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式创新初探

2020-03-02程春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

程春华

【摘 要】目的:在此新医改力度不断增强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提高内部医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纵观现阶段部分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可知许多医师的素质均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对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管理,这一过程中,同样要对培训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满足中医儿科医院对于人才的需求。方法: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了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交流创新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其专业技能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也满足了岗位对于其综合素质的要求。结论:对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及管理尤为必要,这一过程中,需对培训管理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提高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隨着新医疗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医儿科医院历史的内部改革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意识到部分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基于这一形式,中医儿科医院针对性的引导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参与的规范化培训活动中,从而实现继续教育,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对培训管理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之掌握更为丰富的临床技能,进而为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经分析后,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训效果,同时也可使得培训活动秩序化开展、规范化落实,以下为详细叙述。

一、制定导师制度

中医儿科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若想保证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训管理质量,并真正实现培训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那么就要求住院医师在参与到培训后,为其提供对应的指导教师,有指导教师对住院医师在整个培训过程的表现及行为进行监督与指导,直到培训活动结束为止。这一过程中,学员与导师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也可以由基地进行统一分配。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要求导师在实践培训的过程中严禁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指导参与培训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定期完成培训任务,并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查,若这一过程中有医师存在不配合的情况,那么则要与之交流,并予以督促,通过这样的方式转变学员的思想态度,使之在参与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临床理论,并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逐步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总而言之,导师制度的建立尤为必要,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性作用,带领学员在参与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遇到困难也可及时突破难点,进而在实践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1-2]。

二、构建激励机制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创新目的的实现,需要有激励机制的保障,激励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使得教育教学方案得到逐步的完善,同时也会使得教学方式更具针对性,从而逐步实现因材施教,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参与积极性也将会被一定程度的调动,进而为培训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与创新工作的落实,要求中医儿科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定期对科室指导教师以及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对其日常工作行为以及参与培训的实际表现进行全面审查,位居前列的学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也需要给予表彰奖励,或是为其提供晋升优先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学员以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保证培训工作高效开展,并保证培训工作的落实质量。也间接的日后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工作行为予以约束,要求参与培训活动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在参与培训活动后,将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实践中,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疾病诊疗需求[3]。

三、成立教学小组

若想保证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效率,并对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要针对性的成立教学小组,和组织中医儿科医院内部专业性较强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担任教学工作,并组织各类的培训活动,引导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参与其中,并负责对参与的学员表现以及技能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之外,教学小组内部成员去做好日常工作安排以及考勤排班等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教学查房、理论授课以及病例讨论等等,使得参与培训的学员可以学习实用的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优化考核方式

在此新医改力度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培训标准,其中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评估以及培训活动的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等等,基于这一发展形势,要求在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完成后,应做好全面考核,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从日常考核、出科考核两个方面入手,保证考核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进而为日后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中医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式及创新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及为有关业内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马淑霞,任献青,张骁等.中医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3):1-2.

张桂菊,金喻.SP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7):68-71.

杨丽娟,付莉,李梅等.记忆-遗忘规律对培训中医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的效果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1039-1040.D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