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路径
2020-03-02毕晓伟张晓莉于平毕秀丽
毕晓伟 张晓莉 于平 毕秀丽
摘 要:马铃薯因其包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成分,成为全球各国喜爱和广泛种植的粮食之一。我国的马铃薯总产量已经位居世界榜首。同时,由于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种植栽培的适应性,只通过简单的栽种,便能收获较高的产量。因此,它还是一种兼具低成本投入和高收益的经济作物,目前已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种。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在春天播种和栽培马铃薯的技术,并提出有关病害防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26-02 中图分类号: S435.32;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在我国主要的生产区域位于北方,究其原因是北方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数值都处在马铃薯生长可接受范围内。尽管马铃薯较其他粮食作物而言,栽种的过程和方式都较为快捷和方便,无须种植者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是,选取合理科学的种植技术、兼顾病害的预防及治疗,对于马铃薯栽培依旧有其重要的意义。纵观马铃薯的培育生产史,影响其产出质量和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始终是病害。
因此,在农民群体之中推行先进的栽培马铃薯技术,并督促其做好马铃薯的病害防治工作,能够提升北方区域所供给马铃薯的质量及产量,并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作出贡献。
1 马铃薯的栽培及种植技术
1.1 深耕土壤进行种植准备
栽培作物的前提是了解其生长喜好,选择相应合适的种植地点,准备其所需的种植条件。研究表明,最适合马铃薯发芽生长的温度是15~17 ℃,即马铃薯在温度条件较为凉爽时才能获得最大的发芽率。同时,马铃薯依靠根系深扎土壤获取生长所必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在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环节,种植者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深耕等操作,使种植土壤得到全面疏通。深耕土壤后,原本存在于土壤之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将会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消灭,而拥有透气和蓄水功能的土壤,将会保证马铃薯的根茎能够充分伸展进入地下深处扎根生长,获取维持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水分。马铃薯拥有可靠的营养及水源供给,会提高自身的生长质量,使农民拥有丰收成果[1]。
1.2 施用绿色有机肥料
汲取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相较于土壤中原有的微量元素而言,肥料所含有的营养凭借其全面性和多元性,能够补充马铃薯从自然界中获取不到的营养物质。种植者在培育马铃薯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施肥、适量施肥,将会促进马铃薯的生长速度和后续的产量增加。如施用绿色的有机肥料或尿素、过磷酸钙等肥料,不仅能使马铃薯获得全面而适当的营养,而且能将土壤原本的物理结构改造成为更加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性质状态。
此外,种植者还需清晰意识到过多施用肥料所带来的危害,避免肥害现象的产生。在施用肥料的过程中,也不能过于吝啬施肥,以保证马铃薯有充足的营养供给[2]。
1.3 提升马铃薯催芽效率
在播种前挑选马铃薯种薯的环节,种植者应当优先注意选择薯体完整、表面无病害侵袭和伤冻的痕迹、色泽鲜亮和表皮健康光滑的种薯,进行播种前必要的催芽环节,经过催芽的马铃薯发芽和结薯的速度都有明显提高,大大有利于马铃薯的高产。
我国北方种植马铃薯的区域目前所主要使用的催芽方式是室外催芽,使马铃薯得到预先的前期栽培。其具体操作方式包括:首先,选择一处向阳且背风的地方作为催芽地点,随后再向下挖掘约50 cm的深度作为催芽沟,将已经切好成块的马铃薯放进催芽沟中。切块要求具体大小一致、单个马铃薯的重量约为25 g,每个马铃薯的切块之上至少存在1个芽眼。切口距离芽眼越近,越可刺激马铃薯的生长。为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在换马铃薯切块时必须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为最佳。在切块放入催芽沟之后,种植者为维持催芽的温度、提高马铃薯催芽的效率,还可以在催芽沟上铺设塑料膜制成的保温棚,保证催芽沟内的温度始终处于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温度区间之内[3]。
在催芽工作全面完成后,马铃薯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其质量和产量在种植者精心培育下也相应得到提升。
1.4 严格控制播种条件
在北方地区的春季,播种马铃薯的时间一般定在气候温度适宜的4月中旬。在播种马铃薯的过程中,种植者需要对播种深度和土壤温度两方面的数值做好严格测量和把控,马铃薯播种的薯块深度应该距离土壤表面处10 cm,这样将会使马铃薯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吸收土壤营养,从而长得更为健硕。而过深的播种深度将会使农民在收获马铃薯的环节受到很多阻碍,大大消耗了自身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土壤的温度需要维持在10 ℃。由于霜冻天气对于马铃薯生长具有威胁性,种植者需要根据气候温度的变化选择合理的马铃薯播种时间,否则马铃薯会因承受不住剧烈的温度变化而造成死亡的情况,以此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4]。
1.5 做好除草、施肥和灌水工作
除了关注催芽、播种等关键时间点的田间温度和湿度情况,平常的环境监测和栽培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关注并加强马铃薯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将会使马铃薯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减少受到突发情况造成的减产损失,并提升自身的口感和收获产量。因此,种植者需要建立严格且有效的田间监测管理机制,使马铃薯种植田的温度、湿度变化都处于数据可观察、可控制的状态之下,及时除草、施肥,补充馬铃薯植株所需要的水分,使其健康成长发育,才能完成高产的最终目标[5]。
1.6 收获环节注意事项
在享受喜悦收获的同时,对于马铃薯的存放和管理也需要做严格的区分。收放马铃薯时尤其要关注薯体和表皮的完整度,维持品质和品相上的完好。应当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对马铃薯进行存放,保证马铃薯不会二次发芽,产生毒素。应当区别分放马铃薯与其他植物果实,避免催化现象的产生。
2 预防治疗病害的措施
2.1 早疫病防治
作为在北方区域春季播种时频繁发生的一种病症,早疫病的形成原因是播种者并未意识到施肥重要的营养补充作用,或因农务繁忙而忽视了对马铃薯进行及时的施肥工作。因此,马铃薯在其初期的发芽过程中缺少重要的营养供给来源,会出现生长缓慢、生命特征衰弱的早疫病症状。除了得不到充分营养外,过度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也会使马铃薯受到早疫病的侵害。为使马铃薯生长重回健康状态,种植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于田间施肥、灌水等管理的积极性,保证马铃薯幼苗有充分的水和营养补给[6]。
同时,在物理手段之外,种植者还可以采取施用药剂的化学手段,如在预防早疫病时可以喷施由可湿性粉剂和百菌清构成的杀菌剂,周期为10 d。而在消除早疫病症状时需要喷施由可湿性粉剂和代森锰锌组成的治疗性杀菌剂。需要注意的是,喷施药剂的时间点必须选择在马铃薯植株已经稳定生长的时刻,这样才能将化学药剂对于植株生长发育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利用该种目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最为有效的方式,种植者可以将早疫病的危害与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提高马铃薯整体种植的健康程度[7]。
2.2 晚疫病防治
马铃薯的晚疫病多发生于植株生长中后期,由叶片上的细菌造成。当温度过于潮湿时,种植人员并未采取及时预防和处理,使细菌跟随水珠由马铃薯的叶片入侵到植株内部,导致马铃薯单个叶片上出现斑点和绒毛等晚疫病的感染症状,随着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扩散至整个植株之上。马铃薯的块茎也有受到晚疫病感染的可能,其表现是出现紫褐色斑点。马铃薯晚疫病的出现具有地域性特点,处于雨水密集地区的种植者尤其要注意该种病害的防治,减少混合放置马铃薯种子和混合种植马铃薯的情况发生,密切关注所在地天气及湿度的变化,使马铃薯的生长得到可靠的保障[8]。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所具备的温度和变化的湿度、人工施肥灌水的及时程度都对马铃薯的生长有着影响。种植者需要结合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改善北方春种时期马铃薯播种、种植和收获过程中所采取措施的疏忽错漏之处[9]。种植者应当在播种前深耕土壤,为马铃薯的播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在施肥时选用绿色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以维持马铃薯营养的平衡;在田间构建实时的监控观测系统,全方面、多角度地关注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在防治病害时采取有效合理的物理和化学措施。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提高种植马铃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李懷银.春播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8-19.
[ 2 ] 李莉,杜大勇,吕光萍.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分析[J].种子科技,2018,36(9):92,95.
[ 3 ] 李宗俊,张霞.大田春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24):56-57.
[ 4 ] 邓文彬.北方春播马铃薯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8(30):80.
[ 5 ] 李海珀.甘肃地区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家科技,2018(5):61.
[ 6 ] 刘芝亮.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初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77,179.
[ 7 ] 吕淑芝.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6(9):97.
[ 8 ] 桑丁曲忠.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232.
[ 9 ] 彭海霞.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0(1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