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指挥之我见

2020-03-02毛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合唱

【摘要】合唱,是由多人完成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人的组合,是心的共鸣,是灵魂的共振。合唱以最丰富、最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通向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撼。而合唱指挥则是合唱团队的灵魂,他既是合唱团队的指导者,又是合唱团队的排练者,更是艺术总监,负责对合唱团队进行训练、选定曲目、指挥排练和进行演出的工作。因此,指挥的水平高低决定着一个合唱团队的水平高低。由于合唱是一门参加人数众多的群众性歌咏活动的群体艺术,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精致的要求和自己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倡导和谐社会,强调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合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大中学生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指导工作,认为合唱对于提高大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业余合唱水平的提高,对于合唱指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合唱队的组建、合唱队的队形、声音的训练与声部的平衡、曲目的选定、作品的处理与风格的把握、指挥对作品的诠释和手势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年轻的、从事群众歌咏活动的、合唱指挥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实用经验。

【关键词】合唱;组建合唱队;合唱指挥;声音的训练;手势设计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罗伯特·舒曼在《音乐家生活守则》里说:“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管弦乐队和合唱队”。匈牙利民族音乐家,教育家柯达伊也说:“一切乐器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歌唱的教育之上”。声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合唱队,而今天像“我要上春晚”“中国好声音”“声入人心”之类的直播赛事如火如荼,相比之下,我国对合唱的认识还停留在“歌咏比赛”的层面,合唱在中国广大地区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合唱,是由多人完成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人的组合,是心的共鸣,是灵魂的共振。合唱以最丰富、最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通向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憾。而合唱指挥则是合唱团队的灵魂,他既是合唱团队的指导者,又是合唱团队的排练者,又是艺术总监,负责对合唱团队进行训练、选定曲目、指挥排练和进行演出的工作。合唱指挥应用他精湛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把合唱队员紧紧地团结在自已周围。因此,指挥的水平高低决定着一个合唱团队的水平高低。而合唱又是一门参加人数众多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因此,还要求指挥者有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和外联攻关能力。合唱艺术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精致的要求和自已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倡导和谐社会,强调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合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大中学生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指导工作,认为学生们在合唱训练、排练、演出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音乐知识,而且更能在合唱的音乐中体验到:激越、壮阔、炽热、舒展、深沉、秀丽、恬静、悲哀等等心理历程,使心灵受到净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获得许多人生的启迪。对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广大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雅艺术的需求,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起来了。各大中小学的合唱团、各地方的合唱团、各种形式老年的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越来越多。各种合唱指挥的教科书也应运而出。随着我国合唱水平的提高。对于合唱指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对合唱艺术的要求是不高的,尤其是高师音乐院系对合唱指挥课是不够重视的,经常上成合唱课,而指挥课则只讲基本图式,不讲合唱队的‘组建和声音训练,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中小学合唱指挥的教学工作。有相当一些音乐教师由于不能驾驭合唱艺术作品,形成无法运用合唱艺术这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合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良现象,使得合唱艺术这种富有非常之魅力的艺术形式在学校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生们处在变声阶段,有的教师在声音的训练、各声部的平衡、演唱风格的把握等等方面能力较差,使得学生不喜欢合唱、更不愿意唱合唱。使得中学成了合唱艺术的沙漠。要改变以上局面,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提高合唱排练能力和合唱指挥的能力。其次,要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合唱教学活动也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合唱教学是课堂声乐教学的延伸。音樂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们从这门艺术门类中吸取更多养分。合唱指挥教师应注重中外优秀合唱作品的挖掘和精选,并且注重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合唱作品。再次,合唱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双重性很强的学科,绝大部分情况下,它是以活动课方式开展的。因此,合唱教学本身带给指导教师的一些较为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注重指导教师本身专业修养的提高,研究提高声乐演唱技巧的方法,研究各个声都平衡的训练方法,研究合唱指挥的手势,研究合唱曲的选定和演唱风格的把握等等。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已对合唱指挥的体会:

一、合唱队的组建

一个合唱队的组建,首先,合唱队员的素质很重要,不是人人都能唱合唱。要选择嗓音条件、音准好的,形象气质、乐感好一些的;爱好音乐,尤其是喜欢合唱的;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的。其次,低音声部是关键,就象建房子打地基-样。要选音准好的,音色混厚一些的来唱低音声部。从音响和混响的角度,从声音的饱满度和和声学根音的力度出发,首先考虑低音声部的人选。低音声部决定其他声部的人数:一般情况下,混声合唱队,男高音声部比男低音声部多2-3人,女高音声部比男低音声部多3-5人,女低音声部比男低音声部多1-2人,这样各个声部容易达到平衡,不至于出现某个声部特别突出。以60人的混声合唱队为例,男低音声部13人,男高音声部16人,女低音声部14人,女高音声部17人。

同声合唱队的组建与混声合唱队大至相同,低音声部、中音声部、高音I声部、高音I声部。如果低音声部很棒,其他声部就应相对增加人数。童声合唱则不同,多数是三声部或二声部合唱,一般情况下三声部两头大,中间小,高音声部比低音声部人数稍微多1-2人,因为旋律声部应突出一点。二声部的合唱队,高音声部人数稍微多3-5人。

二、合唱队的队形

在合唱队队形的编排时,让音准好的队员站在中间或第二排,起着稳定作用,避免跟着其他声部跑了;从声音的和谐方面来说,可以起到融合的核心作用。让形象身材好的队员站在第一排,能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增加艺术美感。一般情况下高个站中间,矮个在两旁,成扇形。第一排女高音声部右脚在前面,成丁字步;第一排女低音声部左脚在前面,成丁字步。中间向里凹一点,两边向外凸一点,成半圆形,声音才能集中在一个点上,舞台艺术上也更为美观。

总之,合唱队队形的编排,要有利于声部之间的倾听、合作;有利于指挥与合唱队的协作、交流;有利于演出时声音的协调、声部的平衡;有利于节奏的吻合、音色的对比;有利于音响的效果和整体的表现;有利于美观和舞台表演。至于合唱队的排列,很多文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只是根据有些作品的演出需要,可以采取不规则的站位站法,使合唱特有的的魅力和丰富的混响表现得更完美。

三、声音的训练与声部平衡

因为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只能是-种杂乱的声音混响,无法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那就更谈不上艺术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和谐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合唱声音的统一,声部平衡决定了合唱队演唱的水平高低。因此,合唱指挥必须具备声乐知识和音响学知识,就像管弦乐指挥必须了解乐器学一样。合唱指挥必须熟悉声乐艺术,了解各个声部的音色特点。他还需要具备很好的声音鉴赏能力,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分辨各种声音的优缺点,懂得如何去纠正不良发声,懂得如何达到声部的平衡。

于是在开始训练时:我用喊嗓的方法,训练学生掌握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使声音结实、统一;用哼鸣和“mu”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学会用共鸣歌唱,特别注重高音区的头腔共鸣和低音区的胸腔共鸣;用四声部的发声练习和练声曲,训练声音的和谐;用由低至高层层递加的训练方法,达到各声部的有效音域;用纯呼吸练习和长音的四声部练习,教学生学会歌唱呼吸和掌握合唱特有的循环呼吸方法;用带节奏朗读歌词的方法,训练学生准确的咬字和吐字。在排练时:先分声部练习,使他们可以更快地唱好各自声部的旋律。当听到哪声部发声不正确,哪音错了,及時教他们改正。特别是男女低音声部,音准更为重要,记住自己的旋律,这样就不会跟着高音声部跑了。然后再把四个声部合起来练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调理好各个声部的音色和音质,掌握好各个声部的音量平衡和力度控制。在排练时,还应教学生学会正确的站立姿势,使发音器官符合演唱的需要;还应要求学生面部表情柔和自然、略带微笑,保持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

四、曲目的选定

曲目的选定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根据合唱队的成员年龄,大、中、小学生,中年还是老年;其次是合唱队的性质,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还是混声合唱;再其次是合唱队的演唱水平,业余还是专业;还有合唱队人数的多少;再有就是指挥的驾取能力和指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演唱什么样的曲目,当我们选定好合唱作品后,就要研究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增进对词曲的理解,以便对合唱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五、作品的处理及风格的把握

合唱指挥在选定好合唱曲目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对作品的分析研究,这是做好作品艺术处理的前提。首先阅读乐谱,分析作品创作的年代与背景,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然后是了解作品的形式、风格、内容,是主调和声式的,还是独唱伴唱式的,还是复调式的;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是传统艺术歌曲还是新创作歌曲,是民歌改编还是歌剧选段;其三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和声、织体、写作手法,找出段落之间的变化与衔接;找出主旋律线条,和声背景的功能色彩,找出作品的高潮部分,设计如何推向高潮、突出高潮;其四找出作品的重点,音准与节奏的难点,怎样处理;其五根据作品的内容出发,选择适合的歌唱方法,正确塑造音乐形象,然后以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对作品进行处理;其六应采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总的情绪基调是什么?用什么呼吸换气方法、统一气口?其七设计表演动作,演出服装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合唱指挥应做的案头工作。

在作品的风格把握方面,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古典”乐派的严紧、舒展,“浪漫”乐派的热情、多变,“印象”乐派的较慢、温和,民族乐派的有地方特色,现代作品节奏明快,丰满雄壮、充满活力。

六、指挥对作品的诠释和手势设计

指挥对作品的理解、风格的把握,从音乐形象的塑造,意境的描绘,氛围的营造,到乐思的动律,感情的内涵,整体气质高度一致的诠释,都必须在指挥的一招一势中细腻、准确的体现出来。手是指挥的工具,指挥凭借着一双手刻画音乐作品,统一歌唱,调动合唱队员和指挥进入同一个意境和情绪,共同完成表现音乐的任务。

指挥的手势设计内容包括:全曲的速度和力度变化,色调的处理,呼吸换气方法、气口,各声部的起止处理,高潮的动作如何感染每个合唱队员,手势的形象感、呼吸感如何带动合唱队员.为了充分表现作品,可以用一些独特的指挥手法,使演出获得成功。一部作品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自已独特的、个性化的手势,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随着作品音乐的进行,什么样的手势,提醒哪个声部的进入;哪个声部唱的是旋律,哪些声部担任伴唱或背景音乐;节奏有什么变化?调性、调式有什么变化?有些什么特殊的处理?吐字咬字有什么特殊要求?力度变化上从很弱(pp)到特强(ff)六个挡次手势变化和强弱(fp)的手势,都要设计好,一旦设计好后,就要相对固定下来,不要太随意改变,特别是预备拍和收拍的手势要明显准确,让合唱队员熟悉指挥的手势,演唱时会更统一。当然,也允许合唱指挥的临场发挥,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唱指挥必须了解各个时期音乐作品的特色、各个时期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风格,才能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并根据音乐作品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来设计自已指挥的手势。如:印象派的作品缺少紧张度和明晰的节奏,顿音和强音也不多。因此不能有过分的强拍,力度幅度较小而温和,指挥这类作品时动作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尖锐。近代合唱作品的节奏是服从与于歌词的抑扬顿挫的,因而有时不能依照有规律的拍率来进行,而必须通过重音记号来改变强弱的先后规律。指挥这个时期的合唱作品,不能按-般的图式来设计动作。当然基本图式不能改变,但由于强音不一定在强拍上,所以除了手臂的动作外,还必须辅以肩部或大臂的反射动作。如果分拍的后部分是强拍或重音,那就要在前面的部分予以有力的反射动作。如:弱起和后半拍起。

指挥的手势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有生活,要充满感情,不能机械地打拍子,既要有漂亮的图式,又不受其束缚。两只手的指挥语汇应非常丰富,手指、手腕、手臂完全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抒情时,手臂柔和细腻;激昂处,手势刚劲有力;悲伤处,手势入泣入诉;欢快时,手势跳跃活泼……他的手应是各种性格、各种情绪的运行。如:慢动、快动、软动、硬动等等。但动作不能过分,应把音乐线条、旋律起伏、节奏变化、力度强弱、刚柔对比、色彩浓淡、和声配器,都表现得恰如其分。一句话,指挥技巧只是表现作品的艺术手段,而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才是目的。因而在指挥时不能故意炫耀和卖弄技巧,因为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如果把指挥手势和动作弄得花里胡哨,象个蝴碟飞舞,那就喧宾夺主了。因此,指挥技巧手势是为表现作品服务的,要讲究音乐的完美,艺术的特色和完整性。要朴实、深刻、感人。

综上所述,合唱指揮除了应当具备有精湛指挥技巧、较高的艺术修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严格而又亲和的合作风格等等以外,一个好的合唱指挥还应当具有:1.音乐的灵感,善于捕捉音乐各要素和领悟音乐的内涵;2.形体感,善于调整和运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做到动作的准确性和美观的可视性;3.控制感,善于调动合唱队对音乐的表现欲,能够驾驭音乐的张弛,能够整合合唱队的音色;4.经过合唱指挥基础动作的专门训练,在各种动作训练过程中,尤其是对拍点和预备拍动作的熟练掌握;5.必备的音乐知识,懂得声乐、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复调、多声部织体构成;6.会演奏钢琴。

希望正在从事合唱指挥和将要从事合唱指挥的人们,勤奋好学、严肃认真、辛勤耕耘,使我国的合唱艺术,广泛而深入地随着推动社会变革、进步和完善的伟大实践,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国权.陈国权教合唱指挥[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6).

[2]杨长安,周跃峰.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

[3]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田晓宝,江柏安,周新华.合唱教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1).

[5]陈万桢,陈弃疾.合唱[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5(6).

作者简介:毛娟(1957-),女,汉族,安徽,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前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本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合唱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
浅析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情感激发的影响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