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结大汉大明的两次瘟疫

2020-03-02

东方企业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旱灾建安鼠疫

中国对于传染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殷墟甲骨,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疠”字则可见于《尚书》《山海经》和《左传》,《周礼》《礼记》中都有“以索室殴疫,大丧”“民必疾疫,又随以丧”等记载。与此同时,人们对“疫病”的发病规律也有了朴素的认识,《周礼·天官·疾医》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脔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疾,冬时有漱上气疾。”

然而,古时卫生条件差,和现代相比,医疗水平也无疑是落后的,因此可以说是疫病不断。仅《后汉书·志第十七·五行》中所记载的大瘟疫便有14次,其中记载发生确切时间的有9次:“光武建武十三年,扬徐部大疾疫,会稽江尤甚”,又有“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民多病死,死有灭户。人人恐惧,朝廷焦心,以为至忧”,再有“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等。

唐代史料中有关瘟疫的记载始于贞观十年(636年),终于大顺二年(891年),255年中共爆发21次瘟疫。瘟疫时而与自然灾害并行,如《旧唐书37·五行志》记载了永淳元年六月的一场瘟疫:“关中初雨,麦田涝损,后旱,京兆、岐、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死者枕籍于路。”

两宋时期,瘟疫发生比较频繁,北宋的168年里,至少有59年发生过疫灾,南宋的152年里,仅都城临安一地就爆发了15次大瘟疫。《宋史62·五行志》有:“江南频年多疾疫。”

明朝从朱元璋称帝至崇祯殉难的277年里,共爆发大规模瘟疫75次,甚至还有一年爆发多次瘟疫的惨状。

清朝从入关至鸦片战争爆发的196年里,有78年爆发了大规模瘟疫。

在这些有史为证的记载中,东汉末年的大瘟疫与明末鼠疫则可算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最大的两次疫情,并因此导致了政权的衰亡。

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介绍,东汉时期从汉灵帝一直到汉献帝时期,瘟疫几乎从未中断,尤其是到了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疫情之严重、死亡率之高超乎想象。

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在《说疫气》(公元217年作)一文中便描述了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也正是这场大瘟疫,使得当时的文坛遭遇灭顶之灾。时为曹魏太子的曹丕在次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除了此前已离世的孔融、阮瑀之外,建安七子注之中的其他五人竟都死于这场传染病。

于赓哲教授认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瘟疫不仅使得东汉的人口锐减、国力衰落,同时还带来了民间宗教团体兴起所造成的政局动荡:“我们都知道,东汉的衰亡与黄巾起义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作为道教的早期雏形,无论是黄巾军还是五斗米教,都是以‘太平‘免灾这样的口号延揽、团结信众,可以说,当时民间对瘟疫的恐慌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武器。”

为平息这场起义,各地拥兵自重,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已无可挽回,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再说明朝,东林党争的内耗、外族入侵等等都是其衰亡的主要原因,而那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则成为了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记载,明末旱灾十分频繁,仅在万历一朝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而每一次旱灾都伴随着鼠疫的发生,尤其是在崇祯十四年时,爆发了一场千年不遇的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了近四年,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不仅百姓食不果腹四处逃荒,老鼠同样如此。于是,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传给了难民,随着难民和老鼠的四处迁移,鼠疫也扩散到了更广阔的地域,饥荒之下,甚至还有人以死鼠为食,因而在此后的几年中,疫情进一步加剧,各地的民变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其中最有名的一支起义军就是我们熟知的李自成。

史学界普遍认为,李自成的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却并不强,能打下北京城推翻大明王朝,还是因为他面对的是一座已经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早已元气大伤的“空”城:一场鼠疫使得北京城的守军从十万骤减到五万,原有的三万多匹战马也只剩不到一千匹,城内外的十五万个垛口,只能靠区区五万的羸弱士兵收尾,平均一个士兵要看守三个垛口。可尽管北京城的守备如此狼狈,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也花了两天才将其拿下了。

有关“老鼠亡明”的观点,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的著述在业内受到普遍认同。在《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 1580—1644年)》一文中,他总结认为:“在以往有关明末历史的研究中,考虑最多的是政治斗争、阶级冲突和民族对抗。本文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是造成明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在以往有关中国历史的研究中,考虑最多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然而,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人类本身就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生物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的繁殖与迁移、农业区的开发与拓展也是一种生物行为,一种类似于动物觅食、求生的本能和行为。因此,明代后期华北社会的变迁可以视作中国北方生物圈变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

对此,于赓哲教授也指出,许多瘟疫的爆发往往都伴随着自然生态的失衡。无论是东汉末期还是明末,大瘟疫的流行都与“小冰河期”注的到来不无关系。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若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过去,古人所经历的许多瘟疫归根结底都是天灾,而不是单纯的人祸,正是天灾导致了资源的减少与资源调度的混乱,继而引爆了人的矛盾。”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间(196—220 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小冰河期,是相对于大冰河期的一个地质概念。冰河期是指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它会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造成寒冷、食物短缺和庄稼严重受损等现象,继而引发饥荒。大冰河期被认为是恐龙灭绝的可能之一,而小冰河期相对大冰河期而言气温仍较暖和,故得此名。

猜你喜欢

旱灾建安鼠疫
许昌市建安区举办“讲建安故事 诵爱国诗词”比赛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六问”
重新认识鼠疫
86年冬,在建安红砖楼咏诗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总统求雨
陈鸾凤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历史上的西南之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