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与质量提升
2020-03-03管金潞
管金潞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国家助学金项目拉开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序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大学校门,改变了一批又一批家境贫寒学子的人生际遇。高校学生资助发挥了最基础、最实际、最重要的物质资助作用,履行了“资助助人”的使命。当历史的车轮走向新时代,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理念、政策、力度、内容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关注大学生的基本保障深化到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注重纵深挖掘资助育人的精髓,彰显资助育人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学生资助逐渐转向履行“资助育人”的使命。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中,明确了资助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资助”的“育人”功能,明确了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新要求,要求进一步将资助隐性的育人元素、育人功能、育人价值显性化、制度化。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各地各校要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长成才。”[1]因此,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是新时代的召唤,是高校改革的要求,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
回应高校资助育人是什么的问题,既明确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育人方向,又体现了高校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理解‘资助育人’的概念时,要避免两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尽管在实践中存在着从侧重‘资助’向侧重‘育人’的转变,但从‘资助育人’的内涵来说,‘育人’不是资助制度附带的、次生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功能,而应成为其有意识的、内在的主体功能;另一方面,‘资助育人’并不是要把本来各自分别存在的‘资助’和‘育人’捏合在一起,否则很容易形成‘资助归资助,育人归育人’的‘两张皮’现象,而是要以资助为契机和载体,在资助中育人,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被动’接受资助到‘主动’寻求发展,资助的过程也成为受助者成长和发展的过程。”[2]资助育人本身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不应人为地将其割裂、剥离。资助不仅仅是一种实体,还有育人的功能。随着资助的不断完善,育人的元素会慢慢显露出来,资助育人的整体性功能也会慢慢发挥作用。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解析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从广义而言,高校资助育人是指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为中介,为受助大学生提供物质、道德、能力、精神等方面的帮助,以满足其成长发展的需要,其旨在引导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狭义而言,高校资助育人是指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为中介,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物质或经济上的帮助,以解决其实际的经济困难,满足其成长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旨在引导学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在于满足受助大学生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实践需要,使受助大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助感和满足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一)满足物质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寒门学子和贫寒家庭提供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其经济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进入大学校门,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成为高校资助育人的物质功能,满足物质需要成为高校资助育人的首要价值。恩格斯提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物质需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最基础的生存需要,他们从入学到毕业可以申请相应的资助,以解决短时期的经济困难问题。例如: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以通过生源地贷款、绿色通道、路费补助等解决学费、住宿费、路费不足的问题,确保顺利入学;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或者参加勤工助学等方式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确保安心学习;毕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基层就业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等缓解入职初期的生活压力,确保安心工作。物质需要的满足更容易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斗志,更容易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善意、关心与温暖,懂得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感恩雪中送炭的温情。
(二)满足精神需要
人的需要的发展和需要的不断满足推动着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和多层次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中又有发展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人们总是在旧的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4]物质需要是前提,精神需要是关键。要实现大学生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就应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通过满足受助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来激活育人的元素和发挥育人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5]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物质需要的满足容易转化成精神动力,有利于修正和完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让他们带着感恩、感动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而言,荣获奖学金是辛勤付出的回报,是肯定和认可,是鼓励和满足,是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可以激励他们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迎接已知、挑战未知,可以勉励他们增强理想信念、心怀感恩,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两个群体都需要感受到更多来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关心,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被理解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望被平等对待。
(三)满足实践需要
社会实践平台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锻炼的机会,满足他们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大学生砥砺自我、成长成才的广阔发展平台。社会实践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中心环节。”[4]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他们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习才艺、发展特长,虽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在社会实践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对家境优渥、成绩优良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在早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但在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因此,高校需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锻炼学生、感染学生、培育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在勤工助学等实践平台锻炼沟通协调、公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学会做事;可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比赛,学术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等提升科研、创新、创业等能力,学会学习;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校外实习实践等活动增强生活和服务能力,体验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提升抗挫能力,学会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通过满足受助大学生的实践需要,可以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做中长。
三、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路径
从“资助助人”转向“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要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构建物质、道德、能力、精神有效融合的“四维一体”育人路径,提高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是高校资助育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代要求,是高校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受助学生获助感的现实要求。
(一)物质维度:精准资助、按需资助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既要攻坚拔寨,又要巩固战果,还要防止新的贫困现象发生。不论是贫困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较弱,彻底摆脱贫困的基础不够牢固,如果他们的子女上学缺乏有效资助,就很可能会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因此,对于贫困人群子女要资助,对于刚刚脱贫人群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收入群体也要资助。通过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他们的教育支出压力,可以有效防止他们因学致贫或因学返贫。同时,学生资助能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经济问题,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升学信心,是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完成控辍保学这一脱贫攻坚硬任务的重要举措。”[1]保障性、持续性、政治性、政策性地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帮助仍然是必要和重要的,这既可以免除他们求学的后顾之忧,也可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在攻坚拔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更需要精准施策、精准资助、精准帮扶,避免出现错资助、漏资助、少资助的情况,尽快实现学生实时信息的比对,动态、科学、精准地掌握每一位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精准资助。对于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高校不应为其提供资助,要确保资助更精准、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
按需资助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可视为精准资助的升级版。高校从尊重学生的需要出发,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提供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资助,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应助尽助、按需资助,使资助真正满足受助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受助过程中感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获助感,增强资助育人的效果。当然,要实现按需资助,需要健全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需要科学、全面、安全的高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需要对受助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道德维度:以德为先、德育先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6]要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以德为先、德育先行,把立德树人渗透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实践。“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7]新时代的受助大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受助大学生应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身体力行,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师生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尽己所能、力己所长,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6]
(三)能力维度: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秉承以生为本的宗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助更多有志青年筑梦、追梦、圆梦。以生为本就是从受助学生的能力需要出发,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也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旨归。以生为本的最终归属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在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4]高校应从受助大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出发,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方面为受助大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全面和有内涵的资助。不同的受助大学生对能力拓展的需要不尽相同,应避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刀切”这种泛化、虚化、口号化、形式化的能力培养模式,为受助大学生提供真实、可持续、人性化的能力培养模式。能力培养的内容宜细致灵活,不宜粗糙僵化;活动宜小巧精致,不宜大众泛化;形式宜丰富多元,不宜单调枯燥;平台宜深入持续,不宜浅显间断;管理宜规范有序,不宜杂乱无序。高校要持续提升受助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的这些能力得到持续性、系统性、长久性的发展;要帮助受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健康生活。
(四)精神维度:内心充盈、精神富有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动力是无尽的。高校要密切关注受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着力引导他们求实、求真、求善、求美,帮助他们构建丰富而深邃、简单而充实、健康而快乐、平和而淡然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只有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精神世界丰盈的人更懂得知恩图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万物;精神世界丰盈的人更知道做人的尺度和做事的宽度,既能坚定理想信念、立志高远,又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神世界丰盈的人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动力,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奋勇拼搏。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受助大学生把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其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另外,要让受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把家境贫困当作人生的历练,激发潜力和斗志,发扬斗争精神,有勇气和毅力改变自己、改变现状、改变家庭。经济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拥有强大、积极、乐观的精神世界就能成为内心充盈、精神富有的人,就能在现实困境中笑对挫折、笑对生活。
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过程,而是一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过程。当资助育人的种子播撒到受助大学生内心深处后,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成长,从而成为更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