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连县地名文化研究

2020-03-02石奕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佤族傣族命名

【摘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分析当地民族分布、民族居住的地名和当地村寨地名的构成以及命名方式,可以窥探出其内涵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孟连县;少数民族语;地名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隶属普洱市,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东回糯福乡相连,北与该县的拉巴乡及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翁戛科乡接壤,西和南同缅甸毗邻。孟连在唐南诏时称为“茫天连”,宋大理时称为“孟连”,元朝时期则称为“木连”,明代称“孟链”(猛脸)。孟连是傣语“孟两”的译写,意为“找到的好地方”。在此居住的民族种类繁多,有傣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

地名作为文化,具有很强的象征性,研究孟连县少数民族语地名犹如通读一部社会史和民族史,通过地名既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以及民族迁徙的路线,也可以看出一些民族对居住环境的个性要求,从而更好的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

一、孟连县地名的构成和命名方法

孟连县6个乡镇中,有372条少数民族语地名,其中,傣语地名有265条,占总数的71.24%;拉祜语地名有31条,占总数的8%;佤语地名有35条,占总数的9.41%。孟连县六个乡镇以傣语地名占据主导地位,拉祜语地名和佤语地名占少数,这从侧面说明了傣族文化在孟连地区影响的广泛性,以及多文化杂糅的现象。除此之外,通过对少数民族语地名构成的语素分析可以看出孟连县的多民族文化特征。

(一)地名与自然环境有关

人类群体一般会选择舒适的自然环境定居,而地名的命名大多与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地名可以窥探出族群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关系。孟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然环境造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但各民族会根据生活习惯来选择居住地址,通过地名的命名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出民族对居住环境的喜好。

例如傣语景吭,意为坝子中间的集镇,又如傣语东岛,意为村处于山下边的平坝,再如傣语贺雅,即药水河头村。分析这些地名构成的语素可以推断,傣族一般喜居平坝,水源丰富之地。另外像芒老,“芒”为村,“老”为芦苇,意为芦苇多的村。从这些地名语素中,像芦苇、毛竹等植物一般都长在湿地,由此印证了傣族喜水源而居的生活习性。

(二)地名与政治制度有关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中央王朝设孟连长官司,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赐封为孟连宣抚司,刀氏土司世袭延传二十八代,在此期间,孟连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密切,此现象也相应的出现了地名。例如娜允,傣语“娜”为内,“允”为城,意为内城,孟连宣抚司署建于此。勐白,傣语“勐”为地方,“白”为打开,相传孟连宣抚司到京城进贡,皇帝授给官印等物,返回到此地才准打开,以此得名。由此可见,因为政治制度的影响,导致了地名有着政治制度的体现,也通过地名的保留,可以洞悉到当时的宣抚司在管辖孟连期间所执行的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的地点,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在的衔接,地名将文化的历史保留到了现在,也让我们透过地名回到了历史,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存在。

(三)地名与当地特产有关

孟连县物产丰富,从一些地名中可以看出当地盛产的物品。例如:贺恩,傣语中,“贺”为头之意,“恩”是银子,该村因产银子而得名,现在贺恩的银饰还十分盛行。再如南卡江,傣语“南”为江,“卡”是金子,此处因江出金子而得名。意为即茶叶树成林的村子。通过上述例举的地名,可以看到地名中蕴含着特产,而这些特产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并且延续至今。通过地名能将我们转换到历史中,了解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形和经济发展状况。

除上述情况之外,有些地名或村名是由搬迁而来的居民命名。例如尼别新寨,该村1977年从尼别村分迁出来新建村,故名。还有以第一个来村里落户的人的姓名为村名,例如老王村,该村原是一个叫老王的人首居,故名,与此类似的还有扎莫弄村、糯赛常保村等。

二、地名体现的文化特征

分析孟连地名的构成以及命名方式,以及地名与现居住的民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民族迁徙和居住环境的喜好。根据地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民族的迁徙问题以及民族的接触历史。

(一)从地名看自然环境

孟连县地名以傣语地名居多,这一方面显示出傣族文化影响的广泛性。从傣语地名的构成语素来看,像傣语“蚌”为温泉、“糯”为水塘、“灯”为水潭、“养”为草坪、“东”为平坝等多个地名中的语素成分大多与水有关,由此可以得出傣族喜欢选择在河谷、坝子或是温泉等地势低平且有水源的地区居住的结论。从拉祜族居住区的命名构成语素来看,拉祜族多半居住在半山腰,佤族则是居住在高山地区。

(二)从地名看民族迁徙

在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集体迁徙是经常发生的事。“地名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确定某一类型名称的分界线,这些界线构成了类型或构成成分分布区。研究地名分布区对确定居民地的迁徙有极大的帮助。”①地名在文化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历史上有的民族从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有些民族与当地民族发生融合,但这个地方的地名却被后来迁入的民族所沿用,也有的民族迁到新的地方,把自己原来居住地的地名加于新的居住地。因此,考证地名能够帮助我们推测古代民族分布、迁徙及历史上不同民族相互接触的情形。②

根据孟连县的地名,可以看到居住于某地的居民陆续迁走,但他们所命名的地名却有可能遗留沿用。通过整理6个乡镇的各少数民族语地名,从地名与现居住的民族对比分析归纳为下表:

通过上述表格和民族居住分布图,傣族在孟连地区的居住范围相对于历史在缩小,可正是由于地名的遗留,才显现出了傣族在历史上的往迹,还可以看出孟连县内各地民族迁移的历史,即在原本以傣语命名的地方,居住的主要民族不是傣族,而是拉祜族或是佤族,也有傣、拉祜共同相居的例子。这也进一步证明,多地区佤族、拉祜族有向原本为傣族居住的河谷地带迁移的现象,逐渐形成傣族往坝子、城区迁徙,拉祜族、佤族逐渐从山上往河谷地带、水源丰富的村落迁移的现象,从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文化接触与交流。而拉祜语和佤语命名的地方,基本居住的还是拉祜族和佤族,可以看出拉祜族和佤族的居住环境的稳定。空间分布往往反映了民族分布的空间范围,而地名空间分布的频率和分布变化则往往可以说明民族的迁徙和变迁情况。③总之,通过地名的分析,可以对孟连移民的数量、移民的民族、遷徙的途径和迁徙的大致时代,都可以得到一些颇为清晰的印象。

(三)从地名看民族接触历史

多个以傣语命名的村寨目前有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也有汉族以及哈尼族的迁入。到20世纪80年代,共有18个村寨是集体搬迁定居形成,而这一批人口以汉族和彝族居多。这些集体搬迁定居的村落一般以汉语命名,命名特征通常是根据定居的自然环境而定,例如娜允镇的大河边村、水塘村,有的是定居在当地村寨旁而以其村寨命名,例如景信乡的那俄新寨,有的是定居在澜孟公路边上,所以直接以公里数命名,例如五十二村和糯各四十五村。从本地民族居住地的搬迁来看,一般多为佤族和拉祜族,从其原住地到迁入地的地形来看,呈现出从山头向平坝地区迁入的趋势。但其迁入地的地名一般都以傣语来命名,比如娜允镇的芒街新寨,现主要居住民族以拉祜族、佤族为主,该村是1958年从南抗乡搬迁而来,因建在芒街村旁,故名芒街新寨。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孟连县现在是多民族杂居的状况,各民族之间来往密切。通过田野调查,傣族文化在当地仍有着强烈的影响,主导着当地文化特色,对其他民族仍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再而明显的是受到哈尼族和汉族的影响。

综合上述地名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让我们有理有据地去认识各民族的生活习性,完善对各民族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中的动态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迁徙,以及彼此之间的影响。

三、结语

本文以孟连县地名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了孟连县地名的特征,命名理据和分类,通过地名的共时情况和历时演变过程,讨论了孟连县地名和居住民族居住环境、社会制度、民族迁徙以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地名的文化价值内涵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是历史、地理和语言代号的累积物,能反映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

注释:

① B.A茹克维奇著,崔志升译.普通地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119.

②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7.

③戴亮红.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1.

作者简介:石奕洁(1994-),女,汉族,湖南省邵东县,研究生,云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佤族傣族命名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别样的风情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