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力复兴
2020-03-02刘刚
【摘要】古城是一种特殊存在的集合体,并且古城的特色不仅仅依托建筑风格以及自然风貌等物质环境彰显出来,古城非物质文化也同样可以彰显出古镇的特点。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加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古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关键词】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复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城镇化以及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历史古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不合理开发,就为历史古城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古城不仅仅为人们程现出一个良好的物质空间,同时还展现出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另外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历史古城传统生活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灵魂,是以,在保护历史古城过程中,保护古城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古城独具的特色
(一)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我国的历史悠远流长,历史古城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其中有很多古城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古城有着美好的自然环境,同时还将历朝的名胜古迹以及极具特征的传统风土建筑完好的保留下来,展现出了广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二)数量多且极具传统特色
我国土地辽远壮阔,且有很多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以,我国的城市类型也就比较广泛。无论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或者是边疆城市以及海边城市,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历史上将这些城市分为都城、州城又或者是县城,并且所具备的历史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历史古城的数量多且复杂同时又极具传统特色,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只有少数存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蕴含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同时期的民族特色保留下来,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超越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以及世界观展现出来,同时影射出各民族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时代的生活和该时代的整体状况。
(二)蕴含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充足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将不同得的民族智慧以及工艺创造力展现出来,进而让人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为珍贵的地方。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和不同的民族发生碰撞,并且和许多民族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和谐友善的局面,这种局面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特异性。
(三)蕴含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和创造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是将来人们收集相关科技资料,了解并掌握科技信息的有效方式,是以非物质文化遗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四)蕴含经济价值
在做好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宜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当地的经济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護传承与现代化经济有机结合,适当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产品,将其在市场中不断推广,进行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除此之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逐步发展成文化产业等等,进而将传统文化转变成经济价值。
三、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活态性,将人作为传递媒介并代代相传。譬如传统的手工技术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本家族代代相传,不断实践和剖析才产生的成果,手工技术得以源远流长离不开传承人的发扬。又比如说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庆和民族礼仪等等,尽管这些可以依靠大家传承下来,但是只有非常熟悉其中道理的传承人才能将民族的风俗习惯完整且精准的展现出来。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中之重就是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传承人,针对历史古城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这些措施。第一,利用赋予相应称号的方式来认同传承人,并且有效的吸引新的传承人。第二,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经济方面的补贴,这些补贴并不是予以个人的,而是给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组织。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些经济补贴加大对新传承人的培养以及进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第三,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按其举办民族特色的歌舞会或者其他活动,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充足的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将这种无形遗产再次展现出来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形遗传的传承阻碍重重,这些无形遗产非常容易伴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或者消失。是以,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媒介来支撑其保护和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可视化,可视化就是将非物质文化当中隐含的内容利用其它形式进行表达和说明,简而言之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富含的无形历史文化内蕴和有形物质媒介结合起来,通过有形物体表达出来,进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1.陈设和展示
陈设和展示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路径,例如在对古城进行规划过程中,设置专门的手工工艺制作展示景区,将传统工作作为古城的支撑点,将手工艺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其中包括手工艺品的晕染过程、如何炼制桐油以及手工竹编等等。另外将餐饮业以及旅游业作为手工艺品的推广媒介,促进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
2.将无形遗产形象的表达出来
将家具木器、竹编工艺以及刻制碑文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各种各样的无形遗产运用雕塑或者壁画的方式表达数来,根据规划相关要求在古城中设置专门的区域,可以将传统历史灵活、形象的展现出来。利用以往商铺的旧址,增设以根雕、编制等艺术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三)利用体验的方式恢复古城的特色文化
在古镇生活的绝大多数居民都从事商品零售或者由商贸演变出来的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商业文化内蕴,同时在开展旅游也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体验式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文化旅游融合起来,利用民间艺术以及风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内容,与此同时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体验古镇淳朴的民风民俗,同时还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将古城特有的回字街作为媒介,将其与文化旅游需求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还原古城中具有传统特色的店铺,例如大染坊、制衣铺、钱庄等等。另外,将农贸市场中不会对环境和卫生造成不良影响的经营项目迁移到古城当中,例如,鞋帽服饰、手工制品等等,进而将集市的贸易作用恢复如初;根据规划增加为旅游提供服务的旅游商店和娱乐设施。除此之外创建开放的古城旅游形式,将游客吸引到古城的小巷中,体会古城的生活,感受古城的幽静,体验古城淳朴的民族特色,以及感悟民族文化的内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的魔力以及永恒的生命力充分展现出来。
(四)整体风貌的活力复兴
将古城完整的风貌展现出来,就是在生态整体性的基础上对古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力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复兴并不是古城中的某个文化艺术以及文化场地的复兴,而是以古城居民和其他地方居民行为活动以及物质状态之间差别为基础,对整体风貌的活力复兴。例如,针对整体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镇可以阶段性的贯彻落实保护措施,循环渐进的优化古镇人地和谐的风貌,促使古城的历史韵味更加吸引人。
(五)创建生态博物馆
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一个具有永久性的组织,将古城创建成生态博物馆,也就是将古城作为生态博物馆的空间,进而对古城中的自然遗产以及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生态博物馆注重的是利用文化遗产原始发展的地区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以及其得以生存的环境,将文化遗产的地区化传统展现出來。在初建生态博物馆的时候,可以设置历史变革、风俗习惯以及民间技术等展示区,可以将古城的所沿袭的各个朝代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等相关的人文信息全面的展现出来。在生态博物馆深入发展时期,将古城作为生态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及动态的保存在该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中。另外,让当地的居民加入到古城的生活当中,例如居民的婚嫁以及祭祀等风俗习惯,进而感受地地道道的古城民宿文化。
四、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研工作者周干峙老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源”通过琳琅满目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加径直的了解到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传统文化和艺术创造力,同时还能透彻了解当地人们的民风民俗。只有不断的对古城进行解读和研究,才能确保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复兴。
参考文献:
[1]孔雷.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9(18):16-17.
[2]何柳.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分析江西永新盾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18):3-4.
[3]唐保平.“非遗”保护理念下满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4):140-144.
[4]陈立朴.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6):185,187.
[5]陈莉.提升非遗生命力,复兴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J].大众文艺,2017(17):6.
作者简介:刘刚(198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馆员,研究方向:群文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