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效果

2020-03-02刘彦微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效果

刘彦微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9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以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 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患者数量45例)和研究组(患者数量45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为研究组,对两组的发烧头痛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发烧和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良好,发病机制主要是流感病毒所导致的,采取预防措施能够产生理想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71-01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冬季和秋季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季节,该病属于上呼吸道的疾病类型之一[1],主要是患者感染流感病毒所导致的,患者的发病比较急,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患病后患者会出现高烧的现象,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在这样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否则患者可能会出现死亡的现象[2],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本研究中共选择了9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并对其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9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以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 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患者数量45例)和研究组(患者数量45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42岁,平均年龄为(29.58±3.24)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小为岁20,最大为41岁,平均年龄为(29.86±3.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传统常规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要保证饮水量的充足,保证合理的睡眠,进行健康饮食。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生产厂商: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5243)治疗:在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0.4克利巴韦林注射液,采取静滴的方式为患者治疗,每天治疗一次,共治疗一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发烧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x±s)表示发烧头痛症状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患者发烧和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导致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进入患者的呼吸道,从而与细胞进行结合,在细胞的外层会产生相应的间隙,由于转录酶和多聚酶的影响,病毒会出现繁殖的现象[3],经过装配和发育会形成新的病毒体,其具有感染性,上皮细胞在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炎症。

3.2 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就是组织人员接受相应的疫苗,在注射疫苗后能够显著的降低发病率,较少患者出现流行性感冒的现象。其次,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4],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定期进行锻炼,通过有效的鍛炼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减少发病。再次,饮食习惯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的过程中注重营养均衡,增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的食用[5],适当的补充维生素,最后,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定期为屋内进行通风,注重在天气变化时增加或者是减少衣物,在发病的高峰期要尽量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在患病后患者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头痛以及全身酸痛,患者需要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否则患者的病情会逐渐严重,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6]。在现阶段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药物治疗,患者通过服用药物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传统的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的不同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方式,在这样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能够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7]。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利巴韦林注射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良好的效果,并且其安全性较高,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现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晕和酸痛等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发烧和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流行性感冒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主要是流感病毒所导致的,采取预防措施能够产生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炜,耿光三,刘佰纯.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策略[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35-36.

[2] 胡德峰,张昌华.门诊流感患儿865例诊治及护理[J].贵州医药,2010,34(6):570-572.

[3] 高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季流行性感冒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06-1708.

[4] 蔡映云.流感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3:56.

[5] 李宝柱.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16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6,54.

[6] 蒋华.抗流行性感冒药物成份分析及治疗原则[J].青海医药杂志,2011,9:72.

[7] 高丽娟.分析流行性感冒的药物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24:36.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效果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