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收账款管控有效措施分析

2020-03-03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账款管理制度信用

文| 王 丽

国有企业经营中通过赊销方式卖出货物、提供服务,会出现很多的应收账款,若是回收不及时将形成坏账,不仅无法增加国有企业收入,甚至还会影响其发展。为此,国有企业应加大应收账款管控的力度,保证各项资金回收的及时性,提高资金利用率,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应收账款管控存在的问题

稳增长与控两金的矛盾

结合稳增长方面的规定,国有企业必须将预算目标合理确定下来,确保在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效益。国有企业要想发展,需要选择降“两金”与降杠杆减负债等措施,而提升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其中的关键,避免其占据过多的流动资金。对国有企业应收账款与收入来说,在规模上为正向关联关系,为了增加收入的规模,必须将信用标准放宽,这样应收账款也会增多,不利于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的收入。

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在风险意识上还比较薄弱,未在信用额度、赊销限期等方面对客户作出科学的评估,表现在信用关系体系不完善、会计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在客户授予信用方面,国有企业未明确信用标准,也未建立合理的评级体系,仅仅以口头承诺为主,由工作人员主观判断,导致客户信用定级不合理。

管理制度未发挥作用

现阶段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点受到了很多领导的关注,对应收账款的系统性进行了强化。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利于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如:部分国有企业至今缺乏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机构,也未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时忽视了现金流量管理、存货管理及资金管理等内容,导致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内容众多,涉及客户建档及定期评估、设置信用标准体系、合同管理、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定期对账、及时催收应收账款等内容。因为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独立性不强,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难以保证工作衔接的有效性,不利于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加强应收账款管控的有效措施

1.增强应收账款管控意识。国有企业要想提升应收账款管控水平,需要领导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严格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让其能够全面掌握应收账款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国有企业要设置信用评级、追收应收账款等岗位,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教育,保证应收账款得到有效管控。

2.完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国有企业要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政策,构建完善的客户信用平台,掌握客户生产、效益与还款能力等信息,保证客户信用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国有企业要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将信用期限与信用标准等确定下来,若是客户信用较好,则可以提供一定回款优惠,而针对客户不能满足信用标准的情况,则无法享受信用优惠,特别是信誉度较低的客户应该纳入黑名单。

3.建设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系统。国有企业通过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为应收账款管控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便于实时了解应收账款管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第一,国有企业通过了解合作企业资金流向,科学合理评估其信用度,若其应收账款出现逾期的现象,应该及时进行沟通,必要时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保证第一时间回收应收账款。第二,国有企业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及法律顾问等应该加强合作,将自身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齐心协力解决应收账款管控中出现的问题。要全面、深入调查每个客户的资信情况,并及时在档案中记录下来,保证准确掌握客户的实际信用水平。

4.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应收账款管控,必须保证各部门合理分工、落实职责,这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设置应收账款管理委员会,人员来自于销售、财务、法务和信息等部门,将各自的具体管理职责确定下来,保证所有应收账款的回收有相应负责人,及时做好信息汇总与共享工作。财务部门要结合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确保将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整体状况反映出来,尤其是要关注重点客户。对法务部门来说,则需要对客户进行实时跟踪,了解其合同执行是否到位。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完善应收账款报告制度,将实收账款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若是应收账款过了期限,则需要将该信息传递至相关部门。要发挥出应收账款预警机制的作用,对客户信用等级与信用额度作出实时调整,为国有企业提升应收账款回收率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总之,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必然存在应收账款,需要各级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力度,最大限度消除经营上的风险,保证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账款管理制度信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