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巡抚”郭嵩焘
2020-03-02眭达明
眭达明
同治六年(1867)七月初五日午后,曾国藩与心腹幕僚和弟子赵烈文聊天,不仅说郭嵩焘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与同级大僚争吵不休,而且为政不近人情,在广东搞得声名狼藉,物议沸腾,真是荒谬至极。
当天的《能静居日记》详细记载了两人的谈话过程和内容:
午后,曾国藩老师来久谈。我说:“郭嵩焘在广东声名狼藉,罗惇衍甚至给骆秉章写信说:‘故乡的高官大吏都像豺狼虎豹。民间又流传这样的联语:‘人肉吃完,惟有虎豹犬羊之廓(郭嵩焘);地皮刮尽,但余涧溪沼沚之毛(毛鸿宾,时任两广总督)。他们的名声怎么败坏到这种地步!”
老师说:“这些坏名声都是他们自取的。劝富人捐款捐物,赞助军饷,原是不得已而为之,本来就应该靠自愿,不能强迫;只有对为富不仁和向来有劣迹的人,才能采取强制手段和措施。郭嵩焘在广东却不加区别,对官宦人家和诗书之家,也张开法网,严惩不贷。他把自己看得很高,做事常常不近人情,他的所作所为,无不率意而为……像他这样当官,民间怎么不议论纷纷!郭嵩焘不仅悍然不顾,而且与同级大僚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真没有想到他会荒谬到这种程度!”
曾国藩说这些话时,很是义愤填膺,好像完全是个局外人,郭嵩焘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毫无干系。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心知肚明,郭嵩焘在广东逼人捐款,出发点是为湘军多筹军饷。换句话说,他是带着为湘军解决军饷的使命来广东上任的。他在广东搞坏了名声,完全是被曾国藩当了枪使,或说为曾国藩背了黑锅,曾国藩能这样撇清自己而没有半点自责么?
【出任广东巡抚】
郭嵩焘能够署理广东巡抚,既是错综复杂政治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也是曾国藩暗中推动和安排的结果。
进入同治元年(1862)后,清朝与太平天国的生死搏斗到了最后关键阶段,湘军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军饷危机。当时需要曾国藩供饷的部队有7万余人之多,按1万官兵每月开支6万两银子计算,每月至少要有40余万军饷,但当时能指望的进款只有江西每月的10余万两银子。部队工资发不出,只好长期欠着。到同治元年二月中旬,鲍超的霆军工资仅发至去年六月二十一日,曾国荃的吉字营工资仅发至去年六月初,长者欠饷8个多月,短者欠饷5个月。“饷项窘绌异常,若不另开生面,决裂即在意中。”
是年二月初,御史朱潮奏请“统筹东南大局,请饬全境肃清之督抚合力会剿,殄灭贼氛”,并提出兵事责之曾国藩,饷事则派督抚大员一人,督催各路征输,专司馈运,由四川、广东等省协饷。
这一提议无异于给瞌睡中的曾国藩送来了丝绵枕头。早有此意却一直难以启齿的曾国藩,立即于三月初八日递上《遵旨议复请派员督办广东厘金折》,奏请派遣钦差大臣赴广东征厘筹饷。三月二十七日清政府做出决定:“广东厘金,现派晏端书督办,并谕令由海道前往,以期迅速。”晏端书时任都察院副都御史,道光十八年(1838)与曾国藩同年考取进士,清政府派他专办粤厘,于公于私都十分相宜,曾国藩当然心领神会并心存感激。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给曾国荃写信时,曾国藩便十分欣慰地写道:“广东督办厘金,放晏端书,以其为戊戌同年而派。朝廷之用心,良可感矣。”为迅速打开局面、收到实效,当年五月,曾国藩又奏准指派“廉正明干、熟悉厘务”且“才识宏远、条理精详”的李瀚章、丁日昌等人赶赴广东,协助晏端书办理此事。
发出《遵旨议复请派员督办广东厘金折》当天,在《致沅弟》信中,曾国藩虽然信心百倍地写道:“广东全省抽厘专供江、浙军饷一折,本日拜发。大约秋冬以后每月可添银二十万两,春夏则苦不堪言耳。”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由于广东受战事影响较轻,当地人为战争筹款的积极性不高,其中绅商尤为激烈反对,加之两广总督劳崇光遇事退避甚至有意刁难,为人“和平圆适”的晏端书办事缩手缩脚不敢得罪人,致使广东厘金一波三折,开征数月,所得无几。
这一切早在左宗棠的预料之中。同治元年初他给湘军将领刘长佑写信,就曾写道:“涤相(曾国藩时任协办大学士兼两江总督,俗称‘使相)奏请取其(广东)厘税,公之江、浙(供湘、楚军使用),未免咄咄逼人。以辛帅(劳崇光字辛陔)平时偏执之性言之,此举恐亦未必有济。弟得此耗,则其议已定,無从沮(阻)止。然经此番硬干之后,更难于斡旋,亦惟有听之而已。”
一心想从广东搞到钱的曾国藩却大为恼火,发了疯一样连上弹章,将两广总督劳崇光、广东巡抚黄赞汤、布政使文格以及办事不得力的晏端书先后驱逐,代之以曾国藩集团骨干成员毛鸿宾、郭嵩焘和李瀚章出任广东督抚和布政使(先任按察使),这才使得广东厘金日有起色并大收实效。
所以,郭嵩焘出任广东巡抚,表面上是毛鸿宾推荐的,实际上是曾国藩一手推动的,正因如此,他到广东后才会不顾一切多抽厘、多筹饷以讨好曾国藩。
【“过于任事,急于求效”】
曾国藩曾说过:“筠公(郭嵩焘号筠仙)芬芳悱恻,然著述之才,非繁剧之才也。”意为郭嵩焘是做作家的料,不是当官的料。曾国藩既然这样说,为什么又要安排郭嵩焘去广东筹饷呢?这不是用非所长吗?
读者诸君有所不知。郭嵩焘本质上虽是个文人,把文章学问看得特别重要,但此人是个死心眼儿,不仅办事特别认真,而且不甘屈居人后,曾自称“未尝敢以第二流人自处”,做什么都要争第一,都要当优秀。曾国藩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也说过:“渠(郭嵩焘)性情笃挚,不患其不任事,患其过于任事,急于求效。”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把郭嵩焘放到广东巡抚高位后,为了速见成效,他肯定会“士为知己者死”,风风火火干一把。更为重要的是,郭嵩焘不仅“好言理财”,而且是湘军筹饷的关键人物,不仅多次肩负使命为曾国藩筹集军饷,而且许多弄钱的主意都出自于他。
如湘军初创时,军饷无着,在衡州练兵的曾国藩设立粮台与劝捐局,独自筹办粮饷,郭嵩焘就以筹饷为己任,四处奔走为其劝捐筹饷,解了燃眉之急。咸丰五年(1855)冬天,郭嵩焘又与理财专家周腾虎一起,奔赴浙江筹办淮盐浙运事项。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建都金陵后,水路中断,淮盐无法运抵江西和湖南,当地百姓只好改食从四川、广东等地偷运过来的私盐,以及被太平军截获并销售的淮盐。这不仅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国家盐税收入也随之流失。为挽回两省盐利和筹集军饷,咸丰五年四月初一日,曾国藩呈上《请拨浙引盐抵饷以充军用民食折》,奏请户部拨给浙盐三万引,用抵饷银,由他招来有实力的商人“自备场价,自备运脚,自行运至江、楚两省而销售之”。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
郭嵩焘与周腾虎受曾国藩委派,专程赶赴杭州,会同当时的浙江巡抚何桂清等当地官员,协商办理淮盐浙运具体事项。此后数年,淮盐浙运所得饷银获利甚丰,成为湘军和江西、湖南两省地方当局的重要财源。
正因为郭嵩焘“性情笃挚”又善于理财,所以同治元年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后,才不听曾国藩劝阻,执意将郭嵩焘弄到身边,先后推荐他担任苏松粮储道和两淮盐运使。李鸿章如此重用郭嵩焘,固然因为他俩都是同科进士,私人情谊十分深厚,但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郭嵩焘“过于任事,急于求效”的特点,希望发挥他的这一独特作用,大力整顿厘务,竭尽全力为湘、淮军多筹粮饷。
李鸿章的深层用心自然逃不过曾国藩的敏锐眼光。同治二年(1863)郭嵩焘刚升为两淮盐运使,曾国藩就在《复李鸿章》信中开玩笑写道:“云(筠)公甫得都转(盐运使),人皆远跖,云独平进,天或以其好言理财而试之耶?”
除此之外,郭嵩焘还自称,曾国藩集团开辟地丁、漕政、盐政、关税等正项之外的饷源,以劝捐、盐捐、厘捐筹饷,不仅皆创意于自己,而且正是开辟了这三项正饷之外的饷源,才使得湘军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在《玉池老人自叙》中,郭嵩焘不无自得地说:“曾文正公办理军务,终赖此三项以济军食,而湖南亦恃此以为富强之基,支柱东南数省。”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曾国藩到广东弄钱的主意,最初也出自郭嵩焘。同治元年三月十一日《加郭嵩焘片》中,曾国藩写道:“舍弟(曾国荃)述及亲家昆仲(郭嵩焘和郭崑焘,当时均在湖南巡抚幕府)与寄翁(毛鸿宾,时任湖南巡抚)、南翁(黄冕,湖南东征筹饷局主持人之一)以敝军缺饷,寤寐忧虑,感何可言!承拟广东筹饷一疏,嫌其造端宏大,终乏下手之方。适有议复朱御史陈奏事件,遂将阁下精意纳入个中,未审果有济否?”
郭嵩焘既是筹饷能手,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缺,脑瓜子又灵活,能不断冒出新点子,尤其是贡献了去广东搞钱的好主意,加之其人勇于任事,“急于求效”又“性情笃挚”,在曾国藩眼中,岂不是广东巡抚的不二人选?所以,曾国藩暗中推动和安排郭嵩焘去广东筹饷,完全符合逻辑,一点也不奇怪,说他别有用心都不为过。
【“吾以为操切、认真本同一心”】
郭嵩焘到广东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工作中表现得十分急功近利:“同治初年,郭嵩焘巡抚广东,与制府(明、清两代总督的尊称)毛鸿宾筹饷派捐,风行雷厉,有不应者,往往因事押之,缴捐乃已。时人谓劝捐为‘押捐,目殷富户曰‘富匪。”仿佛不把富人的油水榨干不罢休。
郭嵩焘在广东是如何“押捐”呢?著作《历史文献》披露了一直高度关注家乡时政建设和发展的骆秉章(时任四川总督)的一批私人信件,其中有些内容就涉及此事:“闻勒蔡通事捐银十万两,伊不肯捐,即坐以黄金陇余党之罪,至于刑毙,则酷甚矣。”正因如此,所以骆秉章才会对朋友发出这种感叹:“(郭嵩焘)在粤三年,怨声载道。”
由于操之过急,搜刮过甚,加之“所用各大将均是广东滥崽”,结果既得罪了广东人民,又弄坏了自己的官声,有人于是在广东巡抚衙门的照墙外面贴出这么一副对联:“人肉食完,空剩虎豹犬羊之郭;地皮铲尽,并无涧溪沼沚之毛。”以讽刺郭嵩焘和毛鸿宾在广东竭泽而渔、烧山而猎的行为。此联在当时流播极广,还衍生出不同版本。
被弄得焦头烂额的郭嵩焘后来也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在《玉池老人自叙》中,照抄了丁日昌所作的一段问答,来缓解心灵压力并进行自我安慰:
在上海任内(从广东回来后,丁日昌到上海工作,不久升任上海道道员——笔者注),遇粤人至者,问曰:“新中丞政迹何如?”曰:“不相宜。”曰:“贪乎?”曰:“否。”曰:“酷乎?”曰:“否。”“然则何以不宜?”曰:“操切。”比年以来,问之,曰:“是一好抚台。”问:“何故?”曰;“认真。”吾以为操切、认真本同一心,大率坐求治太急耳。
丁日昌将“求治太急”四字放在郭嵩焘身上,确实切合实际,评价中肯,所以郭嵩焘“每思禹生(丁日昌字雨生,也写作禹生)之言,深怀感激,缱绻不能有忘。”
郭嵩焘在广东“求治太急”,固然是他“认真”和“操切”的个性使然,但也与他一心想给湘军多筹军饷、希望在工作中快出成绩有关。他虽被曾国藩当了枪使,为之背了黑锅,弄得里外不是人,但至死未出一句怨言。实际上他也怪不到曾国藩头上。
与赵烈文谈话时,对于郭嵩焘在广东搞勒捐的过火行为,曾国藩虽痛斥为荒谬至极,但湘军勒捐的始作俑者其实是他自己,只是事后不敢面对和承认而已。湘军成立后,以劝捐的方式筹集军饷,虽费尽口舌,却成效不大。这是因为小户人家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财,从他们身上榨不出多少油水,大户人家虽然钱多,但这些人家不是爱财如命,就是与地方官府勾结,有恃无恐,所以常常抗拒不捐。曾国藩有一次给湘乡知县朱孙诒写信,就曾发出过这种哀叹:“劝捐之难,难于登天,费心尽力,迄无一获。”
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得勒捐,用强制手段逼迫富人出钱。
咸丰三年十月初三日,曾国藩写给湖南巡抚骆秉章信中,不仅说自己“总以无饷为虑”“看来只好用勒捐之法”,而且说:“向日以为必不可行之事,今将自我作俑,可浩叹也!”当年十月初八日,曾国藩写给骆秉章另一封信中,又称:“捐输一事,竟尔非勒不行,侍(我)已决计行勒捐之法。”十二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再给骆秉章写信说:“长沙常家,安化陶家,务得阁下札两县,再一饬催,其词不必如侍之严厉,然非勒捐几家,实无从下手。”因为向安化陶家勒捐,曾国藩后来还得罪了陶桄的岳父左宗棠,进而影响到同骆秉章的关系。
当然,只要能搞到钱,曾国藩是不择手段也不怕得罪人的。咸丰四年(1854)正月初六日写给骆秉章的信中,他就这样决绝地说过:“陶家仅捐一万,侍已严批不允。且正月交五千,三月交五千,尤为支展。常家之项,非勒不行,竟须拿其家属。侍自问平日尚不妄施,至此迫急之至,无复嫌怨之避,亦无复逊顺之常,难求亮于人耳。”
看来曾国藩也难脱政客作风。他既然深知郭嵩焘的毛病,又在同治元年闰八月初九日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告诫过李:“若爱其(郭嵩焘)人而善处之,宜令其專任粮道(苏松粮储道),不署他缺,并不管军务饷务。使其权轻而不遭疑忌,事简而可精谋虑,至妥(要)至妥(要)!切不可使权位兼隆,耳目众属,急于功效,反多损失。”行动上却偏要拿郭嵩焘当枪使,事后还把责任完全撇清,将郭嵩焘说得如此差劲,这实在是说一套做一套。
至于曾国藩谈话中提到的,郭嵩焘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与同级大僚争吵不休,主要是指他和毛鸿宾闹矛盾的事情。同治六年六月十九日,曾国藩对赵烈文说起此事。毛鸿宾早年在京城,看到郭嵩焘的文章很有文采,极想与他结交,后来出任湖南巡抚,又屡次请他做幕友,等到担任两广总督,马上打报告推荐他出任广东巡抚(实际上受曾国藩指使)。毛鸿宾能力平平,郭嵩焘到任后,他却以恩人自居,两人又彼此争权,不和就这样产生了。发展到后来,两人更是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左枢、王闿运、管乐三大名士到广东后,互相标榜有王佐之才。郭嵩焘本质上是一个文人,三大名士因此多偏袒郭嵩焘,左枢甚至写信诋毁毛鸿宾,说他不齿于人类。曾国藩认为,郭、毛最后闹成这个样子,平心而论是郭嵩焘对不住毛鸿宾,毛没有大过错。“曾某人保举的人很多,只是错保了一个毛鸿宾。”因为曾保举过毛鸿宾,曾国藩觉得郭嵩焘后来因此连他也怨怪上了。
话已至此,郭嵩焘为政既不近人情,又与同级大僚和恩人毛鸿宾闹得不共戴天,他在广东还能有好名声么?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