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编辑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几点思考
2020-03-02张丹丹
张丹丹
摘 要:作为负担着初审、编辑加工等工作的编辑,工作效率影响着成书的速度和生命周期,我们工作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书的质量。在保证书稿质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加工效率是我们图书编辑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编辑加工工作经历,归纳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从细节着手,对图书质量、编辑加工效率以及两者之间的权衡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图书质量 加工效率 编辑加工 黑马 审稿意见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c)-0254-03
Abstract: As editors who bear the work of preliminary review, editing and processing, our work efficiency affects the speed and life cycle of book completion. The quality of our work grea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book completion. In the ca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manuscripts, how to improve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a problem that our book editors often think about.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diting and processing work,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in the work, starts from the details, and discusses the book quality, editing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 Book quality; Processing efficiency; Editing and processing; Dark horse; Review comments
出版内容建设是出版人关注的重点之一。当前,提高出版质量,加强精品生产是我们出版人工作中的首要关注点。内容建设不仅包含图书精神层面的正向,还包含图书本身质量问题。一本语言文字错漏百出的出版物,还会对广大读者造成误导,而当前,各大出版单位都存在编辑加工力量不足,加工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一方面,要求加工得越快越好,保证较短的出书周期;另一方面,图书质量合格的要求、出版精品图书的愿望需满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调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两者的关系,使书稿加工得又好又快呢?笔者在这里分享一些加工心得,希望对提高图书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所助益。
1 提高加工效率
提高加工效率可以从规划时间、统筹工作等方面综合权衡考虑,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1 规划时间
加工中要有计划地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每日工作量,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否则势必影响整体稿件的质量。说到计划,就不得不提时间管理。高效的职业人士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管理时间的高手,而低效率的工作人员则无一例外地都不擅于管理时间。根据自身工作有计划地规划时间,对于我们的工作乃至人生都十分重要。
对于编辑工作,可按以下几点对工作进行规划。
(1)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总工作任务提前拟定好每日工作量计划;
(2)加工中严格按照每日计划的规定时间完成工作;
(3)当流程中的稿件回来时,如果不是加急稿件,应优先按工作计划完成工作,暂时搁置它,利用零散的时间处理。
1.2 来稿审查和退稿
来稿审查是对书稿进行抽查,做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对提高图书质量和出书效率极为关键。审查中应遵循以下退稿原则,避免加工工作已经开始再退稿,耽误时间。
(1)来稿存在严重的政治性错误或导向问题;
(2)来稿文字质量太差,语句不通顺处太多;
(3)使用标准过于老旧,无法简单更改。
1.3 能同时进行的工作绝不分开干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多项工作同时进行可以提高效率。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例1:在整理书稿时编写图码清单,为后续描图提供指导性意见。可以利用Excel,电子化操作快捷,修改方便且不留痕迹,要善于利用。一边顺图号,一边写图码清单的做法非常高效。
例2:若来稿中要修改的术语较多,层次较乱,参考文献也没有按著录规则写,如果直接加工编辑符号会非常多、乱,影响稿面整洁。对于这样的书稿可以先在电子版里修改再打印,将部分编加工作与审稿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
1.4 統一先行,集中处理
1.4.1 统一先行
统一,即在接稿后的审稿、整理过程中先对书稿整体体例、术语、符号进行统一。当原文对同一个物理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而没有统一时,在加工时,最好边加工边把统一的符号、术语写在一张纸上作为备忘,以避免隔段时间再加工时记忆混淆。
1.4.2 集中处理
加工中尽量不要遇到一个疑点就求证,遇到一个标准就去核实,最好是用铅笔做好标记,最后写审稿意见时统一处理。这样有助于管理自己的时间,也保证思路不被打断,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是,如果问题涉及的篇幅较大,如不及早处理,以后需做大量修改时,需要尽早落实,解决这个问题,使加工没有障碍。所以需视情况灵活处理。
1.5 不必重复性劳动有妙招
在加工机械、热力学、制冷类等专业性较强的稿件时,经常遇到罗列很多数据的附录,如螺纹规格、普通型平键的尺寸与公差、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某制冷剂的压焓图、某制冷剂的热力性质表,等等。核对数据的工作量大、烦琐,效率低,而且是重复劳动。所以在工作中应注意积累,可以把加工好的图表存档,并且将数据与现行国家标准核对,保证正确性和先进性。当以后再遇到与存档材料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接替换掉而不必重复加工。
1.6 黑马校对
笔者一般在加工完成之前先过黑马,有了黑马的粉红色痕迹后再打印加工,这样在加工中只需留意浅色字即可。不必专门花时间来看黑马文件。再者,由于黑马对图片不识别,若加工后再校对黑马,那么图片中的术语错误就可能会遗漏。
1.7 审稿意见
不建议边加工边写电子版审稿意见,因为编辑当时产生的疑问有可能是暂时性的,随着加工的进行,疑问自然会解决。所以边加工边写审稿意见,有可能降低效率。
当书稿中存疑较多时,也可以在清样纸稿中用铅笔提出疑问,把纸稿邮寄给作者,于编辑而言,可省略誊写的环节。
1.8 使交流沟通有效
在用审稿意见这种书面化的形式来和作者交流时,语言的组织能力很重要,所表达的意思要一语中的,言简意骇,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让作者能够明白编辑所指。当修改后需要作者确认时,可以问作者句子这样修改是否可以,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当引用原文时,可多引用一些关键性的标识让作者能轻易找到,比如标题、图表号等,避免后续作者找不到编辑说的问题在哪。
2 保证加工质量
保证加工质量要从自身出发,坚持学习,不断进步,使自己具备对内容方面把握的能力。
2.1 提高自身本领
站在潮头才能驾驭潮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处于工业水平高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这对人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更新,旧技术的淘汰和更换,使人才不得不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以满足新要求。这点在编辑工作中的体会也很深,比如化油器早已在大多数车型淘汰,极少数未报废的车型还在使用,不少书还在介绍其原理及结构;汽车空调早已使用R134a制冷剂,很多书还在讲R12;很多老编辑不明白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原理及结构……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完善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走在技术领域的前沿,不断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以保证书稿的技术水平符合读者的需要。
现有的内部培训资料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囊括进来,我们工作节奏快,时间紧张,可能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进行系统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自身加工能力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学习并总结积累:
(1)定时吸收外部资讯,查找资料,扩宽知识面。一些与出版相关的网络期刊、公众号、记录片是很好的来源;
(2)在复终审、校对退改的环节,对于编审、校对人员的修改建议,认为有学习价值的,要及时按类别进行收集、记录、存档,方便以后加工时进行查找;
(3)遇到困难时向资深编辑有针对性地进行求助,不要放过每一个小问题,以治学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2.2 善用工具
人们常说成功没有捷径,但其实工具就是捷径。我们不能很快从北京跑步到达上海,但是我们可以坐飞机迅速到达。我们的思想要进步,工作要有效率,同样需要各种工具来帮忙,如利用黑马、编辑手册等培训资料、工具书和权威网站等。
2.2.1 黑马
黑马软件能起到的作用不只是纠正错别字,校对重词、重字、标点、政治敏感性问题、数字问题、英文拼写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自定义,如果把旧标准的作废术语输入词库中,黑马也可以把它扫出来。另外,在二校后付型前,最好再过一次黑马,查缺补漏。
2.2.2 编辑手册等培训资料、工具书和权威网站
编辑手册等培训资料的内容非常实用。随着引进版图书、跨专业图书越来越多,对我们文字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编辑想要挑战从未加工过領域的书稿时,由于自身对专业不熟悉,很多作废术语在加工过程中即使看到也改不出来,这时需要针对该专业进行了解,翻看与此相关的词典,了解这方面的标准和术语,这样有了基础,加工起来自然胸有成竹。注意手边常备《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的工具书,并积累工标网、术语在线等权威网站。
3 结语
作为文化的承载体,图书不仅承担着传承传播知识文化的历史使命,更承担着正向影响社会,传播正能量,以正确导向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使命和任务正是由我们出版人来完成的。我们出版人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视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也保证我们的出版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态,都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全卫.如何解决图书编辑出版中的质量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8(7):96-97.
[2] 李庚,杜承宸,魏玉芳.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加工效率的方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9(6):230-232.
[3] 高巍.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S1):93-95.
[4] 孙雨馨.文学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剖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2):61-62.
[5] 李静科.浅谈科技类图书的审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8(4):253-254.
[6] 张渊.黑马校对软件应用刍议[J].出版广角,2018(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