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体验“基础护理操作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差异的质性研究

2020-03-02王云霞王艾青黄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沟通差异

王云霞 王艾青 黄丽

【摘 要】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操作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差异,为学校和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入访谈法,访谈16名参与8个月以上临床实践的护生。访谈提纲主要围绕护患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异,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基护操作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主要有四点差异:①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内容相对于学校教学精简;②学校教学中的操作沟通案例单一和理想化,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③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涉及更多疾病相关知识;④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缺乏人文关怀。结论: 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学校精简和调整沟通内容、开发虚拟仿真平台、安排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尽快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临床需重视护士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技能操作;沟通;差异;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177-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功底和护理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患者的需求[1]。护生作为未来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必须掌握必备的沟通技能,才能有效的与服务对象进行信息、思想的传递[2]。因此,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操作中能够合理地运用沟通技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操作,降低纠纷发生率。为了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对实习后护生的深入访谈,从护生本位角度出发,探讨“护理操作中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差异,发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期为学校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5月,采用目的和便利抽樣法,选取某高校16名实习结束的专科护生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对象样本量以信息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资料饱和)为准。访谈对象纳入标准为:①在二甲医院实习8个月及以上;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按照上述标准纳入专科护生16人,男3人,女13人,年龄19-22岁。平均20.5岁。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访谈人员由本课题组负责,访谈时间为20-30min。访谈前向每位受访者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征得其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全程访谈录音,并隐去受访者真实姓名,以访谈编号代替。访谈时间以受访者时间方便为准,地点选择在较为安静的休息室,访谈提纲中主要问题有:①你认为“基础护理操作沟通”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有什么差异?②如何缩短这种差异?③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1.2.2 资料处理和分析 访谈结束,对照录音记录形成文字材料。对所获得资料归纳整理,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①仔细阅读所有资料;②小组讨论分析出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写出详细无遗漏的观点;⑤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⑥回访受访者,向受访者反馈和解释译码;⑦对资料进行再次确认。

2 结果

2.1 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内容相对于学校教学精简 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中,为更好地完成操作,保证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沟通贯穿操作的全过程。操作前,需要到患者床旁,核对评估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并取得理解和配合;操作过程中,需要三查七对,交代患者配合要点等;操作后,要交代患者注意事项等。而这些沟通都需要时间,但临床工作繁忙,人员短缺,导致护士无足够时间完全按照教学中要求,进行操作沟通,为尽快完成操作,常省略一部分沟通内容,导致临床护理操作沟通相对于学校教学精简。护生S8:“临床由于工作繁忙、护士直接到患者床旁,关键问题简单沟通后,直接进行操作,以此来节省工作时间”。护生S6“临床操作沟通要比学校简单,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患者沟通,所以省略了很多内容”。

2.2 学校教学中的操作沟通案例单一和理想化,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 学校教学的操作沟通案例单一,学生多通过背诵沟通模板,和由同学扮演的患者反复进行沟通,这样背稿式学习,容易使护生形成固化思维,只学会了一理想案例情境下,与一位患者的沟通。而临床中,护生要面对不同的年龄、病情、职业、文化的患者,需灵活采用沟通方法,调整沟通内容,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所以,学校教学中单一的沟通案例,是无法使护生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护生S1:“学校教的口腔护理案例为高热患者,我在医院,第一次口腔护理的对象是昏迷患者,期间,我下意识地就把书本上话说出口了,也不知道如何与不同的患者进行沟通”。护生S15:“我们在临床,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调整沟通的语气语调,也会根据文化程度调整沟通用语,如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多理解不了责任护士,所以会直接和患者说我是您的管床护士”。

2.3 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涉及更多疾病相关知识 在临床操作沟通中,患者会关注与其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知识,经常主动询问药物的名称、作用。而学校操作沟通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较少,导致护生到临床后,需要查阅文献、咨询带教老师后,才能自如的向患者解释。护生S12:“在学校学习时候,我虽学习了药理学知识,但在学操作的时候,案例就只有那么一个,我也只是复习了这一种药物的知识,其它药物由于长期不接触,很快就将校内老师教授的内容还给老师”。

2.4 临床实践中操作沟通缺乏人文关怀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工作繁忙,多忽略人文关怀。护士较少关注患者的感受, 常忽视操作有可能给患者造成的不适、紧张、甚至恐惧感。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纠纷发生率增高。如在给病人皮肤消毒时,在学校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消毒前和患者沟通:“给您皮肤消毒,消毒液有点凉”;穿刺前和患者沟通:“给您扎针了”。通过沟通,让患者时刻感受到被关怀,增加其安全感,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护生经过十个月的临床实践,耳濡目染,人文关怀能力也出现了下降[3]。护生S3:“临床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护士少病人多,要是按照学校教的沟通来工作,一个病区三十位病人,一个病人沟通十分钟,是完不成工作的,所以人文关怀实在是做不了那么多”。护生S5:“护士工作多年,已经没有那么多激情去关怀病人,我在医院实习了十个月,多多少少受一定影响。”

3 讨论

3.1 校企合作,学校根据临床实际工作,精简和调整沟通内容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分为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通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和模拟练习后,然后再到临床实践,面对真实的患者进行技能操作。学校教学是临床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必经之路,学校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实践学习。所以,为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中基础护理学操作沟通能力,学校教学必须要贴近临床实际工作,根据临床实践工作情境,适当精简和调整沟通内容,来克服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短缺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患者做详细具体的沟通。

3.2 护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

在学校教学中,护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换位体验护士和患者的角色,进行沟通模拟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沟通实践,以此来提高自身沟通能力。但是,模拟环境毕竟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未面对真实的患者,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护生在结束校内的理论学习后,学校联系附属医院,安排护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护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面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沟通,掌握和特殊患者如意识障碍,情绪比较激动等的沟通技巧,帮助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

3.3 重视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自南丁格尔创立科学的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人的关怀照护却是护理学永恒不变的主题[4]。人文关怀让冰冷的护理有了温度,可以说“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护理的本质即“关怀”。所以,除了重视校内的护理人文教育,临床医院也要重视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将学校所学的人文关怀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学习中,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使护生逐步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李希科,赵文慧.护患沟通[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

[2] 李爽,陆丽华.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在护生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18,1:169-171.

[3] 王云霞,金瑞华,栗晓坤.本科护生实习前后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差异分析[J].国际护理学,2017,39(6):1278-1280.

[4] 史瑞芬,陳瑜,翟惠敏.哲学视域下的护理人文关怀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3,28(20):1-3.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沟通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