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03麻可
麻 可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艺术设计行业需求侧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样的培养模式有效化解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精准性地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育人导向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设计产业的科学化发展。产教融合的有效衔接既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产业化,又是艺术设计行业人力资源要素需求的教育化,是融合了艺术设计教育资源与行业社会产业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集教学性与产业性协同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高效培养方式。产教融合一体化的培养方式作为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素养,帮助学生获取现代化的艺术设计科学原理;另一方面,通过充分运用行业产业资源,促使学校与艺术设计行业部门通力合作,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参与实践性的学习训练,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验证,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领。建构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等多主体的顶层设计指导与政策保障,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产业部门的协同培养积极性,使得艺术设计行业组织能够重视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多维度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流程再造,能够有效优化高校与行业组织之间的资源配置,整合多方面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各链条上的资源禀赋优势,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校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应用,高校可以准确地为行业产业部门输送匹配的人力资源要素,提高艺术设计人才供给的社会效益;企业在产教融合的协同发展中,实现产业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得到优化提高,企业并且能够获取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与化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真正实现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发展协同共赢的局面。
1 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内涵诠释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是指由高校、产业组织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成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里,高校作为培养主体,具有中间纽带的重要作用,产业组织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特征协同参与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共同体中,多主体同心协力致力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活动。按照产教融合内在的运行机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机体严格执行培养规则,在约定的框架下履行人才培养义务,并根据规则享受相应的培养权益。高校作为产教融合的统筹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对接协调职能,需要充分运用资源为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创造机会和条件,需要深入整合艺术设计产业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艺术设计技能的培养。
产教融合是深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模式的建构,不仅有利于整合行业产业资源,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而且有助于产教融合各主体在更高的层次界面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更加宽泛的范围内实现互利共赢。新形势下,互联网科技、大数据云平台、新材料等科技革命对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艺术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供给。但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培养设置与行业产业需求脱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艺术设计职业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难以符合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艺术设计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校企合作中出现的瓶颈和障碍,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暴露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因此,加强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探索有效的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保障、管理、运行、评价、反馈等协同机制,运用个性化的产教融合模式打造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升级版是解决当下问题的重要策略,也是深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产教融合是提升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使得职业教育与生产力发展达到理想的结合,通过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导师团队、艺术设计专业科学规划建设、艺术设计课程内容优化、艺术设计行业标准与学科体系标准深度融合等,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型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能够使得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设计产业发展要求,始终与行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始终遵循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多维度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外部推动力与内部凝聚力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育人共同体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快速调适人才培养方式,促使人才培养最大限度适应行业社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能够更好的挖掘宏观政策支持、获取微观教育体制机制的保障补给,多角度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艺术设计行业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消解传统人才培养中的高分低能弊端,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传授与行业应用实践始终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院校办学水平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深层次实现教育服务社会,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无缝对接的最佳方式。
2 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方式的现状与不足
从当前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的培养现状来看,以政、企、校等各类主体的内在需求为契合点,按照彼此之间的协同分工,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融合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高校与艺术设计行业部门联合办学、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企业依托高校进行技术研发等。此外,随着艺术设计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校为技术进步依托载体,聚焦艺术设计行业开展专业化的咨询与服务。高技能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日渐突出,对产教融合的层次与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目前融合模式的现实情况,合作依然停留在浅层表面,未能真正形成艺术设计人才育人联盟,且缺乏一定的激励保障机制。
缺乏刚性保障机制,协同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流于形式。虽然高校与行业部门都会根据艺术设计人才协同培育签订一定的合作协议,但是协议内容往往较为空洞,对融合过程的机制体制、具体的企业责任与义务,以及培养后期预期能够达到的效果往往鲜有较为明确的说明。在整个培育过程中,缺乏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特色监督与个性化管理。因此,融合培养的效果往往会偏离初始的协同合作预期。缺乏具体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责权约束与刚性保障机制,使得产教双方无法维系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的融合模式大多数是短暂的、流于形式的、亚健康的,所以很难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在深层次产教融合内涵。并且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框架协议,容易导致融合监督机制失灵,带来国家扶持职业教育政策的效果缺失〔2〕。政府在促进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效果悬空,相应的会导致资金投入方向偏离,各种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使得参与协同培养的行业企业不能得到真正实惠。如此难以长期维系的保障机制会导致产教融合实质性的合作夭折,打击各主体协同合作的信心,从而使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不能顺利的开展。
企业缺乏融合动力,协同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积极性不高。高校过度关注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为行业企业服务能力的辐射带动,导致艺术设计人才的培育与产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育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淡薄,为行业企业提供支持的实力不强,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导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能持久有效开展,这样会挫伤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的参与意识与培养责任意识欠缺,导致产教双方协同嵌入的动力不足。目前,绝大多数的融合模式都是高校单方面启动,行业企业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同机制中。即使参与其中,在合作过程中容易处于被动局面,不能够尽到产教融合内在所要求的行业企业责任与义务。由于产教融合各主体合作不深入,往往会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合作不协调的现象,长期中难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协同有机体。只有高校与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合作事项,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化解潜在的矛盾,防范可能产生的合作风险,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过程中出现两败俱伤的困境。当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探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划和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点,充分尊重与保障行业企业的协同主体地位与利益诉求,扭转行业企业在具体的融合个案中的消极被动态势,增强行业企业参与到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中的吸引力与积极性,确保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向深层次、宽领域合作方向不断发展。
3 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的探索
伴随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断上升,高校与行业企业需要重塑产教融合协同培育理念,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中的积极作用,增强理念创新意识。高校应当努力与行业企业对接合作,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为载体组建具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的产教融合体系,不断追赶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产教融合思路与理念,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用过硬的教育能力为产教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
构建科学的系统体系,提升行业企业服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能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内涵的提升与质量的提高与产教融合是紧密相联的,行业企业肩负着应用型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应当将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作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通过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创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作用,使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3〕。为促进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行业企业的协同培育是不可或缺的,行业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是有效开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当真诚努力与行业企业对接合作,组建具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的产教融合体系,不断追赶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产教融合思路与理念,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用过硬的教育能力为产教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育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基于产教融合视域培养应用型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伴随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断上升,高校与行业企业需要重塑产教融合协同培育理念,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中的积极作用,增强理念创新意识,主动参与产教融合培养活动,尽心承担产教融合协同培育艺术设计人才模式下的相应职责,统筹做好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工作,为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积极的贡献。产业部门可以通过引企入校、厂中校等产教融合方式全程协同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让艺术设计行业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特色,辅助高校开设具有艺术设计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的育人模式,转变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形成学生和学徒双重内涵身份体认。产教融合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具有内在的运行机理与培养标准体系,这样的内在价值意蕴能够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程度和生产经营状态,真实的感知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意识〔4〕。在具体的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需要创新思想理念,组织优秀的行业专家与高技能人才到高校开展现场示范教学,行业企业也需要为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实训学习体验,通过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4 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的实践
艺术设计人才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将高校与行业企业进行组合,也不是机械化的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步骤培养,而是政校企各主体之间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形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链上的优势互补,生成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人才协同培育模式。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内涵与外延,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是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特色与创新所在,也是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明晰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目标导向。明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建构思路,厘清各主体的价值诉求是实施协同培育的基本前提。因为高校与行业产业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在社会发展承担着不同的分工,所以需要基于产教融合培养视角明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导向。通过科学的目标导向,更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发挥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教学行政部门的主导功能,完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组织构架,科学界定各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促进产业部门有效融合,发挥行业部门的育人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质量。其次,还需要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坚持协作融合、开放创新的理念,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有机体,完善人才培育协同运行制度。加强对各主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情况的监督与评价,形成目标明确,功能完备、权益充分保障的可持续融合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产教融合规范制度,促进各主体有效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艺术设计人才人力资源开发、艺术设计产学研结合、艺术设计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融合协作。同时,鼓励高校提升艺术设计创新意识培养,促进知识技术社会运用成果转化率,增强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输出质量,提高其社会服务效应。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培养实践,以培养出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艺术设计人才为根本任务,进而支持促进艺术设计产业的科学化、内涵式发展,从而实现产教融合共赢的目标。
确立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职责定位。产教融合协同培育艺术设计人才模式中需要确立各方的主要职责,健全培育职责框架,完善协同培育艺术设计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了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的协同效应,高校需要主动担当牵头实施,加强协同框架的搭建,发挥各方的培养合力。首先,明确产教融合的培养方向,找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科学界定参与协同培育的各主体职能职责,进而规范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规则与模式〔5〕。其次,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经费支持政策,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政府补贴的形式给予补助保障。通过清晰的职责定位,激励各种资源投入到艺术设计人才的融合培养模式中,为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坚实的基础。最后,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管机制,保障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加强和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内在动力,以明确的指导策略、严谨的融合章程、规范参与制度、科学的管理系统为重要载体,从根本上保证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产生积极的正效应。
凸显艺术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特色。在产教融合协同培育模式下,艺术设计人才出口方与进口方对融合特点进行整全化设计,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标准是直接对接行业用人标准,培养课程改革为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做出科学调适。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行师资传授一体化,以双导师联合育人,以应用技能传授为主要特征,加强知识汲取的可操作性,相关的培养标准严格按照产教融合育人框架体系科学设置,并且赋予企业导师一定的评价权与考核权。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实训场地一体化特色,保障协同教学活动场地与物资安全保障。这样的理念可以认为是学习场地的企业化,企业实训教学的学校化,不同的空间场地均赋予彼此的文化气息与教学特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无缝衔接。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需要紧紧围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创新开展相关课程,促使实训教学成为真正的产教融合深度课堂。根据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的特色,产教方各主体需要多维度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评价,可以采取划分空间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并且可以采取抽查考试、技能鉴定的方式随机测试,根据跟踪测试的结果认真反思,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中提升产教融合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