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至圆 尾牙情

2020-03-02宋阿芬

闽南风 2020年1期
关键词:尾牙祭灶漳州

宋阿芬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圣杜甫讴歌冬至节的《小至》,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也道出了冬至后白昼渐长,阴尽阳至,阳气渐舒,虽瑟瑟寒风,叶落萧萧,但一切都孕育着无限春意与生机。毕竟,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花绚烂,夏木峥嵘,秋风瑟瑟,冬雪皑皑。时光匆匆而过,一年四季的轮回,转眼冬至来了,如一位稳重端庄的女子翩翩而至,又像一首悠远的古典音乐,在冷冷的时光中,流淌一份厚重与安详。冬至,古人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闽南漳州俗称“冬节”,它和清明一样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冬至节气的来临,预示着真正冬天的到来,这一天白天最短,晚上最长。正所谓 “冬节一暝二暝长”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在《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在漳州,一提起冬至,就会想到祭祖、吃冬节圆的习俗,冬节圆成了我们共同记忆的符号,也承载了许多值得今天的我们共同追忆的东西。

人们常说“冬至小年兜”,每逢冬至,家家户户都要搓“冬节圆”,搓“冬节圆”如同一个文化信号,唤醒我们共同的记忆,拨动我们细微的情结。冬节圆也叫“尾圆”,元宵节搓的元宵圆叫“头圆”,这样头尾都圆,象征着全家人一年从头到尾都圆满安康。汤圆又称“米圆”,其实就是糯米做成的丸子。最早搓汤圆的工序是很考究的,首先把浸泡好的糯米,隔天磨成浆装在布袋里,再在布袋上面压块石块沥干水分,便成了粘稠的糯米团了,将它搓成圆子的形状下锅煮熟,冬至丸子便大功告成了。因丸子有圆圆的外形,古人便以之象征“阳”,以表示阳气渐生、春天即将到来的意思。如今,做汤圆的工序简单,只要把现成的糯米粉掺入冷水,揉成面团,将糯米粉团揉到一定软度,至表面光滑,就立即可搓成了汤圆。大人小孩围成圈开始搓汤圆了,有时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还会将一部分糯米粉拌上红粉,成为红、白相伴的圆仔。淘气的小孩子在搓冬至圆的糯米团捏出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小兔、小鸡、小狗等,俗称“做鸡母狗仔”。大人们还会饶有兴趣地边搓边说: “搓圆搓圆,大家都赚钱”,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唱起闽南童谣:“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无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敬祖先,望新年,保庇平安趁大钱。”这样其乐融融的情景很自然地让人想到《漳州杂诗》:“祭先礼佛典相沿,冬至家家捣米便。老妇殷勤儿女乐,闽乡风味有搓圆。”

搓完汤圆后就开始煮汤圆了,煮汤圆各种做法,别有风味。有“甜”“咸”两种,一种是红糖汤圆,捏好的圆仔放入锅中,煮的时候再放入红糖,黏稠的汤汁就像浓浆一样。另外一种咸汤圆,香菇、瘦肉、白菜丝、虾米佐料等放入锅中爆出香味,倒入清水烧开,再放入圆仔,撒上葱花,汤圆晶莹剔透,散发光泽,整间屋子顿时弥漫着汤圆的味道。煮完汤圆,主妇们盛一碗汤圆,点上香,敬奉灶君公等诸神,祈求日子过得平安,合家团圆幸福。最撩人口味就属吃汤圆了,俗话说“冬节过,加一岁。”全家人坐在桌边,吃碗热腾腾的冬至圆,有嚼劲,有弹性,滑滑的,香香的,甜的、咸的各种口味萦绕齿间,说不尽的甜蜜,道不尽的幸福……冬至的情愫宛若沁香四溢汤圆,每一个汤圆都是美好的祝愿,热腾腾、香喷喷,顿时驱走严冬的寒冷,心中的暖意油然而升,告别旧日时光,祈求来年的日子即使没有红红火火,也要平静安康,或许这就是我们朴实的漳州人最朴素的人生愿景吧。

吃汤圆时,人们不免津津乐道关于汤圆的传说故事。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学士蔡新,漳浦县人,早年家境清贫,但学习刻苦努力。有一天,蔡新要到漳州府参加岁考,而从漳浦县到漳州府必须经过九龙岭。蔡新五更赶路,来到九龙岭已是日头偏西,肚子也饿得打響鼓。九龙岭上有一个70多岁的老汉常年在这里卖汤圆,生意十分红火,买汤圆的人排成了长龙,蔡新眼看日落西山,唯恐行程,便求长者先卖给他。无奈,卖汤圆的老汉说:“我卖汤圆,不分年幼年长、身份贵贱,都是先来先买。”蔡新仰天长叹:“我数年寒窗,只盼今朝赴考,若误了今日,影响我一生的仕途。”老汉说:“既然你是个读圣贤书的,我有一句上联,‘九龙岭上日日冬节,你如果能对出下联,我马上把汤圆卖给你。”蔡新一听这八个字却包括了地理、节令、民俗,他一时对不上来,惭愧得满面通红,只好忍着饥饿负气赶路进城。几年后,蔡新进京赴考中了进士,衣锦还乡,入闽后由水道坐船回家。当官船驶到漳浦的六鳌港湾时,已是夜晚,只见渔船上渔灯齐明,倒映入海,如元宵夜华灯璀璨。蔡新见此美景,不禁文思如泉涌,脱口而出:“六鳌港内夜夜元宵。”蔡新突然想到这不正好和当年老汉所出上联相对吗?之后,他前往九龙岭,想要拜会老汉,可惜老汉已去世三年。“九龙岭上日日冬节,六鳌港内夜夜元宵”,这副佳联就这样代代流传。

听老一辈人说,古人不光在冬节时搓汤圆吃汤圆,还有比现代人更讲究的“粘丸子”。也就是将汤圆粘贴在门扉、灶台或器物上,故“门扉器物,各粘丸其上”。 糯米圆象征团圆和吉利,以传达“丰收有余”的美好祝愿,并祈求合家平安。这奇特的“粘丸子”习俗,现在已不流行了,但不管岁月怎么变迁,冬至圆那温馨醇厚的乡愁味道不变,节日唤起的那份情愫永恒不变。

记得小时候,乡下老家过冬至一直有祭拜祖宗的习俗 。家族人到祖宗的坟头添把土,上柱香,还在家备些酒菜,烧些纸钱,祈求祖宗们保佑一家人来年的平安与发达。年幼时我对上坟祭祖懵懵懂懂,只知道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虔诚地叩头祭拜后,好吃的我们终究是要大饱口福的,如鸭蛋、甜粿等糕点。氤氲在我的记忆深处的还有奶奶常说的冬至闽南谚语:“冬节在月头,要寒年暝兜;冬节月中央,无雪甲无霜;冬节在月尾,要寒正二月”…… 如今,在漳州城,冬至祭祖的习俗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县城及周边部分农村,还保留着上坟祭祖的习俗,世家大族有祠堂的,族众聚集,共同祭祀先祖。诚然,节日是用来纪念的,习俗是用来传承的。不管以何种方式纪念,都是传承绵延一种生活方式与精神信仰。

如果说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习俗释放着浓浓的韵味,那么尾牙便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一些商家老板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所谓尾牙就是本年最后的一次祭祀,民间置办祭品上供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这一天,家家户户“做尾牙”,敬地基主,供品中有鸡、鱼、猪和水果等,昭示了老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庭幸福的美好追求。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老漳州人有这样的说法,尾牙启新春。从尾牙开始,就已经意味着迎春大门的正式开启。古早的尾牙宴“既是慰劳日,又是相送日”。在尾牙这一天,商家一般会给他们分发奖金红包,还有明年是否要继续雇用,也要在这天做最后的决定。尾牙宴最后一道菜一般是一盘鸡,如果明年要“辞头路”(闽南语,解聘)哪一个雇工,就将鸡头朝向谁,如果有不止一个“辞头路”的人,就拿起筷子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解聘的雇工。要是不想解聘谁的话,就把鸡头对准自己。这些不动言词的辞退风俗,却令人感到十分尴尬,后来便逐渐废除,改为通过介绍人转达辞退之意。而现今吃“尾牙”已经逐渐演变成公司年终的重要聚会,员工联欢,老板宣布重要的决定,甚至年终奖金发放都在“尾牙宴”上进行。不少老板都愿意借这个机会和员工聚聚,增进友谊,增强团队凝聚力。

而紧跟其后,民俗味较浓的则是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俗称“送尪 ”。家家户户都有个司灶的“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上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表现,直到正月初四晚才回来。灶神动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其饯行,叫“祭灶”。祭灶时,以三牲酒禮供奉宅君,祭品中糕饼饴糖必不可少,祈求宅君“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为了给灶神照明,香灯供奉到天明。这样隆重的祭拜方式昭示人们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民俗传承。唐代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这种传统习俗饶有情趣,至今,人们对祭灶这种生生不息的习俗传承亘古不变。

从冬至到尾牙和“送尪”的民间习俗,每一个习俗都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浓厚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追忆。这种隆重的节日习俗如同强力的粘合剂凝聚着漳州人,这种一脉恒定的民俗信仰的传承或许就是节日的深刻魅力所在。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它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浓重的情结,温暖的味道。这种味道的馨香丝丝缕缕地渗入我们心田,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种温情的回忆,这种情愫世世代代传承、绵延……

猜你喜欢

尾牙祭灶漳州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以尾牙之名,论服务之道
关东糖
乡村祭灶年味浓
小嘎屋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