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养分离模式的探究
2020-03-02宗利杰
宗利杰
摘 要:“管养分离”是实现管理单位精细化管理,是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是管理单位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的有效措施。立足于购买服务政策下,把管养分离中出现的实质性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本文对于“管养分离”的模式进行的意义分析,阐释实行“管养分离”管理运行模式的改革,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管养分离 模式 问题 意义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8(b)-0145-03
Abstract: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s to realize the fine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 units, is the cor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reform of water pipe units, and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management unit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cost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purchase of service policy,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of the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s integrated togeth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 of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nd explains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mode of"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running cost.
Key Words: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Pattern; Question; Meaning
根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的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正在积极推进“管养分离”体制改革。
1 “管养分离”的含义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一般集合工程管理、调度运行、工程安保、维修养护、防洪度汛等职能于一体。由于政事企不分、管养修不明,造成水管单位普遍存在机制不灵活、管理偏粗放、机构臃肿、存在“大锅饭”现象等问题,甚至还存在“干得多、错的多、罚的多”“不干事、不犯错、不挨罚”的现象。 以上问题,制约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运行管理的“管”里面有人员管理、工程设备管理和输水运行管理等等。为了使得工作管理更好的开展下去,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等等标准,并且定期对相关的工作定期的进行检查。运行管理的“养”其中涉及到工程设施的维修保养、工程安保、相关设备仪器的维护等等。而“养”需要在“管”的监督和帮助之下进行[1]。
“管养分离”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进行“管养分离”之后,把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相关职能人员抽调出来,开展“管养分离”的科学管理,商业的维护,使得大家的关系不再是上下级,而是合同关系。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工程管理、输水运行管理和合同监督,通过“所有人查找所有问题”查找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漏洞,调整了工作的方式和工作的重点。“养护单位”根据合同和管理单位查找处的问题,对工程缺陷及时进行维护,通过合同,使得双方各司其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实行“管养分离”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自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发布至今已有近20年,20年来,各个单位在探索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调研走访了一些相关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后,简单罗列如下。
(1)国家政策要求。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的意见。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实行管养分离符合政府和企业分开的市场运行规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实行政企分开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公路、铁路、电力等部门都在积极推行政企分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利部门同样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同样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手段粗犷、运行经费缺乏等问题,正阻碍着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自动化迈进的步伐,水利工程存在着维护不及时、老化退化的现象,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3)施行管养分离有利于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实施管养分离就是将日常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工作分开,明确职责,分别由运行管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承担。管理单位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工程的隐患排查、防汛管理、维修养护计划下达、监督管理等工作。养护单位负责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让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减轻管理单位的工作量,能够更加清晰的突出工作重点,减轻工作机构冗杂的弊端。
3 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思路有待进一步加强
先进的管理模式需要用新的管理思路去适应,要靠人的行为去实现。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需尽快转变,以适应新的体制下的工作。但是人的观念转变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如何能够较快的转变观念,是我们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3.2 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梳理
“管养分离”改革已经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它打破了历史悠久且使用广泛的工程管理体制,虽然有指导文件,但是在具体的实施细则由于各地方、各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对政策的理解也略有不同,需要在工作进一步摸索。同时,“管养分离”需要配置新的养护队伍,由于维养规范标准发生了变化,其对维养管理人员的要求的发生了变化,其需要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为支撑,否则很容易影响了管护分类的发展以及具体的数量界定清晰度。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存在着缺口大、数量少的一些问题,部分维养设备长年工作、老化严重、带“病”运作,从而制约着水利工程发展以及维修养护运作。
4 相关的做法
4.1 加强专业资质队伍的配置
一方面,想要真正的开展好工作,适应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新模式,可以学习借鉴东南部地区先进的工作经验,比如去江苏、浙江等地进行深入的调研学习,主要就是去学习管理、养护、相关制度的建立以及人才培养等等。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相关的培训,加强梯队建设,还可以把国家的相关水利方面的专家邀请到本地,请他们就“管养分离”对当地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请他们分享相关的管理经验,为今后全面落实“管养分离”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针对施行“管养分离”后有资质的养护队伍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水利主管部门的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或个人力量进入到养护队伍中来,积极成立养护企业,对其从业人员开展专业的岗前技术培训,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的局面,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其次,结合“管养分离”要求,提升维养队伍综合素质,为“管养分离”规范化、科学化实施创造条件。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养护队伍准入门槛,采取措施吸引懂技术、懂管理与创新思维强的养护人才,构建一支现代化、规范化与素质高的维修养护队伍。而是“管养分离”实施后组建养护队伍,积极吸纳专业养护工作经验的人员进来,在聘请第三方养护公司时也要组织相关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对维养规程、标准与内容类型的了解。
4.2 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管养分离”的工作可以顺利推行
管理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制度,确保“管养分离”的工作可以顺利推行,而且一定要细化下去。可以要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参与制定,从维修养护整体进行要求,明确规定养护项目,养护的具体内容以及维修标准进行明确、统一细化的要求,甚至于细化到各零部件的检修、更换的次数和标准,目的就是为推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给予了更加具体和明确而的标准,使得所有的工作的开展都更专业。
4.3 明确考核要求
根据管理要求,明确对管理单位和维护单位的考核,明确管理单位的检查、排查频次,明确发现问题的维护期限。由上级管理单位进行监督,作为管理单位和维护单位的考核依据。对于应发现而未发现,和长时间维护不到位的工作,直接和相关责任人的绩效挂钩,迫使他们对维护工作认真对待,引起重视。
5 结语
“管养分离”管理运行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使用最少,最专业的人士,尽可能完成更多的工作。这样对于提升工作质量是有好处的,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加强管理,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设备的维护等等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得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琼. 水文“管养分离”运行模式研究[J]. 人民珠江,2017,38(3):75-78.
[2] 王瑞,马倩钰,马宁宁. 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与维修养护[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2):69-70.
[3] 李江龙,张春林. 安徽省淮河堤防工程管养分离实践与思考[J]. 治淮,2018(8):28-29.
[4] 樊軍惠.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科技资讯,2020,18(11):58,60.
[5] 鲁艳萍,朱逢春.浅谈村镇排水体系建设与水循环利用发展模式[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6):29-31.
[6] 梁井梅.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20,18(12):32-33.
[7] 李泽利,赵兴华,梅鹏蔚,等.于桥水库库周沟渠水质评价与污染负荷估算[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0,18(3):142-150.
[8] 章恒全,陈纯,张陈俊.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用水量脱钩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十一五”及“十二五”时期的对比分析[J].水利经济,2020,38(2):30-35,82.
[9] 张龑.小溪河水库工程输水管道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S1):49-53.
[10] 薛鹏,刘之平,陆力,等.导叶开度对水泵水轮机泵工况导叶区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1):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