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企业营改增后税收成本管理
2020-03-03高向忠
文| 高向忠
据统计,自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企业并未全面实现纳税负担降低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营改增推行时间较短,效果未能稳定显现。然而,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但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建筑业才会逐步适应营改增政策所带来的改变。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所受到的影响
1.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影响。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成本直接计入企业的成本当中,因此在材料采购环节建筑企业势必会进行材料价格的选择,以降低采购成本,然而材料质量却难以得到保证。营改增政策推行后,材料被纳入到增值税范围,建筑企业可以与正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从而获得增值税发票并进行采购材料采购成本的抵扣,不仅提高了正规材料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也有效提升了建筑企业所采购材料的质量,增进了建筑领域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实现了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
2.对劳务成本的影响。劳动成本在建筑企业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因此合理进行劳动市场的规范,确保劳动费用的合理支出,可以增强市场上劳动力的稳定性。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市场机制得以落实,只有正规企业才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整治了不法企业抵扣增值税发票的乱象,有效避免了不法行为的出现,使企业用工更加合法,对建筑企业及业主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维护效果。
3.对企业纳税负担的影响。营改增政策推行后,企业不必重复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可以实现纳税负担的有效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营改增之前,采购的工程材料中如已进行过增值税缴纳,就不可再进行营业税的抵扣,因此需要缴纳双重的税金,企业的纳税成本较高。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企业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部分抵扣,减少了重复纳税,企业所需缴纳的税金得以大大削减。
4.对非法分包与转包现象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有效遏制了违法转包以及挂靠现象的频繁发生,有效保障了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建筑行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增强税务部门对纳税企业的有效监控,仅通过对资金流的监管,就可以有效减少非法分包现象的出现。因此,建筑企业应意识到政策变化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强化对政策的理解与应用,进而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提升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效果的可行性措施
1.提高成本管理的规范性。建筑企业应制定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成本预算,合理进行资金的控制并强化对材料采购的监管,提升合同管理效果。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对各个供应商的材料价格进行严格的比对并进行采购洽谈,建立与培养增值税抵扣意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抵扣比率的提升,有效降低企业所缴纳的税金额度,进而实现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要对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成本管控,建立成本管理台账,对实际产生的成本与预期成本间产生的差异进行合理分析与判断,及时进行税收凭证的收集并提高凭据的合法性,并对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转变成本管理方式。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依据,合理进行自身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将成本管理责任细分到人,建立单独的监督部门,确保人力及资源成本的合理管控。
同时,建筑企业应将财务部所担负的成本管理责任分摊至市场运营、材料采购以及工程管理等多个部门,对各部门的涉税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实现企业纳税额的有效控制。
此外,企业应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进行成本管理方式的更新与优化,杜绝非法分包与挂靠现象,提高经营过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明确具体的流程,整合所有资源并合理进行资源的分配,确保增值税的进项额度可以与企业的成本相一致。
3.强化政策理解,加强会计核算应用。企业应以政策的转变为依据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明确成本管理与控制流程,消除营改增对企业税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强化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与应用,确保会计核算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此促进企业建筑企业的资金流通效率。
结语
建筑企业应正确看待营改增对企业税收所带来的影响,从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入手,促进成本管理方式的转变,强化会计核算效果,以营改增政策作为企业内控效果提升的主要方式,加速企业的转型成功,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以使建筑企业得以更加稳定与持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