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2020-03-02赵勤

现代交际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赵勤

摘要:礼貌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礼貌语言都是其社会和文化内涵的综合反映,因此不可以简单地将一种文化的礼貌原则和策略应用于另一种文化;否则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通过比较中西方的礼貌原则,举例说明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表现,分析了礼貌语用失误的原因,以帮助交际者提高跨文化意识,完成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礼貌用语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081-02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文化有选择地使用礼貌语言。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人常用的礼貌用语有时却不能成功传达礼貌和尊重的信息。中国群体主义具有追求和谐、尊重他人、关注人际关系的特点,而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体追求和自由。文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造就了中西礼貌语言的不同特征,这也是中西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一、英汉礼貌原则对比

礼貌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语言和文化中都很常见,是人们成功沟通的必要因素。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和语言习惯不同,人们理解和使用礼貌语时也存在差异。英语文化中的礼貌注重平等原则。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以下几条准则:得体原则,减少听者的损失并使其更有益;慷慨准则,使对方受惠最大;赞誉原则,加大对他人的赞誉;谦虚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赞誉;一致准则,尽量与对方观点一致;同情准则,加大对他人的同情。“礼貌意味着我们意识到必须考虑他人的面子并关注他人对面子的需要”,这是布朗和莱文森的观点。一个人是否有面子是由他人掌握的,即在交往过程中人们的面子由另一方给予和保留。礼貌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相互性,因此应该尊重他人,让别人有面子,从而赢得自己的面子。我国称谓原则上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化中的“礼”,符合长幼有序的传统礼貌原则。自古以来,中国人秉承忠诚、孝道、礼貌和智慧等观念。在深入研究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日国教授总结了以下礼貌标准:贬己尊人,在别人面前尽量贬低自己;称呼准则,遵循“长幼有序”;文雅准则,在沟通中使用更优雅的语言;道德,言语和行为的准则,必须降低他人在语言和行为上的代价;求同准则,力求与对方观点一致。不同语言中的礼貌表达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也具有文化普遍性,往往会对交际双方的跨文化交流产生影响。问候是人们礼貌沟通的第一步,其首要因素是称呼语。因此,要注意合理、恰当地使用称呼语。

二、礼貌用语的语用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老年人、爱护年轻人,这一点在日常称呼语中表现为包含对方的身份、辈分和社会地位。 如“王大爷”“苟老师”“金院长”。西方文化注重平等,通常直呼对方名字。但“老”这个词在中西语用学中有明显差异。汉语中“老”被认为是经验丰富、受人尊敬,可称长辈为“老伯”;英语中的“old”是一种禁忌语言,不仅与年龄隐私有关,还有反感和无用之义。

中国亲属主要分为血亲和姻亲。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血亲。生活中常用称呼包括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叔叔等。姻亲是指通过婚姻组成形成亲属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常用称呼包括姑父,姐夫,嫂子,妗子等。中国人称呼亲属有严格的劃分,家庭成员之间也有特定的名字。如父亲的大哥是“大伯”,弟弟是“叔叔”;母亲的兄弟被称为“舅舅”,反映了父亲和母亲亲属之间的称呼差异。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亲属之间的称谓简单明了。如父母的兄弟都被统称为“叔叔”,不管是堂兄妹还是表兄妹,一律用“Cousin”称呼,婆婆和丈母娘用英语称为“mother-in-law”,嫂子、弟媳、小姑子等都为“sister-in-law”,儿媳、女婿分别为“daughter-in-law”和“son-in-law”。从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可看出,中国人重视亲属之间的亲密关系,西方家庭与亲属的关系则不像中国这么亲密,称谓语相比之下划分也较为简单且使用频率低。

赞美是人际交往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西方人愿意赞美自己和他人,且通常会肯定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回答“Thank you”。中国人更愿意谦虚地否认说“哪里,哪里,没有的事”。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外国人回答“thanks”是高傲且不谦逊的表现,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的谦虚是虚伪和粗鲁的。中国人习惯在宴会上准备各种菜肴,认真照顾客人,但当受到称赞时,他们总是说:“菜不多,做得也不好,将就着吃吧!”这在外国人听来就是“既然食物不好,为什么要邀请我呢?”他们会感到不被尊重。事实上,中国人在沟通中遵循了“谦逊原则”,而外国人遵循“一贯原则”,即当他们受到他人的赞扬时,采取迎合肯定的方式,并致以感谢。因此,文化背景和礼貌原则的差异可能导致文化冲突。

三、礼貌语用失误溯源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西方人的思想比较直接。中国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更谦虚和含蓄,有时言语会变得模糊。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差异则会增加差异性。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有着共同的心态,他们对于在自己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事物也有独特的考虑。思维方式差异也是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以集体为中心成为普遍共识。而西方人则关注平等,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人通常表现得很谦虚,甚至以沉默或回避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在西方国家,对他人问题保持沉默,就被认为是严重的粗鲁。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如果不了解某国家的价值观,就无法全面理解其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人们普遍认为,集体价值观的至高无上是东方文化的特征,而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个人价值观的至高无上,中美两国是这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四、结语

礼貌用语是建立并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在沟通中起着关键作用。各个民族有不同的礼貌行为规范,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思想文化及价值观,文化的差异性产生了方式各异的礼貌表达。在今天,正确运用礼貌语言,可以促进交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尽量减少语用失误。文化刻板印象往往被认为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但事实上,它对人们掌握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了解西方文化,能够避免礼貌语言中的社会语用失误。中国集体导向所强调的谦虚、同情和礼貌的特点使中国人能够用同理心,以更好、更耐心的方式实现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孟凡玲,肖庚生.礼貌原则视角下英汉称呼语的语用对比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11):83-85.

[2]蒙岚,周晓玲.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J].学术界,2011(7):179-186+290.

[3]王静.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76-177.

[4]张彦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5]张莹,张晶薇.解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的语用失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7):127-12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称呼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关于商务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探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