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2020-03-03倪黔键
倪黔键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启东226200
慢性荨麻疹属于皮肤黏膜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渗透性增高、小血管扩张等引发的局部真皮水肿反应,具体表现为皮肤不定时的风团、潮红斑等,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及工作等均造成了严重困扰[1-2]。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是当前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对瘙痒、风团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综合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枸地氯雷他定属于抗组胺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药效稳定[3]。基于此,该研究选定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接诊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目的是分析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该院门诊接诊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家属知情研究内容、目的,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36例),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龄23~58岁,平均(40.57±5.42)岁;病程6~28个月,平均(17.62±3.44)个月。参照组:女性14例、男性22例;年龄24~57岁,平均(40.62±5.37)岁;病程8~27个月,平均(17.68±3.41)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4]中对“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③病历资料完整、齐全;④病程在6周以上。
排除标准:①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②合并帕金森、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疾病者;③存在药物过敏史者;④中途从该研究退出者;⑤合并严重营养不良、重度贫血者;⑥急性荨麻疹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国药准字:H20040249;规格:5 mg),口服,10 mg/次,1次/d,共计治疗2周。
观察组:盐酸西替利嗪片用时、用量、用法等均与参照组一致,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20090138;规格:8.8 mg),口服,8.8 mg/次,1次/d,共计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①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瘙痒、水肿、风团等症状消失为显效;瘙痒、水肿、风团等症状消失明显减轻为有效;瘙痒、水肿、风团等症状消失无好转、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临床症状积分:包括风团数目、瘙痒、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大小,分值均在0~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总分是12分[5]。③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口干、乏力、嗜睡、头晕发生率。④复发率:随访6月,统计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4.44%)高于参照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比较两组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大小、风团数目、瘙痒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33%)、参照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复发率
随访6个月,观察组1例复发,占2.78%;参照组8例复发,占22.22%,观察组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注:与治疗前比较,a1t=30.450,a1P<0.001;a2t=24.013,a2P<0.001;a3t=21.343,a3P<0.001;a4t=21.777,a4P<0.001。b1t=9.734,b1P<0.001;b2t=10.938,b2P<0.001;b3t=9.383,b3P<0.001;b4t=7.928,b4P<0.001
组别风团持续时间 风团大小 风团数目 瘙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6)参照组(n=36)t值P值2.62±0.33 2.59±0.31 0.398 0.692(0.82±0.13)a1(1.69±0.46)b1 10.920<0.001 2.49±0.41 2.50±0.39 0.106 0.916(0.81±0.09)a2(1.52±0.37)b2 11.187<0.001 2.38±0.41 2.40±0.39 0.212 0.833(0.85±0.13)a3(1.64±0.29)b3 14.915<0.001 2.44±0.39 2.41±0.40 0.322 0.748(0.91±0.16)a4(1.69±0.37)b4 11.610<0.001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groups[n(%)]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自身反应、免疫反应、自身感染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6-7]。既往有研究表明[8]:将近76%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原因不明确,女性的发病率相当于男性的2倍。有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联系密切,以IL-4等白介素表达异常为主[9]。白介素异常表达会诱导自然杀伤细胞、Th1细胞等分泌y-干扰素,引发变态反应,进一步加重病情。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是第2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抗组胺作用,可改善瘙痒、风团等症状,具有轻度的嗜睡作用,但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不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不能有效作用在H1受体,故在缓解病情方面效果不理想,一旦停药,病情会反复发作,增加患者二次住院率。枸地氯雷他定是由吡啶枸橼酸二钠盐与地氯雷他定组合而成,水溶性较强,给药后可以迅速在机体代谢、转化成地氯雷他定,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10-11]。枸地氯雷他定通过抑制肥大细胞以及H1受体释放组胺等过敏性物质,缓解红斑、瘙痒等症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同时控制IgE水平,是目前治疗荨麻疹的理想药物。该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参照组(63.89%),观察组治疗2周后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大小、风团数目、瘙痒症状积分均比参照组低,观察组复发率(2.78%)比参照组(22.22%)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33%)、参照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该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限较短、样本容量较少,影响了结果的普遍性、一般性,故仍旧需要临床不断扩大样本容量、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林雯等[12]研究中,采用单一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3.33%,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的试验组总有效率是93.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研究结果接近。
综上所述,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可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等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且联合用药并未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