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希腊雕塑的浅谈
2020-03-02李娇娇
【摘要】该文重点对希腊雕塑中包含的创作因素进行了分析、研讨,认为希腊雕塑的完美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运动旋律以及生命力的支撑上。希腊雕塑作品形体的呈现可以引起观者情感上的共鸣,但这种极富感染力的神秘因素并不仅在于形体的表达。如果从雕塑背后的创作因素出发,也可以作为深入理解希腊雕塑作品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运动;生命
【中图分类号】J309 【文献标识码】A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希腊的艺术在世界历史上耀眼夺目,如果无法透析希腊艺术也就无法着眼于现代西方的艺术。 希腊艺术中最为辉煌绚丽的必是希腊的雕塑作品,其雕塑作品的风貌受本土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希腊神话为题材,体现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蕴含静美、和谐的优雅之态。
一、希腊雕塑中的文化因素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希腊的文化具有希腊性的特征或者说希腊风,用来概括希腊人的共性、语言、宗教、风俗、血统。现在希腊风成为一种文明的符号,也是一种为文化艺术所信奉的价值观和理想,希腊雕塑就在这种背景中产生并带有这种文明符号。哲学、戏剧、民主、政治,这些希腊语和概念都是直接从古希腊的文化沿袭而来。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根源要去经济中寻找,在经济的动力下促进了希腊城邦的发展和建设,这种动力就是希腊雕塑艺术成长的基动力,也是希腊艺术产生的土壤和精髓。
希腊人对理想世界的激情和渴望导致了一次次的城邦之间的纷争,城邦内部的冲突对立也激发了野性的内部争斗。希腊公民对城邦的迷恋十分强烈,这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成为一股强大的洪流,这种极其强烈的情感甚至被称作为性欲,他们对于城邦的激情是人们所难以想像的。希腊雕塑的精神面貌中呈现的野性,就源于这种对城邦的极度爱恋,这使得他们把情爱放到一边。高度凝结的对于城邦的热爱,上升为最高的精神追求。这种极度对立的世界观激励着希腊文明世界中知识、哲学及科学领域的革命,同样这些文化因素共同助长着希腊雕塑的风貌。这种城邦文明中高度集中的共同征服感和胜利的欲望,通过战争来得到实现,然后通过雕塑作品来进行讴歌。希腊的雕塑作品中以情爱为原始创作目的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来彰显某种力量上的狂野和征服的野心。
希腊人把他们对于城邦极端抽象的迷恋,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雕塑的形象往往是他们情感集中起来的物化表现,可以说雕像的完美程度已经可以诠释他们对于城邦的仰望。希腊的雕塑作品可以正面表现出希腊文化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主题。
希腊神话是艺术的土壤,也是希腊雕塑作品的创作养料。那些希腊神话中最令人迷恋和神往的就是那些神祇之间的战争。在那个没有开化的时代神话故事盛行,但那些神话并不是他们潜意识里的幻想,它们的产生都与真实的地点有着确切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神人同形同性也说明希腊的艺术受滋养于神话,而神话离不开现实生活中人的伟大形象。把人的伟岸抽离出来再赋予神的光辉也是雕塑作品中人神同源的完美呈现,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雕塑作品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希腊雕塑中的运动势感
运动是希腊雕塑作品中最为明显的展现形式,希腊雕塑是一种不以色彩为艺术趣味的展现主体,而在希腊的雕塑作品中运动就成为了视觉美的表现方式。在希腊文化中战争是影响艺术的潜在原因,同样它也影响了雕塑作品的呈现特点。在希腊的雕塑中,人们一定会被它所展现的猛烈而震撼的生命力所吸引,而这种生命力的展现就通过运动的形式得到了宣泄。希腊雕塑作品中自发的、和谐而优雅的动势如同奔腾流动的水清澈而充满力量。杨琪在他的西方美术史中提到:“雕塑,长于表现静止,不长于表现运动;长于表现空间,不长于表现时间;长于表现瞬间,不长于表现过程[1]。”而希腊的雕塑作品则把运动作为一个被孕育的生命体,能够让人在静止中感受到运动的力量,在空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淌,从瞬间想象到雕塑背后的过程。雕塑虽然只表现了静止的瞬间,但不是随便的一个瞬间,而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瞬间。希腊的雕塑作品能够让人在集中的一刻感受到雕塑本身力量的蓄势待发,无论是静美还是雄伟都将在一瞬间喷薄而出。希腊的雕塑作品以视觉冲突激起人们对雕塑作品的一个情感迸发点,让观者感觉以想象就可以触及到时间、空间以外,到达运动的高潮点以及运动的全过程。
希腊雕塑的运动因素是潜在的,但不是咄咄逼人的,其中的运动是以一种韵律集聚起来以静美之态而流动的势感。例如希腊雕塑作品拉奥孔,一个激烈、挣扎、痛苦的场面被统一在静止之中,雕像给我们呈现出极度痛苦的神情和无能为力的挣扎。痛苦的表情并不让人觉得焦躁,每一块肌肉和经脉都在挣扎中奔张。我们可以感受到蛇的力量在均匀缓慢的释放,而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一点点的被吞噬。这种静止中蕴藏的激情像是交响乐高潮前的基调,像是巨浪翻滚飞溅的浪花,雕像里面的力量和激情像是要在一瞬间挣脱束缚冲出雕像本身。
希腊的雕塑中有一种极静而动的线条感,这种线条感是在是在动势和人体的完美结合下形成的律动。这种富有动感的线条神似中国绘画艺术的美感,中国早期的绘画艺术丝毫没有笨拙生硬之感,而希腊的雕塑作品也具备这样的特点。中国的绘画中喜欢用起伏的线条,轻盈又不失浑厚,富于整个画面一种宁静和谐的运动势感。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发展史中提到:“中国的艺术家喜欢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2]。”的确,中国的艺术家会把创作的情感高度凝练后通过线条表现出来,但丝毫不失一种运动的力量感和美感。而希腊的雕塑恰好相反,希腊的雕塑家把整个运动激情和力量以及人体在运动作用下表现出的状态完美结合,最终呈现出一种线条的律动感,而这种律动就是希腊雕塑作品将运动表现到完美的产物[3]。
三、生命在希腊雕塑中的孕育
运动本身就是迷人的,但在生命表现一系列没有尽头的运动中,运动只是一个低级的阶段[4]。希腊的雕塑作品之所以能将运动演绎的极为真诚,是由于生命力的支持。生命是使雕塑作品活起来的泉眼,运动之势如同溪流不断从泉眼中涌出,奔腾升华,而生命的活力来自于情感。雕塑作品中,由于情感的释放和渲染使得作品产生的土壤不那么贫瘠,却又让雕塑作品中不断向上的态势受着情感的牵引,达到高潮。希腊的雕塑作品能够在一个时刻把观者感动,且连同观者的情感一同卷入强烈的艺术情境中。希腊雕塑作品中所具有的最原始、强烈的情感极具感染力,他带动雕塑的旋律,刺激和操控雕塑内在的某种运动压抑,希腊雕塑作品中情感的喷薄就是运动的导火索。生命力必须触动情感的开关,雕塑作品才能在一个瞬间给观者带来兴致。每一个动势的酝酿都需从情感出发带动氛围,形成一个超乎雕塑作品表面的环境。在那个环境中,雕塑作品是活生生的人,有血肉和情感。作品本身在那个环境中可以寻找到其产生的原因、环境、情节,整个情境发生的脉络清楚的在那个环境中一幕幕闪过。冲突、激情,全部都翻涌而来,就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溅起的浪花般绚烂。就在一连串的故事演进中,情景激烈而迅猛的将要冲向高潮的时候,忽然一切都静止让人猝不及防。所有的力量都被集结到一个临界点,将要喷薄欲出的时候被毫无预知的终止,于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雕塑作品就被呈现出来。只有把冰冷的石材赋予生命感才能使形象活起来,希腊的雕塑作品就具有这样的魅力。
希腊的雕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滋生,然后在一种充满情感的生命力中進行演绎、运动。如果没有生命力,作品就会失去运动的力量,然后止于瞬间,无法带动人的情绪,在静止中黯然失色。希腊的雕塑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保持这种神秘静美的高度,就是源自于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动感,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杨琪.西方美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
[2]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81.
[3]卡尔.瑟斯顿.西方绘画基因[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78.
[4]卡尔.瑟斯顿.西方绘画基因[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88.
作者简介:李娇娇(1992-),女,汉族,山西晋城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