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0-03-03韩福丽
相 梅,于 伟,韩福丽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民俗文化高度凝练了一个民族或者社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烙印,是开启地域性文化认知大门的钥匙。作为群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介质,其内在价值不仅存在于一个群体的内部空间中,也同样存在于跨文化群体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将民俗文化功能运用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过程中,有助于促进留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交往,不断增强留学生跨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消解文化适应障碍,帮助留学生跨越陌生文化界面的鸿沟,尽早融入异国他乡的生活学习中。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日常渗透力与基础性作用,让留学生在情感升华与民族理解中实现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1 民俗文化意涵及其文化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在不断的继承并发扬中形成了区域文化特质。民俗文化意涵是区域群体文化内涵的传递形式与重要载体,积淀着区域最深邃的信仰追求,包含着民族自身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是内生性的,对区域群体或者外来群体的渗透与影响具有基础性、宽泛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潜在的作用力,仿佛是一种超自然力量,调适着存在其中的各类群体〔1〕。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是群体的情感趋向,也是最能体现民族的归属感。民俗文化内隐层面的道德标准、存在范式具有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通过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维系着社会生活的稳定,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贴近亲近。
随着人类跨文化交往的频繁化与常态化,民俗文化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媒介作用不断凸显出来,通过易感的方式将区域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清晰地表达出来,激起留学生情感感应,使留学生的情感与生命在文化体验中得到升华,将本我与广阔无垠的世界命运共同体自觉关联,从超越时空的历史顿悟中获得自我身份的体认,最大限度达到文化认同。例如东北吉林满族传统的绣品文化,以民间刺绣的方式囊括了宗教信仰、花鸟虫鱼、渔民生活等多内容,传递着满族萨满神话、满族崇鹊神话、崇鹿习俗等东北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并且每个刺绣背后都蕴含着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与祭祀习俗〔2〕。又或者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多民族歌谣的传承与交相辉映,诀术歌的一种精神寄托,节令歌的规律性、经验性,礼俗歌社会教化功能,祭典歌的极尽渲染,等等无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着地域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的风貌,留学生通过认知这些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读懂民族特性与文化底蕴,对于文化认同与跨文化适应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2 民俗文化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的内在价值
作为一种社会凝聚力量,民俗文化延缓、削弱社会整合的进度。这种缓冲机制不会粗暴的将所有成员用无形的纤绳束缚在一起,而是渐进式地推动外来人跨文化参与的进程。
2.1 有利于深入了解异域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核心思想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弥足珍贵的特色文化资源,可以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供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减缓思想意识形态界面排斥带来的波动、异化和不确定性。毋庸置疑,民俗文化是留学生了解异域文化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理解适应当地文化的凭藉和基础。其间蕴含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等民俗精神特质,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供了精神支持。民俗文化折射的是社会发展的脉络轨迹,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融合,影响着区域群体社会行为,抑制着社会阶层波动与冲突,有利于留学生深入了解异域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核心思想。民俗文化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诠释了文化场域内部的约定俗成,有助于留学生通过形象性的符号语象认知潜藏在符号之后的文化语域,从而帮助留学生转化主客体关系,创造适应自身生存、发展的文化语境与精神资源〔3〕。
2.2 有利于引导留学生树立理性的跨文化融入态度
留学生进入异国他乡学习生活,面对的是自己不熟悉的文化标识与语言符号,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因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无力感,思想上逐渐会形成自我封闭与非理性思维方式。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思想融合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动态过程。民俗文化融入是了解当地社会风土人情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消解地域差异带来的思想隔阂,引导留学生理性看待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提高留学生主动适应异国他乡生活的积极性与坚韧性。民俗文化是留学生进行跨文化融入的切口,是地域历史风俗的凝缩,是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类型化与模式化的传达方式,可以“中和”复杂多样的个体属性,避免发生以偏概全的异化,帮助留学生对文化形成整体形貌的认知理解,由此文化融入的整全性才会渐渐得以呈现。
2.3 有利于渐进式增进留学生跨文化参与进程
作为一种社会凝聚力量,民俗文化延缓、削弱社会整合的进度。这种缓冲机制不会粗暴的将所有成员用无形的纤绳束缚在一起,而是渐进式地推动外来人跨文化参与的进程。民俗文化的跨文化适应缓冲功能深层次的隐含于地域风俗生活之中,抽象意义上体现出的是彼此融汇的时间流动性、物质消耗性。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必然与活态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倘若这样的互动式的社会存在出现阻断或者缺失,那么民俗文化的渐进式适应功能将不会有效发挥。只有在正常的可以触摸的碰撞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潜移默化的功能效应才可能显现出来,用实际的适应成效,彰显确实存在的融合功能。比如在东北文化中,原住民文化糅合了不同地域的外来文化,促进了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相辅相成,体现出文化包容的深度与广度,而这样的异质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吸收,完成文化发展的推陈出新,螺旋式上升,也是在东北地区区域社会转型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现的〔4〕。
3 民俗文化作用于留学生跨文化实践的内在机理
民俗文化的社会属性重在情感意义上的民族理解,对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目标都赋予影响意义,旨归是拓展留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其不会囿于眼光狭隘的文化视域,促进跨文化情感包容。民俗文化是符号象征的建构,是技艺与印记,留学生通过个人的文化体验,于无形之中将本我和异域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情感上对过往的眷念还是思想上对未来的憧憬,都带有文化质料层面的柔软,不再是冰冷的纯粹的社会生存意义,摈弃了碎片化的存在感知,民俗文化则切中肯綮地有着一种跨文化整合性的自我认知认同提升功能。
3.1 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体验中引导留学生文化身份重构
民俗文化传递着一种价值导向,集中表达的是群体思想、生活方式和精神实质,一定程度上赋予留学生跨文化日常适应实践建构意义,激发着文化身份重构的行动动力。民俗文化是符号象征的建构,是技艺与印记,留学生通过个人的文化体验,于无形之中将本我和异域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真实的或者虚空的,冥想的或者实际的,思想上的融入与体悟,来自意识形态领域暗示性的力量打破已有的情感固化,引导着文化身份的交融与重构。比如东北满族民俗文化中服饰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媒介性的表达,满族古肃慎人的貂毛织布,挹娄人的桑麻服饰,女真人的袍、褙子、束腰带,清朝时期的旗袍、马褂等,背后均隐含的一定的民俗文化意蕴,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分析与解释包含其中,从满族服饰文化这样一个切口可以窥视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发展,传承发扬的历史缩影〔5〕。留学生通过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必然被博大精深的东北民俗文化所深深折服,激发文化上融合参与倾向,完成文化身份的重构。
3.2 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体验中完善留学生自我认知认同
民俗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仪式,通过一种看似重复循环的身体体验,促使留学生在一种跨文化界面上,使远在故乡的思绪和情愫得到身心合一的回归与融合。在此意义上,异域的陌生对留学生而言,是可以跨越的鸿沟,民俗文化对留学生而言是具有现实积极意义的,其内生存在的群体分立反作用力,抵制了不同群体的社会分化趋势,缔结了不同群体相互融合的纽带,衔接了留学生思想深处的过往与未来。或者可以认为,民俗文化对留学生的作用是一种记忆的消解,是一种跨文化自我认同。这样的自我认知认同协调机制可以直接通向未来的异域文化生活中,或者投射到勇于面对未来的信心中。由此通过民俗文化的先行介入帮助留学生形成对异国他乡文化整全性的体认。
3.3 民俗文化促进留学生跨文化情感包容与民族理解
民俗文化的社会属性重在情感意义上的民族理解,对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目标都赋予影响意义,旨归是延展留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其不会囿于眼光狭隘的文化视域,促进跨文化情感包容。对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无论是面对怎样的一种文化境遇,民族理解都是第一位的,因为理解群体中的人需要首先理解群体所在,及其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民俗文化为解决理解层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情感意识层面的包容升华,实现了民族超越性认知达到的一种可能性路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深知在广博的人类社会中不仅有本我的存在,还同样有他民族的存在,并且正是基于二者的差异而存在彼此异样的风采,这样的差异为多民族相互交流、互惠互动提供了可能。因此,民俗文化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情感与心灵的治愈,或者更为抽象意义上的朝圣之旅,民族理解之旅。
4 完善民俗文化促进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建议
新形势下需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民俗文化传递形式与表达方式让留学生内心深处唤起一种情感共鸣,有助于留学生从异域文化中感知多重性的民族理解之光。需要增强民俗文化大众化、多元化、生活化发展维度,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寻求与社会大众生活相融合,消解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的陌生感,提升留学生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融入内涵,进一步完善民俗文化促进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功能。
4.1 增强民俗文化的生活旨趣功能和亲和力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强劲的跨文化适应感召力改变着留学生的文化身份重构与自我认知,增强民俗文化的生活旨趣与亲和力可以让这样的感召力获得社会关系的支撑。深入发掘民俗文化的大众生活价值与社会公共维度,将留学生个体的情感包容和精神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寻求,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进程赋予生活旨趣与公共意蕴对于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功能,促进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现代留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进一步将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建立在坚实的个体生活根基之上,寻求富有生活气息特色的跨文化融合机制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以期增强民俗文化的亲和力。通过民俗文化意蕴与生活旨趣的融合,从而彰显民俗文化在充裕留学生闲暇时间、丰富留学生精神生活中的积极引导意义。因此,必须增强民俗文化多元化、生活化发展维度,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寻求与社会大众生活相融合,消解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的陌生感,提升留学生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融入内涵,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多元创新与留学生个体跨文化适应相得益彰。
4.2 注重灵活多样的民俗文化传递形式与表达方式
民俗文化的传递表达需要借助相应的载体实现,传播的效果与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渠道的搭建。伴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传递形式与表达方式也应该更加的丰富化、便捷化,情感交流的渠道也应该更加的可以自主选择,因此可以通过多方的努力创建多功能、多角度的交流平台,向留学生推广民俗文化,激发留学生主动探寻民俗文化的兴趣,致力于引导留学生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中来。例如微信民俗文化的引入,可以让留学生随时随地的体验民俗文化,发表自己的心灵感受,分享自己的认知见解,形成即时的交流互动。同样“大数据”的搜索功能提高了民俗文化熟悉的效率,减少了留学生获取信息的成本。同样,民俗文化节、文化论坛、艺术节、文化讲堂等形式也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互动〔6〕。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艺术载体更加地能在留学生内心深处唤起一种情感共鸣,有助于留学生从异域文化中感知多重性的民族理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