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与国家粮食安全

2020-03-03姜长青

古今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陈云粮食进口

姜长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1993年5月25日陈云在住所会见青浦县及练塘镇党政负责人,谈话中指出: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抓好。有粮吃与要粮吃味道不一样,有粮吃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一、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战胜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粮食困难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大了对根据地的打击。国民党1940年10月起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同时对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实行敌视和封锁政策,这给边区军民带来很大困难,边区财经形势十分困难。

1941年、1942年由于日本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实施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遭受了严重损失,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这也成为抗日根据地军民最为艰苦的年份。毛泽东对这种困难曾经说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对于这种困难,毛泽东的态度非常明确,他指出,“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中国共产党人当时采取了两项有重大意义的决策,一项是接受李鼎铭的建议,在边区实施精兵简政的政策,另一项是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关于精兵简政,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指出: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在这次精兵简政中,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关于发展经济,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当党政干部也都下乡帮助农民订生产计划,部队也发动起来开荒发展生产。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开荒种田,保障了部队和人民的供给。1944年陈云调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边区的财经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边区政府还通过商业和金融活动,稳定了边区的物价,保障了边区军民的正常生活。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由1941年的1 213.216 9万亩增加到1945年的1 425.614 4万亩,粮食产量也大幅增长。陈云延安时期曾担任西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对边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精心指导。

(二)建国初期的棉粮之战使新中国控制住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外矛盾叠加。经济方面突出表现为粮食等生活物资短缺,通货膨胀严重,在大城市问题尤为突出。从1949年6月中旬到7月下旬的一个多月中,上海的投机资本制造恐慌,操纵大米价格大涨,粮食价格是基础价格,在物价体系中具有中心位置。上海米价短时期内猛涨4倍,纱价上涨1倍,引起了百姓的恐慌。7月平均物价比6月上涨1.8倍。如果任由上海物价上涨将危机全国形势。

陈云1949年7月27日到上海,并在上海召开了财经会议,当时国内五个大区财经领导都出席了会议。陈云指出抓住“两白一黑”(即大米、纱布、煤炭)是解决上海问题和稳定全国物价的关键。“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在农村主要靠纱布。”陈云在权衡各种利害关系后作出了从外地调配粮食支援上海的决策,大量粮食调往上海,打破了粮价上涨的预期,通货膨胀得以平息。

中国恶性的通货膨胀基本上得到控制。粮价稳定,物价才能稳定。陈云于1951年6月13日在给黄克诚、王首道并中南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粮价稳定是物价稳定的关键》一封电报中,针对建国初期粮食供应偏紧的状况,指出:“粮价稳定是一切稳定的关键,此关一破,有全局难收之险。”对于这次粮食工作中的胜利,1977年6月19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搞四个现代化,农业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农业不过关,工业就跑不快。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粮食稳住了,其他都能稳住;粮食一涨价,其他都要涨。开始不大懂这个道理。全国解放前夜,我到上海,那时物价还在上涨。我们研究后,从各处调来粮食,物价就逐渐稳定了。

(三)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困局与教训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不仅不能满足城市和工业建设的需要,农民自己也严重缺粮。1960年的粮食产量跌到14 385万吨,只比1951年的产量多了16万吨,但这时全国人口却增加了近千万,这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大幅减少。大跃进的推进,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在粮食统购统销体制下,意味着城市粮食销量也大大增加。粮食分配在城乡之间形成了更大的不平衡。1960年同 1957年相比,城乡人均粮食消费减少了19.4%,结果是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如“最严重的地区是河南信阳,有的公社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国家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调整,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和重工业,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1961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作了《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的讲话,总结了建国以来几次粮食供给危机的教训,指出:“农村能有多少剩余产品拿到城市,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的规模才能搞多大。其中关键是粮食。”“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好转了,工业和其他方面才会好转。所以,工业不能挤农业,城市不能挤农村,而要让农业,让农村”。通过大规模的经济调整,采取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精简城市人口、进口粮食等措施,终于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并渡过了难关,而获得足够的粮食正是此次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基础。

1990年6月陈云同志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动员城市两千万人下乡;二是回笼货币六十亿元。那时解决粮食紧张的办法有四条:一是调整农村政策;二是工业支援农业,三是进口粮食,四是动员城市人口下乡。

二、陈云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粮食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的工作。……粮食工作极为重要,它决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

(一)重视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增加粮食产量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如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至关重要。作为长期主持中国财经工作的领导人,陈云对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陈云明确指出:“增加生产是解决供不应求问题的根本办法。”“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条是根本大计。”1957年7、8月间关于合理调整粮食供销矛盾的讲话中,他又指出“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用什么办法增产粮食呢?

陈云在1957年9月11日《探索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陈云指出:“第一个想到的是养猪积肥,即养猪积粪,积粪肥田,肥田增产,增产又可以增加饲料。第二是水的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见效的。第三个是开荒。中国荒地开始说有5亿亩,后来说有12亿亩,到现在落实的只有8亿亩,其中能开的有4亿亩,还有4亿亩还不好开。所以增产粮食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化学,一条是水利。”

1957年9月24日,陈云在党的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题为《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的讲话指出:“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化学肥料,这是农业增产的最快、最重要的一条。”他在会议上还指出,“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我看建设是不稳固的。”在经济调整初期的1961年5月16日,陈云给中央递交了《加速发展氮肥工业》的报告,报告把加速发展氮肥工业列为工业支援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对中国粮食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1960年10月19日陈云在听取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汇报时指出,中国粮食增产的道路应该是这样一个公式:化肥-粮食-饲养-拉粪(有机肥料)-粮食。粮多,猪多;猪多,肥多;肥多,粮多。拖拉机也是个重要条件,可以解决农村运输问题。而且,地翻不好,种不好,管理得再好也不行。此后,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很关注。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上,陈云在东北组会上发言指出,要把农业放在必要位置上。对农轻重的次序,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没有这样摆。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对农业搞上去要费相当劲儿的认识,不一定一致。报上讲到要建设工业省,却很少听到要建设工业农业省。中国的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中还要有一部分种植经济作物。美国人口少,土地多,气候好。苏联的土地比我们多。我们前几年每年要进口四五百万吨粮食,今年还要进口七百多万吨,因此首要目标应是减少一些进口。即使今后粮食产量达到八千亿斤,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均水平比起国外来说也还是低的。要把农业搞好,除开展学大寨运动外,还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南水北调、建设商品粮基地、增加农业投资等等。

对于中国粮食生产的规律,经过长期的观察,陈云有自己的见解。1988年5月12日陈云接见浙江省领导人时指出:我们这些人在世时,粮食过不了关。我国人口多,土地少,要达到一万亿斤粮食,每年需要增加一百六十亿斤,不容易。中国的粮食,十年之中估计是平平丰,平平灾,平平平。过去讲以丰补歉,但一九八四年一丰收,就觉得粮食过关了。1985年我敲了敲警钟:“无粮不稳”。下一代人如果在科学上没有突破,粮食也很难过关。这个问题是关键。

(二)正确处理工农产业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等方面的贡献,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1957年1月陈云在《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同年7、8月他在关于《合理调整粮食供销矛盾》的讲话中指出:“粮食是稳定物价最重要的一种物资,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物资,没有粮食就不能建设。”

农民是粮食的生产主体,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粮食增产的根本举措,如果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要想使粮食过关是不可能的。陈云认为解决粮食问题,其中关健的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发挥农民种粮积极性。1955年2月陈云在全国财经会议上作关于粮食工作的讲话时指出:“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紧张了,各种工作就一定紧张,同农民的关系也就必然紧张。”

1957年9月6日陈云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报告指出:统购统销是国家对粮食的一种分配,要照顾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粮食是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的最重要物资。讲市场是否稳定,主要是指粮食局势和粮价是否稳定。粮食工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节约使用同敞开来吃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粮食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方面要求群众不要敞开吃、敞开用,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农民大体够吃够用。因此,粮食工作必然是个广泛的、艰巨的群众工作。

1961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指出: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粮食紧张问题,“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根本的”,“政策问题不解决,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其他的措施再多,农业生产也上不去”。但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

陈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根本的问题是贯彻好政策。毛主席讲的三级所有制,五年不变。现在看来,这条政策真正贯彻下去,并不那么容易。这一条政策不确定下来就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经过1963-1965三年调整之后,国民经济失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工业与农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和工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之后,中国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一直非常的重视,农业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国内的需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农业领域开始的。改革开放伊始陈云在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注意粮食。……粮食一定要有人管,这是周总理早已定了的。我看这个问题要注意。钢铁是硬的,我看粮食更硬。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对农民增收、推进国家城市化进程都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

1984年中国粮食出现了大丰收,粮食产量超过4亿吨,国内出现了对粮食生产不够重视的情况。1985年9月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针对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出现的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告诫全党说:“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天超过了‘无农不稳’。加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陈云进一步阐述了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是一大经济问题,更是一大政治问题。

1988年10月8日陈云同赵紫阳谈话时指出: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十亿人民要吃饭,农民种地卖粮给国家,天经地义。现在相当大一批农民搞乡镇企业,买粮吃,不能小看。对乡镇企业要积极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谈话中,陈云对耕地质量非常关心,他指出:种田必须养地,承包工交企业的必须确保设备完好率。化肥用得越多,土地越瘦。必须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研究和解决农民不重视农家肥的问题。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为了完成承包数,硬拼设备。近年来安全事故增多,恐怕与此有关。现在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掠夺式使用资源的倾向,应当引起重视。

(三)正确处理粮食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1951年2月3日陈云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扩大会上讲话时回顾中国粮食进口的历史时指出:从大清帝国、北洋军阀到蒋介石,一连三代,进口货都是以粮、棉为主。美帝国主义说,没有他们的粮食,我们便不能生存。现在,我们把东北、西南等地的余粮运出来,解决了大城市解放后的吃粮问题。今年仅东北就有余粮五百万吨,等于历史上进口最多年份两年的进口量。只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荒年的粮食困难就能解决。对于农产品的出口问题,1955年10月7日,陈云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言指出: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部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重点是重工业,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农业生产不仅要供应全国人民的粮食,而且工业设备和建设器材所需的外汇,绝大部分是出口农产品换来的;用农产品作原料的工业品,又占目前国家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农村经济发展了,也扩大了我国工业品的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60年,中国一直是粮食净出口国,粮食等农产品的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和其他物资。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大量减产,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为了缓解国内粮食供应压力,国内有关部门开始寻求从国外进口粮食。1960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对陈云进口粮食意见表示赞成。时任粮食部领导的杨少桥回忆说:“进口粮食这个措施是我们当时不敢设想的,当时一些人认为吃进口粮是修正主义。决定进口粮食是由陈云同志提出、总理同意的,可能总理也跟主席讲了,并且很快就决定了。从决定进口到第一船进口粮运到天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可见事情办得是很果断很迅速的。”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从1961年到1964年,中国粮食进口400亿斤,吃了200亿斤,80亿斤出口支援别的国家和做生意,还有120亿斤储备。进口的这些粮食是刀口上的粮食,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中央掌握和配置的大宗粮源,在粮食的调度和调剂方面起到了救急的作用,保障了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的粮食供应,遏制了全国范围内粮食问题的扩散,稳定了民心和社会形势。

陈云等还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形势,利用各种粮食价格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1973年至1974年,通过出口大米换取小麦的办法增添国内粮食库存,对此,1974年7月陈云同外贸部负责人谈外贸问题时指出:用出口大米换进口小麦应作为一个方针定下来,至少要换三年,用以增加粮食库存。这样搞起码可以抵御两到三年歉收,从而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经济问题提出的5点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在三五年内每年进口粮食2000万吨。他说:“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了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7亿多人口稳住了,天下就大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粮食产量增加很快。另外中国通过进口粮食,减轻农民粮食生产压力,为经济作物的种植争取了机会。农业改革的成功,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粮食储备,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储备应不时之需。中国人口多,粮食生产又受季节气候影响比较大,粮食储备是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事件的根本储备。早在1951年陈云就提出,由于我们国家幅员广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因此,需要“我们在粮食方面要做一点保险工作。那末,要存多少粮食呢?有100亿斤粮食在手里就大体可以了。”并签发中财委《关于及时加强公粮保管以防霉变的指示》。

我国建国粮食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大都是因为粮食库存不足造成的。 1957年 7月16-20日陈云同李先念主持全国粮食会议时,对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说明,指出:国家的粮食库存要能够应付两个灾年,做到了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稳定的。当然,问题不仅仅在于是否需要准备两年的库存,主要还在于粮食增产问题有没有出路。17日,在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粮食问题的几点意见后又指出:粮食出了乱子全局就要乱,统一购销统一调度的制度不能轻易改变。在会议结束作简要总结时,指出:在粮食增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的技术改造没有完成以前,要渡过粮食工作的困难,必须在坚持统购统销的政策下实行以丰补歉的方针。丰年增加粮食收入是重要的,但控制销售更重要。因为,丰年、平年和灾年之间粮食收入数量的差别不大,而库存的增减同粮食的多销少销关系很大。要做到以丰补歉,一方面要适当多收,一方面要少销,而且,少销应该重于多收。

1982年 11月 16日,陈云再次对粮食储备进行了强调:“如果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一旦城市用粮接不上,哪怕断三天,就会闹乱子。因此,我们必须在粮食问题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陈云粮食安全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吃饭、穿衣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生活。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才会有生产积极性。粮食问题绝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年,全国的粮食产量只有1.131 8亿吨,人均占有粮食为418斤左右。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而导致的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更是让人痛心。今天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是须臾不能放松。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 277亿斤,比上年增加119亿斤,增产0.9%,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在6亿吨以上。但是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粮食的需求也将扩大。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总量是很大的。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 046万吨,累计进口大豆8 803万吨。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 785.1万吨,进口大豆8 851.1万吨,较2018年下降9.2%。大豆的大量进口,可以腾出来大量耕地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但这是建立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正常的基础上,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大豆价格大幅上升或者进口大豆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国内的供应,国内被迫拿出很大部分的耕地用于大豆的生产,这也对国内粮食安全提出了挑战。

其次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必然产物。但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却要认真把握城市化的度,认真处理城市化所引起的各类产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本,农业的土地、劳动力和产品等大量用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二是中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后,通过出口工业品换取外汇,然后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从而降低了本地的粮食自给率,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如果较低的话,也会一定程度上压低国内农民的收入。

土地利用的城市化引起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大幅下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耕地减少等因素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都是压力。耕地面积减少也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人均耕地占有量临界线为0.053公顷。现阶段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中国确定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这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证,耕地资源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粮食生产当前仍依靠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因此一定要确保耕地数量,守住耕地生命线,并将此作为国策来实施。确保耕地数量的同时,必须提高耕地质量。对于有利用价值的荒地也应加以开垦,而对于抛荒的农业用地则更应及时加以复垦。要保护粮食安全,就必须保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特别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这也是做好粮食工作的根本立足点。

再次要重视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后备物质力量,是粮食商品流通宏观调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关键时刻,要依靠粮食储备来平抑市场,满足供应。1979年3月25日陈云主持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注意粮食工作。过去,粮食周转库存降到三百六十亿斤就要发警报,现在的警戒线是四百六十亿斤。钢铁是硬的,粮食更硬。一方面地方不要靠中央,一方面中央手里还要抓一点粮食。中国国家储备体系自1990年代建立以来,发挥了稳定市场保障供应的重要职能。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粮食储备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合理使用和调配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比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根据国家和地方粮食总体流通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建立健全地方和农村粮食储备,形成中央、地方和粮食产区等多层次的储备体系,以满足特定条件下粮食高效科学合理配置的需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粮食问题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切实做到在粮食问题上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陈云粮食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我的粮食梦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