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养“自己最小”的为官情怀

2020-03-03李照达

领导月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廖俊波为官者革命家

李照达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在担任拿口镇镇长的时候,年幼的女儿曾问他:“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每每读到这段话,总令人深受触动,深受激励,深受鞭策。廖俊波自喻为“最小的人”,体现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百姓的浓浓大爱。

为官者把自己看得很渺小,在百姓心里往往很高大。任弼时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甘愿把自己当作小学生,虚心求教、勤勉工作,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的美誉。焦裕禄在兰考工作475 天,靠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了兰考120 多个生产大队,临终前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栽了多少。他去世后,人们从全国各地自发前来祭奠、怀念他。谷文昌终生践行“不救民于苦难,共产党人来干什么”的承诺,带领群众在枪林弹雨中保卫东山、在风沙弥漫中植树造林、在惊涛骇浪中填海筑堤,把一个荒漠化海岛建成了海上绿洲。他去世后,当地百姓每逢春节、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至今未变。

为官者把自己当成“最小的人”,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从周恩来经常与“我的修养要则”对表,到彭德怀每月“反省自查一遍”,再到谢觉哉经常跟自己“打官司”。无不彰显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无比的理性与清醒。在山西榆次的常家大院祠堂里,常年供着两件物品:一根牧羊鞭、一件破褡裢。意在时时告诫后人,不要忘了祖上是以牧羊为生的,不要忘了先人背着褡裢走西口的创业史。这些都警示我们,作为为官者,要经常想一想为官的初心是什么?经常问一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毛泽东曾经说:“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陈云也曾指出,一个人为党做好工作,这是应该的,有了成绩,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朱德常告诫大家:“一定要记住,如果有功,功是党的,是群众的。”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虚怀若谷、不居功自傲的高尚情怀。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把自己当主人,把群众当仆人,主仆关系倒置,那么这样的干部不管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不需要的。每名党员干部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把自己看得轻一些、把人民看得重一些,把名利看得轻一些、把事业看得重一些,把职务看得轻一些、把作为看得重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才能完成好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才无愧于党员干部的这一称呼。

猜你喜欢

廖俊波为官者革命家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廖俊波
“十年后,我陪着你。”——廖俊波和妻子的最后道别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为官者的“清德”
怀念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彭冲
老一辈革命家与军队条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