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2020-03-02周琳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孕激素垂体

周琳琳

(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常简称为功血,主要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的一种异常性子宫出血症状。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青春期患者而言,如果病程时间较长,其正常的月经周期难以建立。在该病症的临床诊断当中,需要将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加以排除。目前,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子宫内膜功能等相关。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当中,主要包括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方式。因此,应当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

1.1 子宫内膜环境异常

在排卵后黄体生命期结束时,孕酮、雌激素作用消失,子宫内膜发生皱缩坏死脱落出血,是正常的月经发生机制。在此期间,子宫内膜需要的雌激素量增加,如果卵巢没能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子宫内膜则会发生突破性破裂及出血的症状。在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时候,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现象,由于孕激素量不足,动脉螺旋化不完全,容易产生静脉窦[1]。同时,在雌激素不足的情况下,子宫腔当中可能发生不同步的一处或多处出血,进而导致无规律性的出血症状。纤维蛋白溶解活动增加,月经流血量也会增加,因而容易造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量的增加[2]。此外,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的持续作用,子宫内膜,血管、间质、腺体等持续增生,未形成黄体,也没有排卵,没有孕激素的作用,因而容易产生无周期性内膜脱落现象。

1.2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疾病当中,通常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机制失调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而在青春期、育龄期、绝经期,发病机制并不相同。在青春期,女性的垂体、下丘脑等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和卵巢之间,也没有形成稳定的调节反馈作用,垂体的FSH分泌水平较低,在卵泡生长的同时,没有产生排卵,因而可能产生退行性变,导致卵泡闭锁的情况[3]。因此,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青春期患者而言,如果病程时间较长,其正常的月经周期难以建立。在绝经期,由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分泌的雌激素量不足,无法有效的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得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不断增加,但不能达到排卵前的峰值,因而容易产生无排卵性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4]。

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进展

2.1 药物治疗

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当中,药物治疗始终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主要采用雌激素治疗、孕激素治疗等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雌激素治疗主要是使用大剂量的雌激素,帮助患者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对创面进行修复,从而实现止血[5]。主要对血红蛋白不足70 g/L的严重贫血患者,以及青春期未婚女性患者使用,常用药物包括大剂量结合雌激素片等。孕激素治疗就是对孕激素进行补充,帮助子宫内膜从增生期向分泌期转化,停药后剥脱出血。主要对长期淋漓不尽、轻度贫血的患者使用,常用药物包括炔诺酮片、甲羟孕酮片、黄体酮等孕激素药物。相关研究表明,还可以使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也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止血作用。

2.2 非药物治疗

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当中,如果患者对药物治疗不耐受,或是经过药物治疗没有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使用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子宫切除术、介入治疗、诊断性刮宫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等方法,均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在手术当中,如果操作及护理不当,有一定几率会造成泌尿系统的损伤。在相关研究中,采用该技术治疗围绝经期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结果表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6.31%。

3 小 结

综上所述,通常认为与子宫内膜环境、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等有关。在治疗当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孕激素垂体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