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护理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0-03-02张贞杨文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头颈颌面情志

张贞 杨文玉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住院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护士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责任护士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SAS)以及抑郁(SDS)情绪。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忧郁情绪,在术后治疗及康复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情志护理;口腔肿瘤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185-01

情志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 异常的情志会使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血不和而生病, 或使病情加重。本文通过对98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的研究,结合中医七情致病理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采取相应的情志调护措施[1-3],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住院患者9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为55士2.15岁,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家庭支持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护士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责任护士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模式。

1.2.1 辩证施护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收集并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基本情况,并对患者的忧郁及焦虑水平进行评估,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担忧的问题和对疾病的态度,分析患者的情志异常中的哪一种,采取辩证施护。

1.2.2 情志相胜 有意识地激起患者一种暂时的情志,去战胜、制止、克服另一种偏激的情志, 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怒”。恶性肿瘤的患者常有厌世情绪,如对于暴躁易怒患者可先引导其回忆忧伤往事,但切不能让其过度伤感,待患者平复心情后,与过度悲伤患者共同采用“喜胜悲”的方法干预,引导其意识到手术成功的喜悦,告知治疗方案可达到的最好预期,并嘱家属增加陪伴,让患者振作精神,克服忧虑,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手术依从性。

1.2.3 清净养神 提醒病人保持清净的心态,使其少思少虑,排除杂念,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其次,还要给病人创造能够清净养神的客观条件,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如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病房轻音乐会”,借助悠扬的音乐表演缓解患者及家属就医时的焦虑情绪,舒缓压力;与医护人员共同种植绿色盆栽植物,即增加了医患沟通亦可放在病室中,陶冶情趣。

1.3 观察指 运用SAS(焦虑自评量表)[11]及SDS(抑郁自评量表)[12]对两组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前后的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范围0~100分; SDS评分: 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x2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进行护理前,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组护理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都有所降低,并且研究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进展和预后。由于肿瘤发病突然,患者常产生悲愤情绪,情绪激动暴躁,迁怒他人,不配合治疗,有部分患者因无法面对死亡的恐惧和威胁会选择结束生命的极端方式来摆脱压力,逃避现实。通过引入中醫情志治疗理念,加大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通过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及注意力转移,鼓励患者参与集体活动,调节患者焦虑抑郁的心情,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消极、抑郁、恐慌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疗效起着积极影响。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情绪与病情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七情”为致病因素之一,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怒伤肝、喜伤心。因此,积极疏导患者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情志护理就是通过对患者的情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责任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利用认知干预排解忧思,患者的担忧、怀疑情绪主要源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沟通交流,倾听诉求,解答疑问,加强患者对肿瘤和治疗方法的认知度,使其消除疑惑,建立对医护人员信任,从而配合治疗;同时通过专业医务社工的病房探访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给患者家庭带来温暖和心理慰藉。

4 小结

综上所述,对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且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中国肝癌研究现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 8(1):60-63.

[2] 谋善芳,邹静,冯凤. 护理理论精要[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 孙桦.晚期肿瘤放化疗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4):708-709.

猜你喜欢

头颈颌面情志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STK1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小儿头颈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颅颌面牵引成骨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