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校线下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03-03毛彩菊

教育观察 2020年4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线下互联网+

毛彩菊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2020年上半年,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高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倡导了多年的线上教学终于得以全面实践。然而,对于线上教学的效果,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线上教学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这种教学形式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线上教学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也有人认为,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手段灵活、学习便捷,是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线上教学的开展使高校教师不得不学会各种网络教学技术,这不仅有利于高校今后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也有利于高校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因此,高校应大力推广线上教学。总之,这一次全面在线教学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也暴露了在线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在未来的线下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利用线上的优势,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就成为教育者应积极思考的议题。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线上教学是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教育方式。[1]目前,线上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运用现有的慕课资源+教师在线答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里的慕课资源既可以是该门课授课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也可以是其他教师开发的资源。二是教师通过腾讯会议、QQ会议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这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来说,都有其便利性。

对于学生来说,线上教学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多数线上课程都有回放功能,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回放功能反复学习,这便于其对重难点问题的掌握。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另一个便利就是学生可以无差别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所在的位置不同,其听到和看到的课程内容的清晰度会有所不同,而这一点对线上教学来说则不存在。在讨论环节,因为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进行匿名发言,所以学生不用担心说错话,这也更有利于学生发表意见和见解。

对于教师来说,线上教学方便了教学任务的执行。教师既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前发布学习计划,也可以在课程中设置灵活的任务点,还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不用担心学生听不清楚或看不清楚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个别学生破坏课堂秩序。[2]同时,线上教学也有利于节省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所有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同时在线听课,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教学管理部门来说,线上教学方便教学管理部门对教与学双方的追踪,这对于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后继的服务和支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线教学平台的应用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被追踪,而利用大数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也更公平合理。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开展在线教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了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同时,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在线课程平台新增慕课5000门,其他在线课程新增1.8万门。这显示出2020年上半年我国高校在线教学有了迅猛发展。[3]

二、线上教学的劣势

虽然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总体进展顺利,但是,这一教学模式的运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于2020年4月发布的《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显示,线上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学内容不适合进行线上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未养成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网络速度和平台稳定性不够,课堂教学秩序不够好,学生参与度不高等。[4]笔者认为,线上教学的劣势可以归纳为“两依赖”和“两不足”。

“两依赖”是指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依赖以及对网络平台技术和稳定性的依赖。由于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无法直接获知学生的听课表现,因此,学生是否积极认真听课完全取决于其自觉性。在线下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微表情来感知其学习状态,但这在线上教学中无法实现。同时,线上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依赖网络平台的稳定性。2020年上半年刚开始线上教学时就出现过几次网络平台崩溃的情况,也有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反映账号时不时就自动下线,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5]

“两不足”是指学习气氛不足和学习动力不足。首先,教师不能实时感受到学生的反馈,不能通过眼神交流获知学生是否已经领会某一知识,因而也就不能适时调整授课的节奏。很多学生则认为,在线听课容易分心。因此,线上教学在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上都有所欠缺。其次,由于没有教师和同学的实时监督,学生在线上学习的动力也大打折扣,尤其对自律性差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线上教学让广大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学习与工作压力。教师如果不能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教学活动可能就会受到阻碍。同时,在线课程的开放也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因为同样的课程,如果某位教师讲得不好,就可能会面临无人选修的尴尬境地。当然,在目前的情形下,高校线下教学依然是主流。如何将线上教学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整合到线下教学中,是未来线下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互联网+”给高校线下教学带来的挑战

当今的线下教学已经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下教学主要是从单门课程自身的授课形式转变来讲的,比如教师利用电子网络资源丰富授课内容,通过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学习来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6]但是,在线上课程资源极大丰富以及网络技术平台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资源完善课程内容只是改革线下教学中一个方面的任务,而建立课程之间(既包括线上与线下课程之间,也包括线下课程之间)的网络连接则是未来线下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当前,“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上技能的掌握将从个体走向群体

进行线上教学、运用线上工具辅助线下教学将成为高校教师的必备技能。以往线上教学技能的掌握对于教师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将来则可能属于硬性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起来。认识到线上教学优势的师生会进一步通过这一方式完善线下教学。网络教学技能将成为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在线工具的运用将从偶发走向常态

过去,线下教学没有普遍运用在线工具,但教师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适应后,在线教学工具的运用在高校课堂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比如,现在很多教师在线下教学中会通过线上签到系统解决大课堂学生点名耗时费力的难题,也会通过在线提交工具来收集学生的作业。这些教学辅助工具为教师的线下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易于操作,因此,它们必将成为教学的一种常用工具。

(三)线下教学的开展将从独立走向联盟

以往的线下教学不管是否运用线上工具,都是任课教师独自对课程的完善,而随着整个教师群体线上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对在线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线下教学会逐步走向课程联盟。这意味着教授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高校的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共同开发,教授不同课程但课程内容有交叉或重合的教师可以合作授课。以往高校教师的课程联盟主要集中在网上课程部分,但可以预见,今后线下课程的合作和联盟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教学改革的侧重将从技术走向理念

“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是理念层面的;不仅是个体层面的,还是群体与结构层面的。高校教师要很好地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下教学,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线上教学工具,而且要有网络互联的思维,通过线上技术实现线下教学模式的转型。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而且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组织边界的理念。任何一门课程要想在网络环境下生存,都不能再单单依靠某一位教师、某一种资源。互联网围绕某一课程将相关的资源连接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改变高校课程的授课生态,也将最终改变线下教学的组织形式,甚至高校自身的组织形式。

四、“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校线下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线下教学目前依然是高校主导的教学模式。然而,适应环境发展和要求的教学模式一定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整合了线上线下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当今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联系都将更加紧密,并且,各主体通过各种沟通手段形成密不可分的网状结构。因此,学生、教师、高校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任何一方要想取得进步和成功,都必须更加倚重这些星罗棋布的网络结构。故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线下教学的焦点就是在这些主体间形成网络结构,而这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要适应新的线下教学模式的要求

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比,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的线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挑战也越来越大。新形势下的线下教学,学习内容更加紧凑,学习节奏更加紧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高效学习。在融合了网络技术的新的线下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共享的资料更多,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管能力也更强。因此,在新的线下教学模式中,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课程,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教师应加强对外联系

在教师的科研发展上,教师要走出去,多参与专业会议,多和同行交流,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多进行横向的沟通与交流。对于科研交流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会议的形式进行。而在教学环节中,高校应为教师举办相应的课程交流讨论会。目前,这种针对同一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并不多见,这就更需要教师主动出击、主动联络。当然,要实现这种对外联络,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这种开放的心态一方面是指主动向他人学习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指弥补他人不足的心态。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教师任何的故步自封或者保守退缩都是不利于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的。除了有开放的心态,教师还必须善于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并学会运用各种线上教学工具,否则会失去和其他人对话的通道。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会总结自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和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

(三)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

对于教学管理部门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便利了其管理工作,比如,便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追踪等。良好的线下教学从来都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这种支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教师的网络教学技能进行培训。除了通过同行评教提高教师的线下教学技能之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顺应形势需求,为教师应用网络教学工具的能力和提升在线教学的技能提供培训。第二,对教师的教学需求进行即时回应。与单纯的线下教学不同,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更多的技术支持,比如,良好的网络系统、与课程建设平台良好的沟通、对教师教学环节需求的在线即时回应等。第三,组织相同或相似课程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教学管理部门应在教师交流合作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线下互联网+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