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写作前胸有成竹

2020-03-02唐一伟王瑞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谋篇题眼选材

唐一伟?王瑞光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仅因为它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高,也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工具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格外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前我们的写作教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如何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着手教学生学会构思,让学生在写作前做到“胸有成竹”。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像做菜,要想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就必须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菜,要选用怎样的烹饪方式,要选取什么食材,如何合理搭配这些食材。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构思,大体可以分成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这四个环节。

一、审题

审题就是在写作之前审明题意的过程,是写作的第一关。在平时的写作练习或检测中,我們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有跑题的现象,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应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而审清“题眼”是审题的关键所在。

比如: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在这一篇作文的审题中,很多孩子自动忽略掉了文中的“也”字,那么他们的文章就变成了“我是一束阳光”。乍一看区别不是很大,但是细细体会就能发现,“也”是这个文题的题眼,其中蕴含着很多意味。首先,“也”字说明别人先是阳光;其次,“也”字中包含着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以前没有发觉自己是一束阳光,现在发现了;最后,“也”字中包含着发现自己是一束阳光之后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些含义,学生如果仔细体会其实不难发现,只是缺少审题的意识罢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格外重视学生的审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也、更、最、终于、真、那次”等容易成为题眼的修饰限定性词语非常敏感,题眼抓得准,作文跑题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二、立意

审清楚题目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确定作文的主题,也就是“立意”了。所谓主题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主张、态度或看法。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所以,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其决定因素就是主题。我们有些学生的文章,虽然辞藻华美、语言生动,但是言之无物,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学会立意。

立意的首要要求是“正确”,也就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

比如: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使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文题中对幸福的含义做了很多阐释,但是其中却也埋藏着一些陷阱。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幸福是攫取和占有”时,写幸福是对父母无休止的索取,是坐享其成和不劳而获。这就是一种错误立意,是消极的、落后的,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必然不合格。而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像“幸福是对学问的攫取和占有”这样积极健康的立意。

在正确的基础上,立意还应该做到新颖。比如,有学生写幸福是妈妈的唠叨。首先,“唠叨”这个词语是有一些贬义色彩的,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相似的话,这里和幸福搭配在一起,让人眼前一亮。在文章中,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妈妈的唠叨使他不堪忍受,然后写妈妈出差不在家,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反而怀念起妈妈的唠叨声。情感真挚,立意新颖。

三、选材

审清了题目,确定了主题,接下来就要选取一定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也就是作文的选材。

要想有材可选,就必须要积累材料。只有教会学

生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他们才能够做到材料的积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命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感受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而当下学生的文章所存在的模式化、模板化和胡编乱造等问题,正是由于他们不能够观察和感受生活,导致无材可选造成的,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参与生活的机会。

比如:

母爱是一盏盏路灯,为我驱除黑暗,独留光明;母爱是一根根琴弦,触动了我的心灵;母爱是一把把雨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 请以“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选取的素材都是母亲背我去医院,母亲冒雨给我送伞等。这些素材很有典型性,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却是千篇一律。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并不是生活,而是市面上某些质量不高的“优秀作文选”,这样的作文自然也就不能够感动读者。

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学生没有带着一颗“同理心”去观察自己的母亲,基于此,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在周末的时候,当一天“妈妈”,像母亲平时照顾自己一样照顾自己的母亲。在一天的洗衣、做饭、晒被子等日常琐事中,体会作为一个母亲的不易。

这种“角色互换”使学生懂得了作为一个母亲是平凡的,但更是伟大的。所以,他们变得能够去认真观察母亲为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这些事值得永远被铭记和感动。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再写作文,我发现他们的文章有明显改观,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送伞、去医院,而大多选材于平凡的日常琐事,虽然素材变得平凡了,但是描写变得生动形象了,情感也变得饱满丰富了。

四、谋篇

选对了材料还不够,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写作意图,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写作时,作者需要合理安排这些材料,这个过程就是谋篇。

谋篇的基本要求是详略得当。流水账是中学生写作中的一大通病,比如,叙事的文章,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尾,平铺直叙,毫无波澜;写人的文章,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没有重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详略不当。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选取的材料进行“取舍”,即选择最能够表现主题的部分详细描写,对于其他次要部分则略写或不写。

比如,《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中,施耐庵对武松的形象刻画: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作者用充满寒气的眼神和浓密的眉毛来凸显武松“嫉恶如仇”的性格,用宽阔的胸脯和强健的筋骨来表现他“孔武有力”的身材。相较于把武松从上到下详细具体地刻画一遍,这样写很显然能够让人物变得鲜明、生动。

我让学生把自己作文中写人的片段,与施耐庵在这里对武松的描写进行对比。学生能够发现,施耐庵选取了武松的眼神和眉毛进行详细的描写,而其他次要的因素,寥寥几笔,仅是大体勾勒;而学生写人的片段太过详尽,反而使文章变得拖沓、冗杂,索然无味。

在详略得当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言之有序。不同的文体结构和布局往往不同。比如,记叙文常用的行文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的常用结构有总分(总)、并列、递进;说明文则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而散文虽然没有固定的结构,却要求形散神不散。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动笔前就能在心中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这样就不至于条理混乱,写得文章不知所云了。

帮助学生掌握了构思的方法,学生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正轨。当然,作文这辆列车要想到达目的地,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燃料,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积累写作手法,让文章更吸引人,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谋篇题眼选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略谈写诗的选体与谋篇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中学生命题作文审题教学的策略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