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妨“浅尝辄止”
2020-03-02刘春玲
刘春玲
【摘 要】統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四篇课文都与鲁迅先生有关。人教课标版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也是“鲁迅单元”,但相较于人教版来说,统编版教材中课文的编排更有深度。人教版的四篇课文中仅有一篇《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其它的三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都是写鲁迅先生的;而统编版教材中去掉了《一面》,增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好的故事》,此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致,而课文完全遵照原文,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鲁迅风格”,无疑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建议
不少老师认为,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自然是值得学生学习、品味的,但是他的生活与文章距离小学生委实有些遥远,且不谈先生写作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刻寓意,单是他行文时的语言习惯,现在的小学生读起来恐怕也极不适应,教学实施恐怕也是困难重重。
其实,当统编版教材全面开始实施,我们发现与以往各种版本相比,新教材的课文选文总体来说更有深度,不仅大大增加了古诗词的占比,还出现了不少小古文,现代文选文也加大了难度,篇幅更长,主题更深,理解更难。
那么,面对这些带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我们在教学时该怎样把握教学的“度”呢?“鲁迅单元”又该怎么教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1.考虑学生学习起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能力是教学的基础,不管是什么教材,最终都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的。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鲁迅其人,鲁迅的一些名言,诸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之类的,应该有所耳闻,他们对鲁迅有粗略的了解,但是能真正读懂鲁迅文章的寥寥无几。
2.把握单元教学重点。统编版教材最令人称道的当属它的编排体系了,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都非常清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很明显,即“走近鲁迅”,而语文素养有两点,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很显然,编者并没有拔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达到完全自主、深入的程度,而是借助一定的资料来辅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学习通过事情写人的方法。
3.区分课文不同功能。同一单元的课文,在教学时侧重点也不相同。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是质朴的回忆性写人散文,一是具有散文诗性质的美文,展现给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对人生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就这两篇文章而言,学生更易于从《少年闰土》中习得通过事情写人的方法,而《好的故事》则需要借助资料,才能大体理解主要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则是别人怀念鲁迅先生而作,一是回忆性散文,一是诗歌,不同作者,不同文体,怀念同一个人,在学生“走近”鲁迅先生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写法也会有相应的体悟。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不妨“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不宜过于拔高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整体感知,增强信心
晋陶渊明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课标》也指出:“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由于写作时代的特殊性,作者遣词造句的习惯,标点的使用,有的并不符合现在的语法规范,如果在教学时一味地纠结于这些规范,一味地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例如“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这句话显然已经超出了学生对语法规范的认知水平;“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首先就不太规范,再看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果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的理解,教学将无比艰难。但是,从整体来看,全文结构非常清晰,开头“我”在昏沉的夜里进入想象的世界,看见一篇好的故事,中间具体描写想象的内容,结尾再点明“我”从想象的世界回到现实的昏沉的夜,首尾呼应,结构精巧,中间想象的部分语言华丽,想象奇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与神奇的想象,从而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二、借助资料,深化理解
学生对鲁迅文章理解的困难除了作者行文的习惯,最重要的是他创作的背景。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笔为武器,与敌人斗争;他以笔为良药,试图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无论是《少年闰土》中他对少年时代伙伴闰土的深情回忆,还是《好的故事》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都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民族未来的追求。学生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需要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才能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学习《少年闰土》时,如果将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聪明热情与中年闰土的生活困苦、麻木迟钝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会闰土的悲剧正是时代的悲剧,学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少年闰土是多么美好的形象。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周晔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其中先生“谈碰壁”这个细节,学生只有了解了鲁迅当时的处境和社会的黑暗,才能真正理解“碰壁”的意思,否则,老师的直接告知是苍白无力的。
三、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课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带领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加深感悟,培养语感。例如《好的故事》一文,作者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寄寓在“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中,“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但是作者所描绘的“美”,小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言表。通过反复诵读带领学生逐渐进入到作者描绘的境界中,“看”到那“倒影”着各种景物的“澄碧的小河”以及那河边的“一丈红”“茅屋”“狗”“塔”“村女”“云”……进而体会到这些在我们眼中平淡无奇的事物却是作者最向往的自由、安宁、幸福的生活,感受“美”的意境。再如《有的人》,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对比,凸显了鲁迅先生无私奉献、斗争到底的精神,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去感受诗人层层递进的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在读中感悟鲁迅先生的精神。
四、适度想象,发展思维
《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好的故事》想象瑰丽奇特,构建了一幅幅气势恢宏的美好的生活画面,如果逐字逐句地理解,不仅艰涩难懂,学习也会枯燥乏味。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文中描写的景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跳出了单纯的字词理解,融合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后的重组,拉近了课文与自己的距离,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再如《少年闰土》,那一幅“少年月夜捕猹图”生动形象,少年活泼灵动,堪称经典。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想象画面,语言再现情境,从而体会少年闰土留在鲁迅先生心中那永恒的美好!
总之,对于长文、难文,不要一味地追求面面俱到的、深刻的理解,可以尝试放一放,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在“不求甚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1]冯智凤.以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单晓楠.基于儿童视角的《社戏》《故乡》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徐卉.部编版初中语文“革命传统教育课文”的阅读教学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教育集团,江苏 南通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