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3-02沈世洪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并发症

沈世洪

【摘 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类:对照组(n=33,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法),观察组(n=33,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后出现表皮过敏、术后感染以及骨头外露等发症的总几率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54.5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的创伤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p<0.05)。 结论: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小创面,提高了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创伤感染;并发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42-02

骨科创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疼痛以及运动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骨科创伤面软组织被破坏后,长时间的暴露导致创面周围的软组织极其容易被感染,影响愈合的进程,若不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导致反复感染,严重者会出现骨髓炎,甚至会面临截肢的危险[1]。本研究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所选的6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25~75岁,平均年龄(26.13±7.74)岁;受损部位:跟腱断裂9例,骨盆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27.07±6.82)岁;受损部位:跟腱断裂8例,骨盆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8例。两组间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别(P > 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法。首先,对患者的创伤面进行清理,将创面的异物、坏死组织以及腐肉进行清除,但要保留骨膜和血液供应团组织;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进行消毒,对于已感染的部位则选择敏感抗生素清洗;最后,对创面进行修复、缝合、上药、包扎;约每1-3天换药一次,具体需结合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连续治疗两个月。

[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首先,对创面的异物和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接着封闭创面;然后,根据创面的大小剪裁合适面积的敷料,可适量加大敷料的覆盖面。创面与敷料间要紧密贴合,禁止缝隙的存在;最后,将引流管从正常组织的边缘处引出,接通负压,引出气体和液体,贴膜下未出现漏气声则表示表面封闭良好,反之则表明封闭不足,需重新处理;根据创面的大小和恢复情况进行治疗,一般连续治疗10-40天即可,且治疗过程要严遵医嘱。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统计记录;

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出院时创伤面积的统计记录;

③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统计记录;

1.4 统计学

文中所有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x检验)、计量“x±s”(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表皮过敏9例(27.27%),术后感染6例(18.18%)、骨头外露3例(9.0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表皮过敏2例(6.06%),术后感染1例(3.03%)、骨头外露1例(3.03%),详情见表 1。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的创伤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详情见表 2。

对照组治疗痊愈2例(6.06%)、显效9例(27.27%)、有效14例(42.42%)、无效8例(24.24%),总有效为75.76%;观察组治疗痊愈15例(45.45%)、显效11例(33.33%)、有效6例(18.18%)、无效1例(3.03%),总有效为96.96%,詳情见表 3。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由德国首创的先进医疗科技,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结合创面与负压引流敷料,引流管从正常组织的边缘处引出,连接负压开关,实现连续、封闭、引流,能有效缓解创面的水肿,达到清洁脓液的目的[2]。此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使用的材料是PVA泡沫,该薄膜作为创口敷料能维持表面的湿润,使创面环境与生理特点相近,且此薄膜便于观察病情,从而减少盲目的换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对创伤面的影响[3]。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后出现表皮过敏、术后感染以及骨头外露等发症的总几率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54.5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的创伤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p<0.05)。

由上所述,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创面,提高了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兴东, 邬夏荣, 张俊凯, 肖芳.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 2019, 40(03): 602-604.

[2] 王堃.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5): 76.

[3] 黄解元, 陈艳, 莫雄.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0): 2299-2301.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并发症
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应用开放植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