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2020-03-02吕洪刚

西部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层思政

摘要:实施分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教育者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学习差异、认知差异以及接受差异等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群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实施,其价值旨归是促进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思政教学时效性并彰显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高校思政课程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一)充分把握分层教学的整体性和渐进性特征;(二)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三)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四)加强教育部门对分层教学的支持力度;(五)立足思政教学各个环节实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思政课;分层教学;价值旨归;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4-011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①的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为了更好地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高校思政课要综合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该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分层和教学策略实施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升。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对完善高校思政教学体系和提升思政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思政课程分层教学的科学内涵和实施原则

(一)分层教学的科学内涵

对“分层教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教育者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学习差异、认知差异以及接受差异等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群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实施。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的学生设置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采取差异性的学习方法。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终目标是释放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全面自由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首先,在思政课程的分层教学中,思政教师要确立思政育人目标,即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和促进高校学生学以致用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案;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层次性的划分,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最后,思政教师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1]

分层教学的实施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该教育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有自己特定的发展区域。学生的发展具体包括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两个层面的水平,现有水平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而潜在水平是学生所蕴藏的内在潜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主要位于两者之间,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着力引导学生向潜在水平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效。第二是差异性教学理论,该理论立足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基礎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差异性教学理论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教学的差异上,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是教育传播理论,该教育理论在教育学和传播学两种学科的指导下,具体研究和揭示教育传播活动的规律,其主张教育者在适当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将思政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观念传递给教育对象,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人和媒介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两者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2]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高校思政课程分层教学的核心就是“分层”,分层教学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育者应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比如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具体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代表优秀层面的学生、B层次代表需要提高层面的学生、C层次代表基础层次的学生,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参照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二是对思政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别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比如对C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基础性目标,即该层次的学生应该掌握思政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B层次学生应制定的基本目标是熟练掌握教材大纲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优秀层学生的部分教学要求;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要求其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各个层次的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层次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可以考虑向更高的目标挑战。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原则

第一,适合性原则。在高校的思政课程分层教学中,教育者必须按照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形式方面,思政教学应着重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以此不断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思政内容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广度和梯度,引导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合性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范围、知识积累等都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上,因此思政教育者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尊重学生认知差异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挖掘自身潜能并促使自己向更高层次成长。

第二,时效性原则。教育者进行思政分层教学应紧扣思想政治的基本内容,精选国家的时政方针和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教师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以此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再次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高校进行思政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因此思政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能动性,在思政教学中担当好辅助和指点的重要角色,履行好自身职责,从而促进思政分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3]

二、高校思政课实施分层教学的价值旨归

(一)促进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综合掌握心理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教学技能,促进思政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在“立德树人”总任务的要求下,高校思政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思政教育资源和思政课程体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如何将育人价值及时转变为有利的教学因素,从而实现对课程—教学—资源等的宏观把控,并且善于捕捉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而为思政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和学术文化信息,在此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资源意识和教学专业化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在传统的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呈现自上而下的关系,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向“思政过程的展示”方面转变,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创造性和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理论知识并获得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也是高校思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表现。[4]

(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追求。高校思政教学实施分层教学主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该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政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教育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从而塑造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极大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思政分层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重新分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所处的学习层次,从而在此基础上强化自身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分层目标,可以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将教学目标及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高校思政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一刀切”的局限性,学生可以从自身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极大程度地释放自身的内在潜能,将思政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精神食粮,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合力,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

高校实行思政分层教学主要是在立足于学生成长需要和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实践的教学方案。这样高校思政教学可以有效引导高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从而极大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实行思政分层教学的前提基础是教育者充分了解高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加强与高校其他部门的联合力度,从而有效克服思政教学和其他教学“各自为政”的困境,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合力并提升教学实效性。[5]

(四)彰显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际就是一场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世界的生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该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教育自觉性和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开展的思政分层教学将思政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学生兴趣进行紧密结合,教师具体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内容确立具体的育人目标,严格遵循学生的专业特色和类别制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其次,高校分层式的思政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思政教育的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进行内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6]

三、高校思政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把握分层教学的整体性和渐进性特征

在传统思政教育“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高校的思政教学逐渐显示出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弊端,致使教学成效不明显。高校分层教学本着服务全体学生的原则,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和策略进行动态调节。在思政教学大纲的指引下,高校的四门思政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其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封闭到开放。因此,在实际的思政教学中,教育者应及时加强与同一班级不同任课教师的沟通力度,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总体把控,不断优化思政教学实践内容,并促进高校思政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高校思政分层教学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者在全面把握四门课程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层次化的育人目标,从而有效避免思政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师只有合理把握思政分层教学的整体性和渐进性原则才能更好发挥教学的优势作用。[7]

(二)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

在教师开展思政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对分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差异教学理念,从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出发,树立促进每一个学生平等发展的教育观念,将每一个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在承认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致力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化成长;其次,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坚决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辅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构建新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快乐的同时也能充分張扬个性;再次,应具备通过问卷调查、摸底考试等方式准确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在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整体知识的巩固和加深。[8]

(三)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使高校思政分层教学全面得到贯彻落实,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分层安排,在班级分层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立足学生个体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提升—拓展”的思政分层教学体系:基础班的学生应熟练掌握思政的四门必修课程;提升班的学生在了解思政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道德伦理学和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拓展班的学生在掌握前两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内容分配,主要为了适应不同学生在思政学科知识、结构等方面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思政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同时,除了应构建完备的教学体系,还应综合考量思政教学的各种因素,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机会均等,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动态管理中共同进步。

(四)加强教育部门对分层教学的支持力度

在制度方面,教育部门应制定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政策,鼓励教育者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强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资金支持方面,财政部门应合理调整各个地区和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使分层教学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满足不同地区分层教学的开展需求,切实为高校的思政教学提供宽松适度的教学环境,同时注重给予高校更多的教学自主权,为高校更好贯彻该教学模式提供较大空间;在具体教学方面,教学主管部门应为高校的思政分层教学制定具体的教学规划,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首先相关部门应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思政教学的各种因素,從而制定整体教学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各高校的思政教师应结合各班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

(五)立足思政教学各个环节实行分层教学

在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思政教育的最终成效。在思政教学分层环节,教师应首先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调查,通过调查这一环节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自身制定目标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重新调整教学方案,寻找教学中的难点并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在高校思政教学的管理环节,分层教学应着力解决思政课程的授课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高校思政授课主要采取大班模式,因此思政教学管理部门应着力实施小班授课教学模式,以便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调整。

注 释:

①“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

参考文献:

[1]陈秀丽,杨海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薛伟芳.高校思政课分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8(4).

[3]金梦兰,曲洪波.利用MOOC实现思政课“分层教学”探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6).

[4]操国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思政课分层分类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3(2).

[5]薛伟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6]安慧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7]杨丽青.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8]洪娟.3+X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课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吕洪刚(1982—),男,汉族,山东莱芜人,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治理现代化。

(责任编辑:御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八个相统一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分层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雨林的分层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