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2020-03-03李育红
文| 李育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活动的经费来源也趋于繁琐化,会使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加大资金管控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核算工作做好严格的把关,以便可以实现控制资金支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展开论述。
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事业单位需要在全面了解绩效考核、预算编制等标准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对本单位预算编制、整改等一系列工作加以规范,确保事业单位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资金支付,继而从根本上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第二,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来讲,其应当充分结合自身发展趋势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会计核算行为加以规范,令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同时还要将资金指标落实到个人头上,在不断细化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激发所有人员的工作热情。
第三,事业单位应当构建行之有效的内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内控控制设计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落实状况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审计工作,针对审计期间存在的违规支出等现象,一定要对相关负责人做到严惩不贷,以便可以给更多的工作者敲响警钟。不仅如此,主管部门与审计部门也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审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预算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好事业单位在常规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高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知程度
针对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在所有部门与全体员工之间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目的是为了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应有的便利,继而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单位领导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将目光放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上面,在充分结合单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针对工作期间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适当的精神奖励以及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确保所有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向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以此来强化预算指标的可行性。
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通常为相关部门拨入、上级专项资金与具备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上缴财政之后所返还回来的资金。一般而言,支出途径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支出;二是项目支出。因为资金来源途径存在一定的繁琐性,所以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在编制预算期间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对此项工作加以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在对预算进行编制期间,需要将一年非税收入、人员经费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同时还要认真聆听相关部门所提出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强化预算编制的规范性。
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无论是针对财政部门印发的预算编制要求来说,还是就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言,均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可见他们的综合能力关系到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应用。所以,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一定要在指定的时间内积极引进并培训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以此来促进其预算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专业人士定期参与相应的培训会,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可以对编制要求和预算总体精神做到熟练掌握,主动针对预算编制期间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难题和有关人员保持良好沟通,继而从根本上熟练掌握预算编制精神与操作技巧。第二,事业单位在阐述招聘人员条件的过程中,尽可能以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作人员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素养。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期间,相关部门要在指定时间内加大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这样做是为了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并促使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继而为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全面预算管理渗透到单位财务管理当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而且还能为事业单位谋取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