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0-03-02张志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

张志芳

摘要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具有密切关系。另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1]。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临床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必须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本文为研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2018年1-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79岁,平均(53.7±5.9)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7.1±1.4)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4~81岁,平均(54.2±5.7)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病程(6.8±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病变、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者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初始剂量为5mg/次,1次/d,以该剂量持续用药2周后,若疗效不佳,则适当增加剂量后继续服用,但最大剂量≤10mg/次,1次/d。①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氨氯地平用法同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片,初始剂量为40mg/次,1次/d,以该剂量持续用药2周后,若疗效不佳,则适当增加剂量后继续服用,但最大剂量≤80mg/次,1次/d。两组总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虽未恢复正常但降低>20mmHg;②有效:收缩压降低>30mmHg或舒张压降低10~20mmHg;③无效:血压降低水平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进一步上升。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常见因素之一,因此降压并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致残致死率,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氨氯地平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常用药物。该药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抑制兴奋一收缩偶联,使血管平滑肌张力下降,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脑肾肺肠系膜),使其阻力降低;抑制Ca2+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张力及其对内源性血管加压物质的反应性,使血压降低;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代谢的耗氧量[2]。它具有吸收慢、起效慢、作用时间长且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用药6~12h药物浓度达到高峰,血浆半衰期为35~50h;血药浓度峰值较为平稳,可以做到持续24h平稳降压。

但由于高血压有诸多发病因素,单一降压药只对一种发病机制有效,因此临床常会联合用药。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受体拮抗剂,具有特异性,能特异结合AT1型受体,可以有效抑制血管收缩、减缓交感神经兴奋及减少醛固酮含量,起到降压的作用[3]。替米沙坦见效快,服药后立即起效,体内半衰期为18~24h,降压效果稳定,尤其对清晨高血压效果显著。

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用药,钙通道阻滞剂可更有效地阻止细胞外的Ca2+,防止其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收缩反应,减轻肾小管重吸收钠,有明显协同降压的功效,同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流及肾脏功能。此外,氨氯地平不扩张毛细血管后静脉,选择性扩张前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而可使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加导致外周水肿。替米沙坦可扩张静脉容量血管,减少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出,恢复毛细血管内正常压力,纠正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肿。也有相关研究证明,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外周水肿发生率,本研究也证实了這一点。

综上所述,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黄勇.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4530-4531.

[3]于轶楠.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32-133.

猜你喜欢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