师了解生产和经营一线情况,为创新教育找到素材和方向。通过教师在一线的工作,讲述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创业经历和决策过程,增加创新课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4.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基地
组建学生创新团队,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以产品功能为导向,教师指导,组成师生共同研究创新项目组,协调企业参与项目论证与实践。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应对有创新意向和创新项目的同学开放。通过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奖励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创新活动中。通过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科研考核等措施,鼓励教师挖掘并参与创新项目,要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大师工作室的科研平台,发挥创新“桥头堡”的作用。校企创新基地要以4C或4P为原则,围绕产品、功能、经营模式等企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试验,创新项目要经过专家组的评估,考察产品或工艺创新的市场前景、团队组成和前期的研究基础以及准备工作,[8]经过初评的创新项目要给予适当启动经费,对参与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激励。
(三)中小企业鼓励高技能人才创新
1.服务顾客,创新生产经营
中小企业是高技能人才重要的接纳单位群体,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参与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更需要不断模仿和创新。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市场中下游,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近,其产品更贴近市场,只有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份额。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是其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高技能人才要适应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为了企业生存,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将自己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捆绑,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创新建立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当中。
2.提供条件,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一般需要10~12年。中小企业要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途径和创新场所,弥补创新能力的不足。[9]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摒弃模仿,注重专利积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品更迭周期,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达到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进而为高技能人才创新提供更优越的条件。[10]
3.校企平台,培养创新人才
中小企业科研能力不足,要主动寻找相关高校建立创新平台或加入地方创新平台。要将企业培训资金专款专用,切实用在提高一线人员技能培养方面;在培训内容上侧重于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结合本职工作探索新方法和新工艺;通过订单培养,将企业工作流程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相结合,积极参与开发教材,确定培养方向,选择专业设置等,在教学中培养多技能人才,为培养和选择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
4.内部竞争,激励人才创新
在企业内部要以竞争为手段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企业内部要建立师徒制,以“老技术带新技术”“名师带名徒”形式组成创新团队,将企业名师的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通过“传、帮、带”进行传承,通过技术比武、擂台赛、内部考核等形式提升技术创新基础。各创新团队要形成竞争,就企业关注的技术难点采用技术招标、攻关揭榜等形式实现科研创新。要设立创新基金,对应用在生产经营中的创新技术和方法进行奖励,激励团队创新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