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03-02陈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陈辉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SBP、DB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以及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厄贝沙坦;非洛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血压水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的情况,长时间的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导致其小动脉内膜的压力负荷增加,进而可导致其发生小动脉内膜玻璃样变和血管壁重构[1]。本文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5.36±8.98)岁,病程3个月-23年,平均病程(10.11±2.18)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0-86岁,平均年龄(55.43±8.79)岁,病程2个月-24年,平均病程(10.18±2.2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调血脂、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初始计量为2.5mg/ 次,1次 /d。然后根据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为其调整用药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mg/d)。

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150mg/ 次,1次 /d(晨起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療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DBP)降低至70~90mmHg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DBP降低10~19mmHg或收缩压(SBP)降低30mmHg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DBP、SBP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以及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以血压水平升高为特征,且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90%左右。遗传、肥胖、饮酒、精神紧张、低钾及高钠饮食均为导致其危险因素。非洛地平作为二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选择性扩张小动脉,且对心肌无明显抑制作用,不会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其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发挥促尿钠排泄、利尿等作用,且可增加心脏指数及输出量,降低后负荷,对前负荷、心脏收缩功能、心率影响较小[2]。厄贝沙坦作为治疗高血压一线药物,可有效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特异性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选择性抑制AngⅡ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阻碍血管收缩,减少醛固醇分泌,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其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肾上腺素分泌,阻滞AngⅡ所致血管收缩效应及高血压,提高水、钠排出量,降低血容量,使血压下降[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综上所述,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刘明志.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6):98-99.

张伟,孙贺.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药品评价,2018,15(13):52-54.

秦广民.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2):25.65.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