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获取方式的革命
2020-03-02袁岳
袁岳
知識的本质是什么?知识应该借由什么样的途径去传递?
如今的知识和以往的知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知识最重要的特点是够稳定、够权威,能被系统化地写成完整的书,由出版社整编后出现书架上,这就是过去我们对知识传播的认知,这也叫知识的后瞻性。后瞻性知识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延后性,这一点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尤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日光之下无新事”,现在所发生的事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后瞻性知识都是单维不联的。大部分分享知识的人后来全部在讲历史,因为历史是经验最丰富的学科,但是这样的知识里最缺的是科学性。
人们对于痕迹的研究构成了我们过去的知识。前瞻性知识理论在西方文化中发育得比较早,现如今已经是一个成长非常快的理论,由科学主题、科幻、玄幻和未来性的内容而构成。当然这里还包括未来学,全世界每一百名未来学家中美国约有八十位,日本欧洲各有五位,中国一位也没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未来学家呢?因为我们并没有科学性的展望和预测未来的样子。约翰·奈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在1980年就预测了90年代末期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预测到会议直播等新型的办公形态。
《大趋势》书中十年间的预测实现了80%-85%,二十年间实现了90%-95%,二十五年间实现的概率为94%-97%。作者在另一本书中写到了预测未来的关键:每个领域的专家都知道自己了解的领域在做着怎样样的研究,进展到怎样的程度,五年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比如,病毒学家通过观测病毒的进化模式和病毒异变方式,能够预测病毒前进的轨迹和抗病毒药物与治疗方式的前进轨迹;高分子材料学家能知道高分子理论中前沿的和目前阶段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专业的人都会有一个垂直的领域,能够站在未来的角度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约翰·奈斯比特在访问了三百个以上的专家后,就可以预测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世界将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如何预测未来。
所以知识的发展,包括对未来的想象——比如《三体》——这种前瞻性的预测在我们过去的知识领域是非常缺少的。而现瞻性知识就是你对当下事物的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足够大的界面去发现、观察现代化的发展。
还有一种知识叫实瞻性,是一个学习技能的过程。有的人中了状元,还能带动更多人成为状元,这就是把知识的实瞻性转变成了职业技能教育。
新的知识结构里立体结构会比单维更为有用。如果你具备了立体观瞻模型,你就不同于过去那个只会说的知识分子,而是具备行动性的知识分子。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大知识的时代,对问题的理解得到了历史观点和前瞻观点的知识,而这些观点又指导你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又能够提炼成为一个和其他人来分享的历史知识。
要抛弃以前知识结构的偏见。一个人不读书,就靠读网上的知识也是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