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的本源与未来

2020-03-02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源本源管理学

王方华

當量子管理遇见易之管理,不只是反映五千年中华文化中的易之管理与当今新兴的量子管理间的必然联系,也说明管理学的本源与未来的关系。易之管理可以说是中国管理学的本源,量子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两者的关系即本源与未来的关系,是管理学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管理学者必须正视的关系,即中国管理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哪里来是思源,到哪里去是致远。当管理学者理清了中国管理学的本源(思源)和发展趋势(未来,致远),可能会少了很多研究中的困惑。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认识社会发展态势的基本定律。然而,在看待社会势态“分”与“合”的问题上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近三百年来,西方人倡导“分大于合”,过分重视专业性,出现很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专家,把原本整全的社会人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采取各自的观点,实在很难面面俱到。管理学也是如此,把原本一体的企业管理,分割成生产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诸多分支,讲生产运营的不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讲市场营销的不懂生产运营、组织与人事,可说是专而不通,缺乏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这与中国管理学的本源完全不同。

中国管理学的本源是易之管理。易之管理是在“群经之首”《易经》的基础上演绎发展而成的。易之管理在看待“分”与“合”的问题上,主张“合大于分”,并形象地把“天下之势”按“象”“数”“理”的关系作系统分析。所谓“象”即是现象,“数”是法则,“理”便是原理。透过“象”和“数”的变化,来推出其中蕴涵的道理。用现代语言表示,就是看到现象,找出数据,两者互相参照推演,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说,易之管理主张“合大于分”把“象”“数”“理”合在一起,形成一贯的连锁作用,因此重视通才,先通再专,然后由专而通,再由通而专。这是一种“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思维法则。这不但是中国管理学的本源,也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多多用心学习的,因为它又与面向未来的量子管理有很大的一致性。

量子管理中运用了量子叠加原理。量子叠加原理认为量子是概率性的,是一种“态”,它有无穷的可能性。其实管理也是一种“态”,有许多的管理手段供你使用。因此,量子管理认为,管理也以“态”的方式存在,在一个点上,所有管理方式,比如科学的、艺术的、组织的、决策的等同时存在,不可能说在某个阶段只用了某种管理方式。可以说,管理学也是由许多门学科组成的,它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它的属性取决于管理者的偏好,你用哪种方式去测量,它就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因此,面向未来的管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学者更需要知识的复合,或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先通再专,由通而专,这样能系统性分析和把握“势态”。

在主张“合大于分”、由通而专的基础上,易之管理还提示很多有关反复、往来、周流、进退、刚柔、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观念,告诉我们未来的第一特性是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事物本来就拥有阴阳两种原动力,持续互动、交感,所以变化无穷。

在中国古典文化之首《易经》的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易之管理是中国管理学的本源。作为中国管理学本源的易之管理与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形成的面向未来的量子管理,本来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是,当代科学内部产生的新自然观和新科学观,使得一些科学家认为他们的新观念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首《易经》的思想基本一致。量子管理的创始人安娜·左哈尔直言:“量子管理就是中国的古典哲学。”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说:“过去数十年间物理学引起的变化,好像在走向类似东方的世界观:宇宙的全部现象是一个不可分离的和谐的整体。”可见,易之管理中古老而独特的整体思维方式对面向未来的管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也是笔者探讨管理学的本源与未来的本意,期望中国管理学在发展中“思源”,更好地“致远”。是为鉴!

猜你喜欢

思源本源管理学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My Dreams
何以为家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Hippie
王育琨:成功传承要回归人性“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