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五种意识淬炼自我成长

2020-03-02童义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童义清

[摘 要] 青年教师成长,从本质上说一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新建学校的特殊性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更大的不易。青年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累积意识、质量意识、极限意识、整合意识等五种意识,在新建学校脚踏实地、把握自我,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专业成长上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新学校;青年教师;五种意识;专业成长

十年寒窗,人人都想在工作的岗位上施展才华;苦读数载,人人都想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走出师范学校的意气书生,如果来到一所新建学校,面对繁杂沉重的学校工作,参差不齐的学情基础,彼此陌生的工作环境,没有成熟的教研制度,缺失优质的专业团队,真正的成长要从拥有五种意识开始。

一、研究意识

让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明确要求。在复杂多变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意识里“教书匠”的角色定位,成为富有创造性、反思力的研究者,并最终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树立研究意识,并不是要在短期内成名成家,而是要从刚上班时就开始学习运用研究的心态、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习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耐得住寂寞、用得好方法、守得住习惯,才能透过日常的工作表象真正探究到教育教学的本源,探寻到教育教学的真谛,从而实现自我的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的研究内容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学科内容。只有系统扎实掌握了本学科知识在学段的知识结构、呈现方式,才可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二是研究学生天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校园的主角,只有研究学生才能知道怎样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三是研究教育规律。宏观上,研究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程变革、教育伦理等;中观上,研究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心理健康、课程拓展等;微观上,研究课堂结构、学生错题、对话技巧、教具学材等。

新建学校没有充足的优秀师资做指导,青年教师树立自我研究意识刻不容缓。

二、累积意识

每一位教育名家,都是一位累积高手。青年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料、教育实践、教研经历等方面数量的累积,最终必然能够实现质量的变化,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首先,青年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资料的累积。特级教师华应龙于1984年师范毕业,分配到江苏省海安市的一所乡村小学,《小学数学教师》点燃了他教育智慧的火种,至此这本杂志从创刊号以来的300多本,成为他视若珍宝的资料仓库。青年教师能够拥有和不断拥有一定数量的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学术文献(纸质的、电子的、网络的)等教学资料,是提升自己的重要策略。

其次,青年教师要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累积。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刚参加工作时,经历了5年的频繁换岗,教过思品课、数学课、语文课、音乐课等,这些不但没有让她抱怨,反而更加激发了她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她每次上课要写三遍教案(交给学校的简案、写给自己的工整的文字稿和上台之前夹在语文书里的手稿),短短几年,她写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10多万字的教后记。这些宝贵经历,成为她后来研究主题教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思想基础。

再次,青年教师要注重对教研经历的累积。特级教师任勇认为,没有过硬的教研经历,青年教师不可能成为未来的名师。他从刚上班就开始进行“微课题”研究,20多年来,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了大量的叙事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和课例研究,从未间断的教研经历的累积,最终使他成为享誉全国的教育名家。

三、质量意识

教育教学质量,是新建学校创立口碑的基本砝码,也是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试金石。学校和管理部门可以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青年教师也可以用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动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阶段性的教学质量监测,可以充分暴露我们教学实践的不足和缺失,让我们的成长更加稳健。面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质量不理想,一定是教师或对这个单元没有吃透,或教学不实、或辅导不利、或效率不高。青年教师要通过对自己每个教学细节的审视、追问、尝试、优化、建模,全面深入地剖析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路径,这样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步入成长快车道。

但凡优秀的一线教师,一定是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树立了质量意识,也就树立了自我成长评判的一面镜子。

四、极限意识

“只有在暴风雨中才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生命的绝响。”无数案例证明,青年教师成长关键期是入职后的前三年,只要在一开始树立自我成长的极限意识,一定会受益终生。

现在能够顺利入职的青年教师普遍都是高起点、高素质,只要愿意吃苦、愿意付出、愿意突破,快速成长并不困难。如考虑学校工作,我们一定要站在自己的层面看吗?我们可不可以站在中层班子、校级班子的高度来处理每一项工作?我们可以不可以站在新学校校史的视角来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我们可不可以站在区域教育大环境下、自己一生的职业规划的高度来面对眼前的工作?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拥有无限可能。又如承担一节公开课,一定是三易其稿吗?能不能三十易其稿?只能一学期承担一节公开课吗?能不能做到一个月一节?真的做不到把自己的每一节家常课都当作校级、市级公开课吗?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青年教师的工作是自己成长的实验室,需要不断地追求卓越,挑战极限,这样才能先人一步,超越自我。

五、整合意识

青年教师在新建学校,都要面对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树立整合意识,善用整合方式,可以让青年教师从容应对,脱颖而出。

新建学校的很多工作,看似纷繁复杂、琐碎凌乱,但其实很多工作也都是连在一起的,有些工作本身就是同一项工作的不同方面。青年教师要善于把属于自己的这些琐碎工作进行整合,运用分压、转化、统整等方式对这些工作统筹。

例如,学校让一位青年教师思考并设计一个展示学生风采、凸显办学理念的公共宣传栏,该教师就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解决。这样一来,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沟通就更有效了,他们班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也真正得到开展了,学生的数学小论文培训也有了鲜活的素材,选拔学生来管理、维护、布置这个公共宣传栏也就更有针对性了。

青年教师成长,从本质上说一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在新建学校的工作环境里,青年教师只要能够脚踏实地把握自我,牢牢树立上述五种意识,一定可以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贞鹏.青年教师的“外生长”与“内生长”[J].人民教育,2018(7).

[2]向守万.青年教师成长规律探究[J].江蘇教育,2017(2).

[3]陈兆兴.浅谈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及其培养路径[J].中国教师,2013(11).

[4]王光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