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担当,快乐研学

2020-03-02赵广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小学生

赵广华

[摘 要] 任务型微研学,是当前小学课程的热点话题。转换思维,就能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点,化被动为主动;小组合作,立体有序,便可循序渐进,轻松高效推进微研学开展;辅以班主任的一双慧眼,就能找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自信心。此类研学,有责任担当,亦有快乐。

[关键词] 小学生;高年级;任务型微研学;社会责任感

一、转换思维——挖掘任务型微研学的育人点

2018年江苏省园博会在扬州枣林湾开幕,扬州市大多数中小学都组织学生去园博会半日游。对于这半日园博研学,多数班主任是不情愿的,心里紧绷着安全这根弦,在熙熙攘攘的68平方公里的园子里,带着几十个学生,匆匆看幾个景点就出园,半天下来,脚累,心也累。学生更是走马观花,问他们有什么收获,哑口无言。类似这种带有任务性质的微研学还有去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等,这类微研学少则半天,多则两三天,是带有被动性质的短途实践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此类活动的出发点亦在于此: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遗憾的是部分教师没有领会意图,致使微研学变了味。

既然非去不可,就得不虚此行。那就需要班主任充分挖掘这类微研学的育人价值,培养高年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化被动为主动,为班集体添一份凝聚力。“园博半日游攻略”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二、小组合作,立体有序——探索微研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

1.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

小组合作,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岗位,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成对他人和集体的负责态度,在引导强化中形成对他人和集体的负责精神,在情感体验中养成对他人和集体负责的行为习惯。

笔者的班级一直实行的是小组合作与竞争的管理模式,全班48人,正好平均分为8组,每组6个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长一人、小记者两人、小摄影师三人,各司其职,相互合作。这次微研学,仍然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进行:比一比,哪组的“园博半日游攻略”设计最好,实施最成功。平日里,他们都有跟着家长外出游玩的经历,但从未自己做主,做过游玩攻略,这次让他们当家做主,设计游玩攻略,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事非经过不知难”,经历过,才会懂得为他人和集体着想。小组合作,全员有岗,充分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这是微研学成功开展的根本保证。

2.整合资源,循序渐进,当好园博宣传小使者

首先要整合学科课程资源,这既是开展微研学的条件,也是方法。

设计游玩攻略,首先要考虑活动的重点内容。无巧不成书,口语交际中有一个专题就是学习采访。我们以学习采访为此次研学微活动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来一次实战演练。

通过观看网上的采访视频,再结合自己平时观看电视上记者采访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讨论确定采访要求:⑴目的明确——通过采访不同人群,了解人们对园博会的不同感受;⑵列好提纲——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问题,避免冷场,让被采访者有话可说,也就是学会聊天;⑶边听边记——尊重被采访者,同时便于后期整理,写采访日记;⑷注意礼貌,得体采访——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其中,列采访提纲需要重点指导。

采访对象分为当地居民、游客、工作人员(志愿者、保安等),每组都要采访这三类人群,并上传采访视频到班级微信群。

确定了采访对象,接下来就是设计采访问题。经过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的采访问题指向性不强。如采访当地居民,他们一开始设计的问题是:“您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简直让人无从答起。后来改为:“有了园博会,你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的采访话题更接地气,才能让采访者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也能表达幸福感。

再如,采访工作人员,这是学生觉得较困难的,因为他们担心工作人员因工作忙碌而不理睬他们。后来在采访中发现,只要采访话题设计得好,也能打开工作人员的话匣子。如:“园博会工程浩大,工期又紧,你们的工作一定很辛苦。您能跟我们具体说说吃了哪些苦吗?”主动做工程建设者们的倾听者,他们自然都很乐意分享建设园博的酸甜苦辣。

所有的采访中,对游客的采访看似最容易,但想要成功采访,可不容易。在翻阅各小组发到班级微信群里的参访视频时发现,有些小组采访了年轻人、孩子或刚进园的游客,问他们“园博会哪些景点让人印象深刻?对于三年后将在这里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有什么建议?”基本上都是无话可说,或被婉言拒绝;而采访成功的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采访对象基本是快要游园结束的中年人。他们不仅热情回答孩子的采访,而且还主动和孩子们合影,夸孩子们就像园博会里的花儿一样,夸得孩子们美滋滋的。可见,同是游客,采访什么样的游客?问什么?也要懂得因人而异。

一份精彩的游玩攻略除了主活动外,还应有一些配套的其他微活动。为了避免小组采访“撞车”,每个小组还利用美术课设计了不同的游览路线图,以求个性化和时间利用最大化。在短短半天的游览过程中,每组除了至少完成三个采访任务外,还要利用“识花君”小程序、百度识花等信息技术方法认识十种以上的花草,并把认识的花草标注在游览路线图上,活动结束后评比选出最佳游览路线图,真正做到玩中学。

学科资源整合,为微研学提供立体的知识和方法保障,但想要轻松高效,还需要整合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更有对班级活动的宣传和出谋划策。家长志愿者的参与,既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榜样示范,也是对微研学参与人员的立体补充。

整个研学过程,学生自由,教师轻松,家长重回童年。其间我们也遇到了其他班级的学生,他们排着队随着参观的人流蜗行,看向我们的眼神里是满满的羡慕。收到了眼神的确认,学生完成研学任务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采访的胆子更大,识花的声音更响……宛若蝴蝶在园博园里穿梭,引得游客纷纷侧目,也赢得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夸赞,每一个学生都成了省园博会的宣传使者。

立体整合资源,循序渐进推进微研学开展,在“园博半日游攻略”的诞生过程中,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主动精神得到彰显,社会责任感得以培养,从而达成本次微研学目标。

三、练一双慧眼——发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学生的责任感才有源头活水,才有生生不息的动力。

微研学,是班主任练就慧眼的绝佳时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观察到平时课堂上看不到的学生的另一面,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学生。如欣怡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内向,因为成绩而有些自卑的女生。在活动中,她是小摄影师,没想到心思细腻的她,不声不响,为同学们拍了许多精彩的画面,是所有的小摄影师中最棒的。同学们纷纷夸奖她的摄影技术,作为班主任,自然不会放过她身上的这一闪光点。从此,班级只要搞活动,需要拍照,她必是专职摄影师。现在,她开始快乐自信,像小太阳一样把温暖洒向别人。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慧眼识人,是微研学最大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春梅.整合设计,让研学旅行课程更有深度[J].江苏教育研究,2019(11).

[2]钱澜.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建构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8(32).

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渗透责任担当素养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18/P/118)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小学生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