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原发肿瘤达病理完全缓解者的病理特点分析

2020-03-02于辉冯珊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直肠癌

于辉 冯珊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取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原发肿瘤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3~2017.4收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新辅助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原发肿瘤均达到pCR。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51例(占82.3%)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为溃疡型病变;8例(占12.9%)肉眼观察未见有肿瘤残留,仅呈现皱缩样或瘢痕样改变;3例(占4.8%)表现为隆起型病变。此外,经过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仅有2例(占3.2%),未有一例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本组62例患者两年的生存率达到100.0%。结论:对于直肠癌患者,通过实施新辅助治疗,不仅可促进其原发肿瘤达到pCR,而且还可大大降低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原发肿瘤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在临床上,直肠癌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为中晚期,其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结肠疾病史等。直肠癌疾病在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体重显著减轻、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1]。临床以往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方法,但复发率比较高[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新辅助治疗技术也得到显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了直肠癌的治疗中,有效缩小了患者的原发肿瘤及肿瘤病灶,在将肿瘤分期及复发率大大降低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远处转移[3]。本文以我院62例实施新辅助治疗后,原发肿瘤达到pCR的患者为例,就其病理特点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62例直肠癌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3~2017.4。其中男、女各有40例、22例;年龄在30至75岁区间内,平均51.7岁;肿瘤下缘与肛缘之间的距离在2至9cm的范围内,平均4.1cm。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前,19例患者的CEA(癌胚抗原)水平超过5ng/ml;临床分期:4例cT2期,32例cT3期,7例cT4期,10例cN0期,6例cN1期,3例cN2期。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治疗与根治性手术治疗,并且经手术证实,其原发肿瘤均达到pCR。

1.2 治疗方法(1)新辅助治疗。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展开同步放化疗,放射总剂量控制在42至50Gy范围内。其中,采用单药卡培他滨方案的有27例,采用Xelox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有35例。在新辅助治疗结束至根治手术间隔周期方面,13例不超过6周,25例间隔6至8周,24例超过8周。(2)手术治疗。按照TME的原则对所有患者展开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中23例行低位前切除术,37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例行肛门局部切除术。(3)术后辅助化疗。手术结束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有28例(包括7例采取单药卡培他滨方案,19例采取Xelox方案,2例采取Folfox方案),34例因无法耐受或医师建议等原因,未接受辅助化疗。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本组62例患者中,51例(占82.26%)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为溃疡型病变;8例(占12.90%)肉眼观察未见有肿瘤残留,仅呈现皱缩样或瘢痕样改变;3例(占4.84%)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其中,病变最大径为0.15至7.0cm,平均2.3cm。经复阅证实,患者病理切片显示未有肿瘤细胞残留,镜下显示42例为纤维化伴慢性炎细胞浸润,20例为不含细胞的黏液湖成分。此外,本组62例患者共检出681枚淋巴结,3例行局部切除,未能明确淋巴结的受累情况;9例淋巴结内发现转移癌。

2.2 患者隨访情况 经过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仅有2例(占3.23%),未有一例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本组62例患者两年的生存率达到100.0%。

3 结论

全系膜切除术为临床以往常用来治疗直肠癌的方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其病情,但依据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当前,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临床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为新辅助治疗联合根治性手术,不仅能够促进保肛几率的提高,而且还可有效降低肿瘤分期,积极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4]。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其原发肿瘤与区域淋巴结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原发肿瘤会衰退、缩小,甚至还会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同时,区域淋巴结的体积也会明显缩小,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数量也会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5]。因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临床在治疗淋巴结为阳性以及临床分期为T3至T4期的直肠癌患者时,首选新辅助治疗+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术后辅助化疗的综合疗法。

此外,有研究表明,接受局部切除术,并且证实为原发肿瘤pCR的直肠癌患者,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依据比较高,倘若未能采取及时的根治术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疾病复发或肿瘤转移。

综上所述,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实施新辅助治疗,不仅可促进其原发肿瘤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而且还可大大降低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目前,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根治性手术为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李全营,杜冰豫,秦长江,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完全缓解后的临床策略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7,25(09):434-436.

肖毅,陆君阳,熊光冰,等.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状况与生存预后的关系[J].中华外科杂志,2014,5(02):99-104.

李建科,张轲,胡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临床相关因素探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8(03):247-249.

王晓辉,周力,李小军,等.不同部位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08):1224-1228.

卢召,程璞,苏昊,等.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者的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05):719-721.

猜你喜欢

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TEN和Notch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