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02肖会芬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肖会芬

【摘 要】 目的: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室治疗的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给予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4.65±10.25)min,术中出血量为(83.23±10.11)ml,尿管留置时间为(5.01±1.15)d,住院时间为(6.79±1.12)d,术后阴道长度明显增大,与术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可达97.8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PISQ-12评分明显升高,与术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效果较优,治疗成功率较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借鉴并推广采用。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术;盆腔脏器;盆腔脏器膨出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64-01

盆腔脏器膨出指的是盆底支持组织缺损或松弛引起的盆腔脏器脱离正常的解剖位置,包括子宫脱垂、阴道脱垂,同时伴有膀胱、直肠和小肠膨出,临床症状表现为膨出团块压迫阴道、尿急、尿频、尿失禁及排尿障碍、性交苦难等,该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妇女,给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给予有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类生物制品广泛应用到盆底手术中,较传统术式相对比,效果更加。本文旨在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效果,以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为观察对象,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室治疗的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为观察对象,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患者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8.4±1.4)岁,单产妇25例,多产妇20例,未产妇2例,膨出Ⅰ-Ⅱ度22例,Ⅲ-Ⅳ度25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给予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麻醉方式选择全麻,患者体位选择膀胱截石位,双侧大腿弯曲,尽量外展,于膀胱阴道间隙注射生理盐水便于分离,于膀胱上方切开阴道黏膜至膀胱颈下1 cm,向两侧钝性分离至坐骨棘,充分暴露膀胱宫颈韧带及两侧主韧带,将两侧主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固定,阴道筋膜作荷包缝合 [2]。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阴道长度;(2)手术疗效,采用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简表-12(PISQ-12)评价[3];(3)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数据实施统计处理,软件选择SPSS21.0,计量资料组间比对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对采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对比有统计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阴道长度

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4.65±10.25)min,術中出血量为(83.23±10.11)ml,尿管留置时间为(5.01±1.15)d,住院时间为(6.79±1.12)d,术前阴道长度为(5.25±0.24)cm,术后阴道长度为(6.06±0.33)cm,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 手术疗效

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中仅1例于术后复查时发现轻度膨出,其余46例均无膨出,1例术后出现阴道异物感,对日常生活无影响。30例患者术前无性生活,平均PISQ-12评分为(13.68±1.12)分,术后19例患者无性生活,平均PISQ-12评分为(16.06±1.26)分,手术前后PISQ-12评分比对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除14例因年龄过大基本无性生活外,2例患者反映性生活困难,2例反映对性生活存在恐惧感,1例患者出现性交疼痛,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自行好转。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有所升高,盆腔脏器膨出是比较典型的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患者产次、年龄、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过去临床诸多手术方式因改变盆底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治愈率低、复发率。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可将肌肉、神经及结缔组织作为整体动力系统来实现解剖结构与功能的重建,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方式选择经阴道途径,因此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且手术费用较腹腔镜手术低,麻醉相对较为安全 [4]。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对直肠无直接作用,可有效促进阴道闭合,既有效保留了阴道深度和宽度,同时在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同时实现了阴道功能的恢复[5]。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到,47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4.65±10.25)min,术中出血量为(83.23±10.11)ml,尿管留置时间为(5.01±1.15)d,住院时间为(6.79±1.12)d,术后阴道长度明显增大,与术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可达97.8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PISQ-12评分明显升高,与术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综上,采用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 热孜婉古丽·吾布力,玛依努尔·尼牙孜,昆多孜·乌赛那洪.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膨出32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4,44(8):79-81.

[2] 佚名.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7,26(6):55-58.

[3] 汪培青.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5):5627-5628.

[4] 刘莉娟,岳青芬.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90-91.

[5] 刘影.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