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内涵审视及其意识形态变迁
2020-03-03徐绯璐
徐绯璐, 侯 强
(1.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深圳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一、“国学”的概念源流
“国学”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早,《周礼》中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1)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943.这样的记载。自此开始到嗣后两千余年不绝如缕,但中国古代被经典文献记录含有“国学”二字的,其涵义均指国立学校,与当今时代国人所研习、弘扬的国学大相径庭。中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无国学范畴,国学概念的提出和倡导是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强烈冲击,与西学相比较应运而生。
中国近代学者张之洞《劝学篇》认为,“国学”是与“西学”相对的概念:“国学”即“中学”亦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地图;而“西学”也叫“新学”,是指西政、西艺、西史。梁启超担任主笔的《时务报》曾表达“国学”即“汉学”之意: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汉学最盛,除汉学外无其他学问,变法之至,求智慧于西洋,汉学贬为固陋之学,论孔孟之书皆为废纸,而极衰意味复变,变法过后,国学大兴,汉学亦兴也。现当代学者关于“国学”概念的纷争有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提出“国学”即“中学”,与“汉学”不同。张岱年《国学今论》序文表述:“国学”即“中学”,中国学术的简称,本国学者研究本国学术之意,与西方学者中的“sinology”汉学不同。桑兵教授《国学与汉学:近代学界交往录》中“国学”概念最早源自日本,原指与汉学相区分,后被清末学者传入中国而逐渐普及。
在词语语义上,近代“国学”和“国粹”几乎是同义词。其重点意义在于民族性是民族精神、民族精髓的体现。中华民族固守之精华方为国粹,国学表达的中国语言文字之源泉、典章制度建设之旨趣、古今人物事迹之范式,这些都可堪称国粹,即国学。
在词汇转化上,近代“国学”和“国故”发生了较大的词语争论。“国故”相比“国粹”更具有中性的含义。“国粹”有对立面“国渣”之嫌,传承国学旨在保存“国故”,振兴学艺,推崇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此后“国故”衍生为中国一切的历史与文化,但是过去的经典一定都是“国粹”而不含有“国渣”吗?显而易见,用“国故”称谓“国学”值得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国学”一词有二义:一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二是指古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82.。《辞海》也认为“国学”一词有二义:一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二是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的学校,后世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监(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67.。
二、“国学”的内涵审视
(一)以“六经”统摄国学
国学即“六经之学”,传统儒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可概括为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可从“六经”中寻找到源头,《诗》以名志,《书》以道事,《乐》以言行,自然科学可统于《易》,人文科学可明于《春秋》,《礼》不仅是孔子之教,墨家法家皆可统之。《诗》育人谦虚和蔼,礼貌亲善;《书》化人通达广阔、宽广博学;《礼》讲究恭敬节俭、名副其实;《易》可正人心、言之所趋;《乐》讲求温婉有序;《春秋》类比鉴照使人明辨是非。这“六经”虽然体系博大精深,但映射的内涵不外乎是人的本心和本性。人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人完全可以自我认知,完成自我教化,做仁义善良之事,遵循世间万物的本真,利用人善良的本质完成自我顿悟,除去世俗的尘埃,不同流合污。“六经”是任何学问的本与根,是国人道德的垂范,是修身之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源头,世人皆以“六经”为德行依据。“六经”作为经典,融入国民教育,《论语》《孟子》《道德经》等都是国人基本素养普及的内容。所谓国学,就是通过立教来传承这些万古不变的价值伦理,以培养、熏陶、教化新时代的“六艺”之人(4)刘梦溪.论国学的内涵及其施教——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J].文史哲,2017(2):19.。而和合、诚信、廉耻、敬爱、忠恕则是六经典籍中最突出的价值伦理,更是国学经典传承最为重要的精髓。
(二)以中国传统学术概括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具体化为经学统领经、史、子、集四部。经学主要指经书研习和文献学训诂学等,史学包含二十四史及诸多历史类著作考证,诸子指向诸子百家众多门派学说,文集多为诗词歌赋和书法篆刻。这四者涵盖官方即正统的各种学问、艺技、艺术等,从历史维度而言,涉及先秦的诸子百家、汉代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教、宋明的理学心学、清朝的考据学。国学是立国精神的代表,是国魂的象征,强调传统学术天人合一、崇德善教的特质,特别是经典文化在社会中的礼教功能,提倡社会发展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基础,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浓缩与升华。中国的传统学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凝心聚神的强大精神力量,经历过数千年洗礼而留存下来的典籍,记录了中华文明或兴或衰、或治或乱的历史情形。因此,所谓国学指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固有的学术思想内容(5)张茂泽.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J].人文杂志,2014(7):76.,这些经典的理论记录着一代代国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璀璨华章,而国学就是灿烂中华经典最集中的表现。
(三)以中国文化发展史指代国学
国学即众人都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所留存记录下来的民族迁徙、语言文字、思想学术、宗教文艺、经济政策、政治制度、国际交通、制度性质、风俗习惯等,不单单指从古书中抽寻出来的内容,也包含记载各种政治、法律、礼教、民俗,涉及建筑、治水等方面,是供世人讲科学的材料。国学是诸多文化派别的共同行为,是文学、文化、教育、心理多方面研究的结晶,用历史的视角扩大了“经史之学”为中心的研究对象,将档案、野史、杂史、笔记、刻文、谱牒、考古等纳入研究范畴,同时开拓文献学与口传学、正统文学和通俗文学、官方历史和民间记载一并纳入国学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典籍作为支撑,以静止的视角归纳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还要以事物发展的维度,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所扬弃,有所汲取更新。国学的对象不应限于国故还应包含国故的衍生形态与现代的新生事物(6)秦弓.整理国故的动因、视野与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7(3):111.,国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涉及关于中国文化史上千姿百态的研究内容,在包罗万象、融会贯通理解基础上,选取具体的研究范围加以充满智慧的提炼,在赋有个性的感悟中获得,并充分开发传统资源,以历史文化为积淀构建独特的国学话语体系。
(四)泛指近代以来的中国学问
国学即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67.,理解“国学”从字面本身而言“国”指中国,“学”意为学问、学说,“国学”就是中国的学说,引申为中国学问所体现的国家文化。那么何为“国家的文化”?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等人类共同体的一种形态。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间,存在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可以传承的意识形态。由此“国家的文化”是指能够被传承的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居于核心的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学依照情感和智慧之别可以划分为主客观两部分,主观部分以诗文为主体,反映社会风尚、国民心理、国家气象等,其作用在于关照现实、陶冶性情、移风易俗,客观部分大致以科学和典籍为区分,注重文献学的考证(8)文韬.“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4-45.。一切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文化史上展现价值的中国的学问都可以纳入国学范畴。
三、当代“国学”的主要维度
(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代言
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从夏、商、周论起有着五千年的延绵历史。自周、秦开始至晚清之前大致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子学时代”概述孔子至淮南王时期,大约记载了四百余年的文化脉络,以“经学时代”概述董仲舒至康有为时期,文化的时间跨度达到了两千余年。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血液中一脉相承的精神养料。从传承体例上,文字、语言、思想、典籍各有特色;从知识门类上,哲学、佛学、经学、史学、医学全面认知;从弘扬精神上,既得其精髓又议古论今、注重辨别;从科学本质上,既保持理性、探究本源又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国学传递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情结。谈论国学,不能将国学仅局限在古代或近代文化层面。形成于前现代化时期的国学代替不了当今时代具体领域的理论、活生生的经验和鲜活的体会,只是提供了理念指导、思想奠基和精神底蕴(9)何志鹏.新国学: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J].江西社会科学,2013(4):237.。坚决不能无视现当代文化的发展并充实了国学的内涵,没有关注国学的新成就,忽视近现代国学延伸的积极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学,但是经历了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当今的中国文化继承了传统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汲取了近代中国历史百废待兴的教训,反映了当代国人的心态,预示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也应该纳入国学的内涵范畴。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象征,国学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中国精神、中国气质的表达术语。
(二)国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主要学习诉求
在古代,国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是宫廷的最高学府。现如今,国学被热衷于教育行业的时尚,意味着读四书、拜先师、穿汉服、行大礼。在教育界国学的探讨远超过传统知识体系“学问”范围,也跨越了经典文化内涵“学术”范畴,国学拓展了自身的外延,覆盖传统和非传统的文化。同单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同,国学教育不但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由来,还能够以当代视野反思和评判历史,在理性的思想传承中把握时代脉搏。国学教育注重价值观的阐释、价值情感的熏陶、价值态度的培育、价值信念的建立和价值行为的贯彻,让广大学者在学习国学时意识到强烈的文化自信。国学教育加强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对话,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谋求思想的接续和创新,不局限于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桎梏中,注重与现代文化及新文化的结合,培育反对封建糟粕的革命思想和文化创新思维。当代国学教育在实现回归纯粹、回归经典、回归校园的同时,必须创新教学形式,让国学鲜活生动起来,广泛推广故事、表演、演讲、动画、微电影等形式提供文化展览平台。国学教育不是将既定的、被公认的价值权威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充分兼顾价值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注重培育观念的创新。传统文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被历史预先认定,但在文化认知过程中个人所受的教育却是开放和多元的,在广博的国学领域求真知,获得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意识,将智慧才华融入个人奋斗的血脉中,更要注重中国国学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真正挖掘中国国学的开放性价值。
(三)国学定位为大学课程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基于国学理论的整体性、贯通性和基础性,其知识体系不局限于涵盖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基本人文学科,还涉及语言学、法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具体的人文领域,也包含中国古典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自然科学交叉范畴,同时也映射了某些神秘色彩的占卜术、预测术等。在我国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已经广泛开设了国学通识课和选修课,一些知名院校还设置了国学研究所,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下属的国学院等机构,培养研究国学的专门人才,制定相应学术评价体系,招收的学生按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授予相关学位,设置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根据所开展领域授予相对应的评审名额。虽然目前我国暂没有将国学规定为一级或二级学科,但是国学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研究主题,在人文会议论坛、学术期刊上拥有了独特的话语权,有着很多代表性的国学研究大家。在学生学习领域,各年龄层次学生争先参与国学课程、阅读国学书目、传播国学文化,将经典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国学早就发挥一门独立学科的功能,主动地探索、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求真精神,对于树立中华文明的自信,增强民族共同体共识大有裨益。
(四)马克思主义构成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它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中国化,实际上也衍化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一部分,是近代国学的有机组成(10)张茂泽.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J].人文杂志,2014(7):79-80.。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前提之一是必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国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提供了契机。学者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获得了静态的知识点,也捕捉到动态的思想文化轨迹,把握了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文化脉络,认同人民群众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唯一主体。以国学为联系纽带,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积极转化,将马克思主义塑造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更容易被广大国人接受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譬如其实践观、群众观、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等已成为当代国学不可或缺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协调统一方法论、社会生产力决定论、社会变革思想、共产主义历史观与中国传统国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历史变革和实践观、民本理念和大同世界等,分别体现了有所融通或超越之处,马克思主义认同了中国国学中人性本善、天下为公的思想,肯定了古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理念具备的科学性和对当代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为国学提供了辩证的思维,克服并扬弃了国学文化中唯心主义部分,让国人更加理性地、清晰地熟知国学,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比传统国学更系统、更科学的一门学问,隶属当代国学精华的重要组成。
四、弘扬时代“国学”的意识形态导向
(一)克服国学发展错误思潮,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增进对国学的认知
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神,必须要警惕现有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错误国学意识形态导向。国学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文化的复古,也不是是古非今。国学能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得以留存,除了其经过浴火淬炼的精髓保留外,也遗存了一些市井文化。当代国人对国学的继承不能机械地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更不能陷入形式主义陷阱,需要注重以时代发展目标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对国学内容进行理解,警惕宗族封建思想的抬头并与当今时代拜金主义融合的怪现象。要去除国学的封建属性,抛弃小农经济形势下存在的文化状态,提取国学的真理性成分,传承其中的永恒性价值内容。如今的国学在立足历史、现代、未来的相互关联视角中拓宽了中华文化的视野,不局限于培育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更是开拓了一种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文化创新范式。
(二)杜绝盲目夸大国学作用倾向,在中国与西方交流中加深对国学的理解
国学以文化的形式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着教育功能,是柔性约束力。尽管在经典文献中时常记载着道德教化的重要价值,这是为人之本的根基,但文化的功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挥,国人对经典的诵读只能起到其核心价值观塑造的辅助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的道德修养滑坡现象还是有着些许数量上的增加,对国学的继承和发扬,要杜绝国学可以解决社会一切问题的错误思想,以至于将国学陷入民族主义桎梏,盲目排斥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注重将自然科学原理融入传统知识体系,体现真理性价值在文化作用中的发挥,特别是以批判性视角对待历史事件,注重应用发散性思维加深对事物的认知,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国学唯心主义色彩和封建迷信的神秘因素。中国国学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民族情怀,西方文化更多展现个人个性张扬和主观意识能动。将个人命运的奋斗品格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复兴,这正是对当代中国时代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因此在传播时代国学过程中,国人要以更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交流,审视文化碰撞中国学发生的深刻性变化。
(三)注重国学传播内容的守正创新,在主流核心价值引领下深化对国学的认同
国学是深邃的学问,是在中国历史变革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体系,更是关于中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热潮,既拓展了国学被人熟知的路径,也混淆了国学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导向。为了增强普通大众对国学的认同,可以开拓现代传媒体系的传播路径,譬如电视台、广播、网络等播出国学专门讲解节目、邀请名人名家开展座谈、发表国学专栏著作等,也可通过大众熟知的传播方式,例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以“评论”“点赞”“转发”“分享”形式,让对国学感兴趣的受众群体参与到国学学习热潮中,使其积极关注国学发展的动态。还有大量线下实体机构,比如专门的教育培训学校开设国学课程,参与群体从青少年到成人,旨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扩展品德教育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国学涌入市场体系后使得国学传播出现未曾有过的新问题,一些“学者”为博人眼球向大众出售伪国学,一些机构曲解国学内容将糟粕视为教学亮点,一些节目为提升流量哗众取宠进行“包装”,对这些歪曲国学的现象必须坚决遏制。国学的传播要回归经典更要回归纯粹,在注重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同时,把握国学的主流价值内涵,在高度认同国学精髓的基础上有序传播。
(四)推动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增强国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表达权力
当今时代,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思想道德观念再选择,让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的结合有了些许争端,其争论本质在于要不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不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11)房广顺,郑宗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5(2):31.。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决定了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主义都是推动中国文化灿烂繁荣的指导力量,是中国国学走向时代前沿和面向世界的核心因素。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肯定了劳动人民在创造自由美好生活中发挥的价值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结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国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完备的文化体系,也以思想观念渗透的形式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使得中华文化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和思想培育路径,已在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历史和实践证实中国的思想只能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得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的结合,必须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马克思主义与国学有着共性较强的理论基础,当代社会所引领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接续,也是中国传统国学理念的接续,更是二者统一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所论述的基本原则必须被遵守,同时从孔子到孙中山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必须被继承。国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一方面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形式,以面向世界发展为理想目标(12)陈卫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4(5):5.。马克思主义同国学完成融合后,使得国学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了明显的跃升,国学也被纳入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意识形态领域。
准确认知国学概念,深刻把握国学内涵,注重挖掘国学价值意蕴,并以马克思主义视角指引当代国学的价值取向,发挥国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这是审视国学科学含义和关注国学时代发展变化的意义所在。科学理解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意味着中华文明基因的延续,映射了中华文化营养的汲取,彰显了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中国文化有着宽广的发展前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国学高度的文化自知、文化自信,以及在弘扬上的文化自觉,使其惠及当代,传承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