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价值
2020-03-03周鹏新
周 云,周鹏新
(鹤壁市人民医院a.影像科; b.检验科,河南 鹤壁 458030)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又称血管瘤,系脑部血管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局部脑血管结构或数量异常,好发于中青年人,正常情况下无典型症状,在饮酒、紧张等因素致使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诱导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出血、脑血肿,影响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量,诱发炎性应激反应,损伤神经元,若诊疗不当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1]。目前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活检诊断,但因其为有创检查,导致其临床应用一定程度上受限。CT和MRI是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主要的无创影像诊断依据,其中CT对病灶中钙化的高密度信号分辨率较高,可识别病灶中出血后钙化病变[2];MRI对血栓形成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显示畸形脑血管破裂后诱导形成的血栓病变[3];但因部分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病灶较小,CT、MRI单独诊断时误诊、漏诊率较高,影响诊断效能。本研究探讨CT联合MRI对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青年患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青年患者94例,其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27~48岁,平均(45.67±4.39)岁。临床表现:头痛恶心45例,突发性意识障碍23例,肢体障碍14例,运动失语12例,抽搐8例。累及部位:顶叶24例,额叶34例,枕叶16例,颞叶15例,小脑半球5例。病灶直径:>5 cm 15例,2.5~5 cm 38例,<2.5 cm 41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4]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诊断标准;年龄为30~50岁;可耐受CT及MRI检查。
排除标准:伴有头颅外伤;伴有脑部恶性肿瘤;脱落病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后行CT及MRI检查,并给予基础治疗。
CT检查:经西门子双源64排CT机由颅顶至颅底行平扫,层间距为5 mm,层厚为5 mm。平扫后经肘静脉以1.5 mL·kg-1的剂量注射碘伏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 mL:74.1 g(每1 mL含350 mg碘)]后行增强CT扫描。
MRI检查:经西门子3.0 T MRI机由扫描蝶鞍中部扫描至胼胝体上缘,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行薄层横断位扫描,具体参数设置为常规轴位自旋回波Tl加权序列(T1WI)扫描条件为TE 20 ms、TR 500 ms,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T2WI)扫描条件为TE 120 ms、TR 3000 ms,矩阵为256×192,视野(FOV)为24×24,层间距为1 mm,层厚为6 mm。采集数据完成后经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图像。以0.1 mmol·kg-1的剂量注射钆喷酸葡胺[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L:9.38 g(以钆喷酸双葡甲胺计)]行增强MRI扫描。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以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MRI、CT与MRI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联合诊断中,CT与MRI检查中若有1种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判定阳性。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Kappa≥0.75表明一致性较好;0.4≤Kappa<0.75表明一致性一般;Kappa<0.4表明一致性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影像学特征
CT检查:1)真阳性48例,其中高混杂密度、不规则斑点状样病变29例,病灶内条、点、弧状钙化10例,高密度出血灶、未见周围水肿9例。2)假阳性病例(误诊),引流静脉、动脉显示不清造成的伪影2例。3)真阴性13例,其中未见增强信号血管影8例,未见高密度混杂影5例。4)假阴性31例,其中病灶模糊14例,未见增强信号血管影17例。
MRI检查:1)真阳性64例,病灶直径均低于2 cm,其中左侧小脑6例,左侧丘脑8例,左侧颞叶9例,左侧顶叶13例,右侧颞叶15例,右侧额叶8例,右侧丘脑5例。T2WI呈黑环征象(周边呈不规则的环形斑点状低信号)27例;T1WI序列呈低、等混杂信号,病灶周围呈低信号,T2WI呈低混杂样信号,病灶界限模糊19例;病灶周围呈细微血管影、未见水肿带及占位征象18例。2)假阳性3例(误诊),伴有不规则环状强化,经病例确诊为脑肿瘤。3)真阴性12例,病灶过小、伴有混杂密度块影。4)假阴性15例,病灶过小、伴有混杂密度块影。
2.2 CT、MRI、CT与MRI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对比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MRI单一诊断(均P<0.05),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CT、MRI单一诊断(均P<0.05);三者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单一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0.4≤Kappa<0.75),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5)。见表1。
表1 CT、MRI、CT与MRI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对比
3 讨论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患者中因血液黏稠度降低,管腔内极易形成血栓,血栓钙化、机化、胶原增生后可阻塞血管腔[5],但因血管团的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管径正常,其血液为正常缓慢流动速度,掩盖病灶处的血管阻塞后的血流速度加快现象,导致血管造影无法有效显示脑血管处的病灶,影响血管造影临床诊断正确率,故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活检,但因其有创,导致其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限。
CT、MRI系常见脑血管畸形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根据信号特点、组织密度等间接征象进行诊断,无法直观显示病灶处的畸形血管[6-7]。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清楚显示急性出血时合并钙化的形态、部位、大小,但特异性较差,对微出血、伴有血栓形成、无钙化的病灶敏感性较低,只能用于诊断继发性的钙化、出血、萎缩等病变[8]。MRI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较清晰显示CT检查无法有效诊断的微小病灶,同时可推断血栓大致的形成时间及脑出血后各阶段的变化[9]。目前临床实践中,对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最敏感的MRI序列为SWI序列,可根据血管中血氧饱和度细微差异形成的磁敏感性梯度,对诊断小血管及血流速度较慢的血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0]。CT、MRI用于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具有不同的优点及局限,提示二者联合诊断或许可提供丰富准确的疾病信息,从而提高诊断效能。
本研究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MRI单一诊断(均P<0.05),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CT、MRI单一诊断(均P<0.05);三者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提示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可通过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来提高诊断效能。究其原因:CT对出血后钙化的密度分辨率较高,MRI对隐匿性血管畸形中的血栓形成等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本研究中,经MRI扫描的真阳性27例患者T2WI呈周边不规则的环形斑点状低信号的黑环征象,其可能原因为畸形脑血管破裂后反复出血可诱导正铁血红蛋白转化为含铁血黄素,在血灶周围形成低密度信号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带,在MRI成像中表现为“黑环”这一疾病特征性征象[11]。
综上所述,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从而提高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