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课文阅读教学课程化思考
2020-03-03李芳芳
李芳芳
(柳州市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广西柳州,545400)
在特级教师周一贯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语文课程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价值、策略等语文教学方面的集体大反思。教师普遍认同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不是学习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是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并进行运用的能力。[1]可见,被视为言语运用基本形式的文体回归教学视野也就成为必然。文体回归提醒了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应基于文体的意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文体的准确甄别。文体不同,语言表达特点就不同,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也不同。这是阅读教学课程化首先要考虑的课程内容异同的问题。
一、说明文文体的鉴别
请看《蝙蝠与雷达》课堂教学案例:
1.学习课文4—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了解科学家做的几次实验的情况。(包括怎样做,结论是什么)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引入这个实验的故事,文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 学习课文中引用说明(这里教师是把文中那三个实验判定为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课后的关于青蛙的仿生学小资料口头改编成一个科普小故事。
显而易见,教师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把文艺性说明文当作了常识性说明文来教学了。
《蝙蝠与雷达》一文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由此受到启发后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飞机夜行现象,提出其安全飞行的问题,语言特点以描述为主;第二部分叙述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揭示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这部分的语言表达有叙述,有描写,还有议论;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的飞行中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夜行的安全,这一部分有解释,有比较,有比喻(打比方),但仍然以叙述和描写为主。从语言表达特点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叙述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的科普知识短文。
再看一个教学案例,教师在本校的教研课上教授苏教版《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堂实录为:
师:请同学们默读4—8自然段,看看第4段和第5、6、7、8段是什么关系。
(学生默读、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生:第4段是总起段,后面四段具体写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
师:这个结论是你和同桌两人共同思考的结果。这也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表达方式。这对我们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很有帮助。
师:大家把4—8段再来默读一遍,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写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的。另外,请想一想课文的5—7自然段描写了海洋的哪几个方面。
(学生默读后汇报)
生:第5自然段描写的是……
以上课堂实录中,教师和学生多次提到“描写”,由此可以清楚地得出,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是不明确的,至少对这篇课文的文体界定是模糊的,所以教师仍按普通的记叙文教学方式来教学。
事实上,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是通过讲述在海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获取高蛋白食品、进行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设海底城市等一系列科学实践和构想的文章,旨在说明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语言表达形式上,本文主要以分类别说明的方法进行介绍,因此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常识性说明文。
可见,很多科普小品文运用了比较儿童化的、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性语言,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棉花姑娘》、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石头书》《航天飞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蝙蝠与雷达》等,但它们的目的也只是让说明对象更加通俗易懂,更具形象化,生动的语言改变不了它们作为说明性文章的实质。所以,要想辨别说明文,一是要看文章呈现了什么知识,二是要看文章采用了什么形式,如故事、童话、诗歌等。常识性说明文是极具知识性的,而且这种知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多是作者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或来自相关科学研究。在语言表达的顺序上,这类文章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表达的特色上,这类文章又具有准确、严谨、生动的特点。所以,常识性说明文的判别一般方法是:解读文本介绍或理解说明的事物信息、事理内容,即弄明白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思路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具体展开说明的、运用哪些说明的方法等。
二、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
说明性的文章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比很高,其形式主要是科学童话、科学故事。在教材的阅读体系里,说明性文章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和文本意义,因此,要以文体视角去观照文章,发挥出其独特的阅读价值,[1]从而构建学生的说明性语言运用能力体系。可以说,准确鉴别文体是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实现课程化的第一步,是说明性文章课程化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阅读教学的特有功能,实现“教一篇,得一类”,构建起说明性文章阅读策略体系?
(一)明确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怎么教很重要,教什么也同样重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读懂所选说明文的内容,了解与说明对象有关的知识,这也是作者进行说明文写作的首要意图。[1]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常识性说明文,还是凭借着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一个个科学故事的科普文,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了解知识,增长见识,感受科学无处不在的现象。因此,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应当成为这类文体的首要功能。二是以文本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说明性文章语言准确、简洁却不失生动、形象,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恐龙》中写道:“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句中运用一个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梁龙的体形特点,而用“二十多米”这个不确切的数字说明梁龙的体长范围,反而使表达更严谨。说明文这样表达,既浅显形象、易于理解,又富于逻辑、极具理性。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让学生习得表情达意效果,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了解常识性说明文、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就能提高学生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三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1]
(二)了解说明文的学段目标的差异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中、低年级没有提到说明性文章,只是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目标中阐述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但是,第一学段的教材中编排了不少说明文性文章,在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中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自然的情感,这样才能体现说明性文章应有的阅读价值。如科学诗《影子》,以拟人化的手法,把影子的特点写得俏皮有趣,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还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比喻的精妙之外,理解影子这一科学现象。
第二学段的说明性文章依然以语言形象生动的科普小品、知识性小品文居多,但是在体裁上,第二学段的文章比第一学段的更纯粹。以苏教版《石头书》为例,内容上,文章讲的是勘探员叔叔向川川和磊磊介绍化石的知识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内容浅显易懂;结构上,文章是按照“为什么叫作书、书上的文字是什么、读懂石头书有什么用”的逻辑来写,思路十分清晰;表达形式上,文章通过6次对话,层层推进,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学生。按课标第二学段的重点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这阶段的科学小品文就要注重体会词句的运用,体会字词在语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还要关注段内的布局,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说明性文章结构上的条理性。
第三学段的说明性文章教学已经有明确的文体意识,课标也首次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阅读要求,所以,这一阶段,常识性(平实)说明文的结构安排,表达方法、效果应当成为课堂阅读的教学重点。[2]
因此,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无论阅读的是科普文还是平实说明文(纯说明文),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文体意识,努力达成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的本质目标——读懂知识,学会运用说明性语言。同时需要注意,即使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相同,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三)促使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课程化
1.提取信息,实现说明性文章的知识价值
对于常识性(平实)说明文,提取信息相对容易,而对于科学小品文、科学故事等文艺性的说明文,提取信息、实现知识价值并不容易,这样的说明文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给教师带来种种困惑。无法辨别文体的文章,教师往往将文章作为一般性的散文(记叙文)来教,这会造成教学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现象,学生了解了文章传递的知识,却失去了应有的思维训练。而能辨别文体的文章,教师又怎能将文章作为平实性的说明文来教,否则,理性有余,审美不足,教学失去了趣味性和丰富性,甚至很容易犯知识性错误。笔者以为,还是要先提取文章信息,首先实现说明性文章的知识价值。请看一个教学课例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有哪些语句是介绍蟋蟀住宅的,把它们画出来。然后想一想这些文字分别介绍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学生马上边读边找边画)
师:找到介绍蟋蟀住宅的语句了吗?谁来说说?
生:我找到了“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师:这是介绍蟋蟀住宅哪里的特点?
生:住宅里面的特点。
师:很好。就像这样,先说你画的句子,再说说介绍的是蟋蟀住宅哪里的特点,继续。
生:“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也是住宅里面的特点。
师:(满意地点头)其他同学又找到哪些?
生:我找到了“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是住宅门口的样子。
师:好!还有吗?(尽管老师一再鼓励,可是没有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
……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找相关句子,明白了文章是分别从“选址”“外部样子”“内部结构”三个方面介绍蟋蟀住宅的。
这个过程看似零敲碎打,实际是在引领学生一步步达成“求知,提取信息”的教学目标。
2.品析语言,感受说明性文章用词严谨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朴实、简洁、缜密,总是尽可能地展示事物最本质的面貌。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是说明性文章语言的最基本特征和要求。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不难发现,作者经常使用“比较、几乎、大约、可能、据说、当时、大部分、许多、经常、偶尔”等词语来反映事物的程度、数量、范围、时间等,这些似乎模棱两可的词,反而使说明文更准确、缜密。这样的语言特点所反映或蕴含的科学思维恰恰是学生所需要,而又容易被教师教学忽视的。因此,可以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作者的用词,领悟作者的科学精神。
看教学课例:
师:(出示图文)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看图片)除了这,还有没有能够从文字中看出它的长?
生:“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这个“二十多米”也可以看出它的身体很长。
师追问:二十多米大概多长呢?(学生四处找事物,想找合适的东西进行比较)
生:我们的教室从前到后大约是……多了一个“多”字,超过了二十米,可能有二十一二米,也可能有二十四五米。
师:我明白了,加上一个 “多”字,表达上更显严谨,用词准确。(板书:准确用词)
在这段教学实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连用“像一架移动的吊桥”这个比喻和“二十多米”这个数据,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梁龙的体形很长,增添了文章的趣味。尤其是还用了“多”这个字,使得文章表达顿时有了不同。有了这个表达,作者就能客观地介绍早已消失的恐龙的样子,而这正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这也正是学生应当领悟的语言运用技巧之一。
3.领悟效果,培养生动说明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说明性文章不少,但常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是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把说明方法作为概念传授给学生并非难事,一旦学生需要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表达就不准确、不生动了。探究问题根源,一是学生不了解事物特征,二是学生不会准确表达事物特征。《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周一贯主编)第105页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说明方法的讲解,意义不在于认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怎样恰当地运用。因为,究竟用什么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往往由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决定。”[1]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不可停留在认识说明方法上,应当与具体说明对象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最终达成“领悟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学会准确选择和恰当运用”这个终极目标。
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太阳》一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太阳距离地球远、是一个巨大的星球、非常热三个方面的特点,而且描述得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那么,关于太阳的数据、可与它作比较的事物、可举的例子等内容非常多,究竟用哪些数据说明,选择怎样的事物来比较,举什么样的例子,才最容易理解,又引人注意呢?这就涉及选材的问题,这才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领悟的重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关于太阳的各种数据,让学生辨别,最终实现“要有目的地运用说明方法”的目标。课文选取了“一亿五千万千米”这个数据,举了“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样的例子,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让学生细致品味内容,深入思考,发现这些表达上的特点,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课的说明方法。如此一来,接下来的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就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三、结语
说明性课文阅读教学课程化,一要从内容上立足,明确说明性文章的文体特点,体现其阅读教学的个性价值,二要在策略上,从第一学段就开始有意识地铺垫,使阅读教学教一篇得一类,循序渐进,在第三学段逐渐达标,并构建起学生的说明性语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