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03文|时红
文| 时 红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事业单位实施发展战略、做出重大决策的基础。但在实际规划和应用中,人力资源规划常出现规划与战略目标不一致、规划实施受限制等问题,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欠佳。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本依据。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事业单位来讲,没有合理的规划,例如员工的供求、岗位职责、工作变动等,很难正常有序的展开工作。人力资源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文化理念,因此,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了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正常进行。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及时客观的分析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的不足,从而明确具体的发展要求,并持续推进发展,避免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挖掘员工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建立员工和组织发展相一致的目标,实现员工价值和单位价值的双赢。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需要科学、系统分析,全面布局、循序渐进,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缺少先进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长期处于宽松的管理模式下,导致人力资源规划方式不具体,核心工作只体现在人员薪酬的统计发放上,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虽然已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使事业单位从结构体系到服务意识都有了根木的转变,但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性差,再加上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人力资源规划仍存在传统的、原有的人力资源规划的诸多问题,没有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大多事业单位普遍习惯照搬其他部门企业的规划方式,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自主性差。(2)规划脱离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是指其发展的战略目标。一般来说,战略目标更偏重于单位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应不断明确近期、中期及长期目标。但由于事业单位目标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再加上受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影响,就导致事业单位会忽略目标的制定,从而使相关的计划,比如人力资源规划渐渐脱离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3)规划实施受限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化原因,导致人力资源规划受限制,具体表现在,考核评价体系形式化。为方便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一般都会制定考核制度,但实施情况得不到保障。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所以考核制度也应有所差异,但在实际应用中,事业单位为简化实施操作,导致所有部门的考核制度都非常类似,从而丧失了实施考核制度的意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首先,事业单位要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可通过宣讲的方式加强人员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从而形成强大的合作力。在此基础上,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先从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开始。在要不断的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规划理念的同时,总结其优点,再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模式引入,从而提高自身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完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要确保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考核体系,其可包括业绩、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等考核指标,并建立反馈评价体系,从而逐渐健全考核体系,加强整改措施。(3)注重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之前,要充分了解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结合先进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制定符合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尤其要重视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若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较弱,就会导致员工消极对待工作,甚至敷衍,或由于主观意识强,导致考核结果不客观、不公平,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整体实施情况。
结语
对事业单位而言,依靠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为自身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事业单位应积极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从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保证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并逐渐完善考核体系,激发全体员工的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