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2020-03-02仝友鹏

现代交际 2020年1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三全育人实现路径

仝友鹏

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国家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实施机制。主要阐述高校三全育人的整体规划,探讨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三全育人 实现路径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18-02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点。高等院校必须结合国情和时政热点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且积极发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总体规划

高等院校首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使学生具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首先,高等院校一定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其次,高等院校一定要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一线课程三全育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并且使学生意识到个人梦想与伟大中国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有机结合。最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院校办学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直接体现,高等院校应该建设特色工作载体,强化分类学业规划指导,力求提高三全育人的工作成效。

二、三全育人实现路径的探讨

圍绕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素质教育时期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应当遵循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方针。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局面下,需要高校做好三全育人实现路径的研究和构建工作。

1.在日常学习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首先,在校园内,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争当爱校、荣校先锋。在日常学习中,院校可以以党员为先锋,积极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节水节电志愿者活动”“植树造林志愿者活动”“卫生大扫除志愿者活动”等,使党员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其次,院校可以成立学生党建监察会,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开展严格的党政教育,学生入党要经历严格的评价和考核,对已经入党的学生要强化监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在良好学风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后,院校可以成立晨读队、晨跑队,以及开展早锻炼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在社会活动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志愿者活动

首先,高等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比如高等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抗日烈士纪念馆、红色革命基地等,让学生观看爱国电影、观看国庆大阅兵、写观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高等院校要让学生继承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和老人聊聊天,帮老人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等,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体会到老人生活的不易,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优良品德。最后,院校在社会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友善之心。院校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支教活动,对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校开展“捐闲置衣物和图书、传递温暖爱心”的活动,将真善美融入学生内心。

3.深化课程改革,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应该在所有课程教学中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对专业课教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在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影响环节。专业课教师的言语无形中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增加相应的元素,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说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

三、三全育人保障机制的研究

1.探究三全育人保障机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三全育人保障机制,首先需要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从师德还是职业道德上都需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淡泊名利,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身的初心,做学生成才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评估、奖惩、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保障机制。高校立德树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大学生处于成才阶段,不论是学术方面还是个人道德素养养成,都需要高校良好的引导,高校要根据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教育。首先是要保证学生能够明确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制定完善的制度,约束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阶段培养自身的自我约束力。最终利用学校的资源,全方位地贯彻实施三全育人理念,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提升工作,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2.多样化途径落实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社会锻炼机会。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开展教育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其次,贯彻落实家校联系合作育人理念。学生的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学校也需要和家长联手实施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的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同时,学校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校内育人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思想状态、思维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高校不应该抱持传统的育人理念,而是应该建立起一支以党委统一领导、全员共同参与的师资队伍,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采用多途径、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还要利用校园网络、校园社团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对学生形成立体化、网络化、全方位的教育感染力,从而产生良好的综合育人效应。

3.完善党团组织引领机制

高校党建团建组织相对完善,不能忽视其引领价值,要充分发揮各级党团组织的优势,积极开展学生党建团建活动,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入党,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各类思想政治引领的校园活动,评选三育人工作者,评选最佳思政教师,评选最能影响大学生的思政活动等。坚持在学生党员当中贯彻实施党的育人机制和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党建带动团建,立足团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定期开展党日、团日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出典型引领作用。学生会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四、结语

大学四年时光稍纵即逝,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在青春岁月里却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新时期,高等院校应重视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全育人是满足我党及政府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党和政府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接班人,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等院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教学目标,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之人,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N].中国教育报,2019-03-25(1).

[2]本报评论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9-03-21(1).

[3]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82-84.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三全育人实现路径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